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刘伟元这个“骑行圈劳模”,能把全网催更催到一锅粥的地步,评论区堪比新晋偶像的塌房现场,一天一爆。
谁能想到,刘伟元这个“骑行圈劳模”,能把全网催更催到一锅粥的地步,评论区堪比新晋偶像的塌房现场,一天一爆。
你敢信?
从他宣布断更的那一刻起,网友们已经开始自导自演:有的喊老挝风景好,有的说带货割韭菜,有人甚至都把他变成了现实版的“失踪人口”。
这场闹剧,按理说伟元本人出来一句话能平息八成,可人家就是不发声,仿佛把自己藏进了热带雨林里,彻底玩起了“神隐”。
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乎那些说三道四的流言,怕被舆论伤到。
但实际上,这种猜测未免太单薄。
想想看,刘伟元一路从素人骑到圈内大咖,哪一次舆论风暴没见识过?
你说他怕骂?
他曾经在环华途中直播摔车,粉丝里有人开玩笑“摔得好”,他还能反手自嘲一句“摔出新高度”,该带梗还是带梗,心态稳得很。
其实他现在最纠结的,是骑行之外的“变现难题”。
别看他在老挝浪得飞起,背后其实压力不比娱乐圈顶流少:红了这么多年,总不能一辈子靠流量混饭吃,粉丝也不是光喝鸡汤就能养活。
你让他像某些博主一样,直播带货一波收割,坦白说可能也动过心思,但割韭菜的帽子太重,他自己都打怵。
说到带货,圈里不乏前车之鉴。
前阵子不是有某女团成员,刚开直播就被网友骂到关麦,原因无他,卖的东西性价比一言难尽,结果人设直接崩塌。
伟元要真走这条路,别说路人,粉丝都要反手给他上热搜,分分钟变“老铁收割机”。
而且骑行博主这群人,天然自带“硬核滤镜”,观众口味刁钻,谁做广告谁low,谁带货谁翻车。
伟元看着同行一茬又一茬倒下,自己能不焦虑吗?
与其说他怕评论里的几句吐槽,不如说他怕多年苦心经营的口碑一夜之间塌房,那种后果比被人骂还要难受。
其实,断更背后还有更现实的烦恼:平台政策变天,流量分成缩水,骑行内容越来越难上推荐,想靠老办法赚钱已经行不通。
那些叫嚷“赶紧更新”的粉丝,有多少是真的关心他的生活?
更多是等着看大戏。
伟元和圈内某顶流一样,站在流量顶端时,所有人都捧着你,一旦消失几天,立刻就有人盼着你塌房,这种吃瓜文化早已成为生态。
最近还有大V分析过,骑行博主变现,除了带货,剩下的就是商业合作和出书,问题是这些路都被走烂了,谁还买账?
伟元迟迟不行动,可能就是被现实堵住了出口。
他也说过几次,等找到合适的方向再复更,但你要让他像某些大网红一样,一言不合就卖货,估计他还没下定决心。
梳理这场风波,倒有点像去年某剧女主突然停更,粉丝以为她遇到黑料,结果人家只是换公司,最后回归反而圈粉。
伟元这波操作,也不是简单的“玻璃心”,更像一场主动避锋头的蓄力。
他在老挝的低调,不是怕流言蜚语,而是怕一旦走错一步,再难回到大家心中的那个“骑行大神”。
网友的戾气固然刺耳,真正让人心慌的还是平台规则、圈子氛围和自身变现压力三座大山。
所以说,断更不是因为被骂,而是怕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至于他到底选哪条路,其实大家内心都有答案——谁都不想眼睁睁看着一代“骑行王者”变成带货网红。
现在伟元像写小说的穷作家一样,漂泊异乡寻灵感,也许下一次复更,就是一场全新的转型,或许是商业合作,也可能是极限挑战,甚至是完全迭代玩法。
至于那些还在评论区battle的网友,别太操心了,娱乐圈的流量游戏,谁能笑到最后,永远是最难猜的剧情。
伟元的未来,某种意义上还掌握在自己和粉丝手里,谁说不是呢?
来源:云海上遨游天际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