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田间,农机轰鸣,一粒粒洋葱种子被精准播入苗床,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没错,现在正是白露时节,也是洋葱育苗的关键期。老农们常说:“白露前后种洋葱,来年收成不会差”。
秋日大地,又到了洋葱种植的黄金时节。俗话说:“白露下种,霜降移栽”,这八个字藏着洋葱高产的奥秘。
九月田间,农机轰鸣,一粒粒洋葱种子被精准播入苗床,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没错,现在正是白露时节,也是洋葱育苗的关键期。老农们常说:“白露前后种洋葱,来年收成不会差”。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白露前后育苗,洋葱生长最为适宜。过早容易出现未熟抽薹,过晚则会降低产量。这不,连云港云台农场的农技人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洋葱育苗工作。
选种育苗,打好基础
种洋葱要想产量高,选好品种是关键。老农们推荐选用美国改良502圆葱品种,或者黄皮“连葱21”、紫皮“连葱23”等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育苗时整好畦后灌足水,水渗后将种子与细沙土按1:10比例混合撒播,播后盖细土,土厚1厘米左右。记住,盖土后要撒施辛硫磷颗粒剂预防地下害虫,这样才能保证苗齐苗全。
苗床用种量为2公斤/亩,能出苗25000株左右。等到苗高4-5厘米时,要及时进行间苗,保持苗距3-4厘米,这样才能培育出健壮的幼苗。
适时移栽,把握时机
到了霜降前后,就该移栽了。这时的幼苗已经长了4-5片叶子,苗高20-25厘米左右,茎粗0.6-0.9厘米(不要超过1厘米)。
为什么不要超过1厘米?因为幼苗过大,易引起抽薹开花;幼苗过小,越冬时又易冻死。这个度,老农们把握得恰到好处。
移栽前要整地施肥,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施肥后深翻30厘米。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每亩栽苗约2.2万株。
移栽深度也很讲究,以埋没小鳞茎1厘米,且浇水后不漂秧为宜。这些细节,一个都不能马虎。
三招狠技,亩产翻番
第一招:地膜覆盖。定植后立即浇水,水渗后及时中耕。封冻前浇足冻水(11月中旬),并覆盖地膜。冬季做好护膜工作,发现破洞及时堵严,严防冻苗。
来年春季返青后,及时破膜放苗,用湿土压严放苗口,以免膜下水分蒸发。这样既能保温保湿,又能抑制杂草生长。
第二招:科学肥水。返青30天后进行肥水管理,始终保持地面湿润不干裂。至收获约浇水4-5次,每次浇水都要追肥。
当洋葱长到8-10片真叶、鳞茎开始肥大时,要施用催头肥,连施2-3次。鳞茎膨大中期为重点施肥期,此次施肥量要大。
但要注意,在鳞茎开始膨大时,不可过多施用氮肥,以免植株“贪青”。同时要加入硫酸钾,每亩5-10公斤,因为洋葱缺钾会导致耐贮性变差。
第三招:控水蹲苗。当洋葱鳞茎开始膨大时,要控水蹲苗。蹲苗时间约需10天左右,具体要根据土壤、气候和植株生长状况灵活掌握。
沙质土壤或气候干旱时,要适当缩短蹲苗期;粘质土壤、地势低洼、多雨要适当延长蹲苗期。
当洋葱的成熟管状叶转为深绿色,叶肉肥厚,叶面的蜡质增多,心叶颜色加深,就是结束蹲苗的标志。蹲苗后,一般每隔5天浇一水,促进鳞茎迅速膨大。
及时收获,确保品质
老农们如何判断洋葱是否成熟?一看便知:植株倒伏,底部3-4片老叶变黄,这就标志洋葱已经成熟。
收获前15天,要喷400倍青鲜素,防止贮期发芽;成熟前10天停止浇水,防止收获后腐烂。收获应选晴天进行,将整株拔出,摊晒2-3天。
晾晒时,只晒叶、不晒头,鳞茎要用叶遮住,这样可促进鳞茎的后熟,并使外皮干燥。然后除去泥土,剪掉须根、枯叶即可贮藏。
老农说,把握好这三个“狠招”,洋葱个头能长到拳头大小,亩产轻松翻一番。
看着一个个硕大饱满的洋葱,老农脸上笑开了花:“种地不光靠力气,还得靠技术。老祖宗传下来的‘白露下种,霜降移栽’,再加上现在的新技术,想不丰收都难!”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