摘要:在青海,一碗拉面不仅承载着地域特色的美食符号,更是带动就业、激活经济的“富民产业”。据统计,青海拉面门店已遍布全国337个城市,总量超3万家,走出国门落户68个国家,开设门店72家,年营业额突破百亿元,成为青海对外展示形象、促进劳务输出的重要载体。如今,随着消
在青海,一碗拉面不仅承载着地域特色的美食符号,更是带动就业、激活经济的“富民产业”。据统计,青海拉面门店已遍布全国337个城市,总量超3万家,走出国门落户68个国家,开设门店72家,年营业额突破百亿元,成为青海对外展示形象、促进劳务输出的重要载体。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加速,传统“夫妻店”“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以及仅掌握单一制作技能的从业者,已难以满足市场对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运营的需求。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敏锐捕捉产业痛点,主动对接发展需求,联合多方共建青海拉面现代产业学院,以产教深度融合为路径,为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复合型人才。
政企校协同破解产业人才瓶颈
“以前开店全凭经验,不懂成本核算,也不会线上营销,生意一直做不大。”从事拉面行业十余年的马先生的困惑,道出了不少青海拉面经营者的普遍困境。随着青海拉面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从“会做面”转向“精技艺、懂管理、善经营、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2023年,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拉面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育一批拉面产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撑。
在此背景下,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动作为,联合海东市政府、青海省拉面行业协会及省内20余家重点拉面企业,共同组建青海拉面现代产业学院。学院打破校地、校企壁垒,建立“政府统筹、行业引导、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协同育人机制,将产业需求精准融入人才培养全流程,着力解决拉面产业“人才缺、技能弱、管理乱”的核心问题。
构建“四元四共”特色育人体系
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青海拉面现代产业学院创新构建“四元四共”育人路径,从机制、课程、师资、实践四个维度打造特色培养模式。
在协同机制上,建立“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平台。政府负责政策支持与资源协调,行业协会提供产业发展动态与岗位标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教学与就业推荐,学校则聚焦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形成“产业需求导向、多方协同育人”的闭环。
在课程设置上,推行“岗课衔接、思政融入”。围绕拉面制作、餐饮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核心岗位,重构课程体系,将企业新技术、新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开设《拉面技艺实训》《餐饮成本核算》《直播电商运营》等特色课程;同时挖掘青海拉面文化中的诚信、坚韧等精神内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文化自信。
在师资建设上,打造“双师双能”教学团队。校外组建由行业专家、企业名厨组成的“行业导师”师资库,定期来校开展技艺传授与实践教学;校内实施教师“企业实践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3个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在实践平台上,共建“共享共赢”实训基地。依托海东市拉面产业园区、重点拉面企业,建成集教学实训、技能鉴定、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实践基地群,为学生提供从技能训练到实战操作的全流程培养;同时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与品牌支持。
人才培育助力产业腾飞
经过数年探索,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效逐步显现。近5年来,累计为餐饮行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500人。2024年烹饪大类专业学生就业率达93.80%,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中,不少人成为连锁拉面企业的技术骨干或店长,部分学生还自主创业开设拉面店,带动家乡群众就业。在技能竞赛中,学院学生屡获佳绩,近三年斩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奖项20余项,其中在2024年青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团队包揽烹饪项目冠亚军。
除人才培养外,学院还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累计开展拉面技艺、餐饮管理等社会培训超1000人次,为从业者“赋能升级”;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超200人,规范行业人才评价标准;牵头制定《青海拉面制作规范》《拉面店运营管理指南》等5项团体标准,助力产业标准化发展。
2024年,青海拉面现代产业学院的产教融合模式作为典型案例登上央视新闻,其创新经验吸引了省内外20余家职业院校及餐饮企业前来考察学习,为全国同类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青海样本”。
9月11日,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迎来2025届新生,新的学期,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育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让“青海拉面”这张地方名片更亮、更响,为海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青海拉面产业腾飞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在青海,一碗拉面不仅承载着地域特色的美食符号,更是带动就业、激活经济的“富民产业”。据统计,青海拉面门店已遍布全国337个城市,总量超3万家,走出国门落户68个国家,开设门店72家,年营业额突破百亿元,成为青海对外展示形象、促进劳务输出的重要载体。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加速,传统“夫妻店”“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以及仅掌握单一制作技能的从业者,已难以满足市场对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运营的需求。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敏锐捕捉产业痛点,主动对接发展需求,联合多方共建青海拉面现代产业学院,以产教深度融合为路径,为青海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复合型人才。
政企校协同破解产业人才瓶颈
构建“四元四共”特色育人体系
人才培育助力产业腾飞
9月11日,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迎来2025届新生,新的学期,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培育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让“青海拉面”这张地方名片更亮、更响,为海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青海拉面产业腾飞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全媒体记者 张璐 摄影报道)
来源:海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