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二鲁左手控制自阀手柄,右手调整调速手柄。这个动作在浩吉铁路的驾驶室里重复了上千次。作为延安机务段浩吉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北煤南运”战略通道的畅通。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浩吉线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连接南
韩二鲁左手控制自阀手柄,右手调整调速手柄。这个动作在浩吉铁路的驾驶室里重复了上千次。作为延安机务段浩吉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北煤南运”战略通道的畅通。据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浩吉线是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连接南北七省区,日均开行列车已从初期的不足10对增至100余对。
皮肤黝黑的关中汉子,今年37岁。小时候在渭南农村铁路桥下看火车经过时,就种下了开火车的梦想。2014年从铁路院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延安运用车间。第一次登上“延安号”机车时,驾驶室里“当先锋、挑重担、作表率”的标语让他印象深刻。这种精神传承至今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工作。2019年浩吉线开通时,他主动报名转战新线。线路条件复杂:坡道起伏大,变坡点多,长大隧道密集。操纵万吨重载列车通过这些区段,需要极高的精准度。他通过逐趟摸排安全风险,记录了大量关键点数据。据本人统计,先后提出二十余条操纵优化建议。其中针对百辆空车运行中自阀手柄误操作的问题,他受鱼尾夹启发发明了限位装置。这个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已在全段推广。
专业领域的创新往往来自实践,去年暑期电煤保供任务最重时,陕北遭遇持续强降雨。他值乘的列车被迫滞留在麻洞川站超过30小时。驾驶室内断电无照明,仅靠轮班值守。有限的食品饮水条件下,还要保持设备状态正常。这种突发状况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应急处突能力。6年来安全牵引1800余趟列车,背后是持续的技术钻研。他发现部分司机在正线进站时仍沿用侧线停车标准,导致效率损失。经反馈验证,车间将六个车站的正线进站时速从40公里提升至60公里。看似微调的数值,累计节省的运行时间却相当可观。
万吨重载列车操纵最难的是防断钩控制,全程需精确抑制纵向冲撞,操纵误差必须控制在极窄范围内。他总结的长波浪式操纵法等十余项技法,已成为浩吉线司机的培训教材。作为技师,还承担着传帮带责任。车间580余名职工中90%是青年员工,他手把手传授操纵经验。经培训的1500余人次乘务员中,已有七十余人成长为司机或副司机。
专业成就来自持之以恒的专注,列车驾驶室不足四平方米,在这个空间里作出的每个判断都关系着整条线路的运输效率。浩吉线作为北煤南运主干道,其运输效能直接影响着华中地区的能源供应。据国铁集团统计,该线路年煤炭运输量已突破千万吨级。
重载铁路运输的技术演进离不开一线司机的实践智慧,从操纵手法到设备改良,从效率优化到应急处理,这些经验积累构成了重载铁路安全运行的底层支撑。在能源保供的大背景下,这种专业价值的体现尤为明显。
韩二鲁仍保持着记录行车笔记的习惯,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示,是浩吉铁路发展最原始的技术档案。这些第一手资料,正通过培训体系转化为整个系统的操作规范。技术传承就这样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中持续发生。
来源:阿珍是个汽车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