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三大“傻”,越早明白越轻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3 15:23 1

摘要:说到底,工作本身哪来那么多意义?不过是我们拿时间换钱,支撑起生活的方式罢了。

周末约了几个老友喝咖啡,大家聊天的主题明显和几年前不一样了。

以前一坐下就吐槽领导、抱怨同事,觉得上班像坐牢。

现在呢,聊养生、聊带娃、聊周末去哪遛狗,状态松弛多了。

说到底,工作本身哪来那么多意义?不过是我们拿时间换钱,支撑起生活的方式罢了。

所以,别在谋生的地方找意义,更别在工作中耗尽自己。

把职场当成修炼场,练出自保能力,日子才能越过越从容。

01 别在工作中找意义,钱到位就行

我有个前同事,在一家公司干了五六年,一直勤勤恳恳。

前段时间部门调整,岗位说变就变,她心态崩了。

半夜找我诉苦:“太寒心了,一点尊重都没有,再做下去真没意思。”

我没劝她,只问了一句:“这些年来,答应你的工资奖金,少过没?”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倒没有。

后来,她调去了新岗位,干得也挺好。

好多人总觉得工作委屈,努力没被看见,动不动就想躺平。

但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是我们对工作期待太高了?

总指望工作带来激情、成长、认可……可我们上班的第一目的,不就是挣钱吗?

能按时发钱、数额不坑的工作,已经算合格了。

至于领导好不好、项目牛不牛,都是附加题。

不把工作过度理想化,才不会反复陷入失望。

生活不是童话,赚钱的路上受点委屈,正常。

当你看着房贷车贷、孩子学费、父母养老,就会瞬间清醒:

工作的意义,就是给你兜底。

让你半夜醒来不心慌,卡里有钱心里不慌。

所以,别矫情,少情绪内耗,多聚焦价值。

专心搞钱,钱到手了,很多事自然就通了。

02 责任心别太满,公司不是你家开的

你有没有发现,职场有时候像在“惩罚”那些太负责的人。

因为太认真的人,常把工作当成天大的事。

什么都亲力亲为,加班熬夜是常态,顾不上吃饭睡觉,家里事也一团糟。

老板夸两句,更是打了鸡血一样,自我感动式奋斗。

结果呢?头发掉了、结节长了、失眠惯了,最后身体垮了,只能退出职场。

真不值。

这两年我们没少看新闻:

有人加班500小时三次进急诊,有人熬夜得胃癌,有人猝死后岗位迅速被补上……

冯唐说得挺对:“上班就是演戏,别太认真。”

你不干,公司不会倒;你拼命,身体先垮掉。

别忘了马斯洛说的——人得先满足基层需求,才能谈自我实现。

赚钱也是。

钱没挣够,就别忙着谈理想、拼事业。

你跟公司本质是合作:你出力,它出钱,公平交易,互相成就。

有责任心是好事,但要换算成回报。

如果拼死拼活只换来一句“辛苦了”,那不如把精力留给自己成长。

把公司当跳板,练能力、攒资源、刷经验。

等你真强大了,去哪都是主角。

03 同事不是朋友,别掏心掏肺

去年看到大冰直播间一个连线,挺有感触。

一个女生说,自己对同事特别好,却总被甩锅、利用,心里难受。

大冰直接说:“XX才和同事做朋友!”

话糙理不糙。

同事之间,本质是利益关系,不是情感关系。

你掏心掏肺,人家可能只想让你多干活。

你以为的友谊,也许只是站队、利用、临时结盟。

职场上,大家都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今天能一起吐槽领导,明天也许就跟你抢晋升名额。

上午还一起点奶茶,下午可能就去打你小报告。

那个天天说“想离职”的,最后你走了,TA还在。

所以,别美化同事关系,更别期待真心换真心。

管住嘴、守住心,有边界感,不是冷漠,是清醒。

少掺和是非,不轻站队,做好自己的事,领好该领的钱。

你不是来搞人际的,你是来搞钱的。

记住这一点,职场内耗少一半。

——————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放平心态,找准节奏,上班赚钱,下班生活。

你不欠公司一个奇迹,公司也不欠你一个未来。

各自尽力,互相成全,就够了。

来源:战略顾问陈西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