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李七月,不少观众还会想起当年那个在央视舞台上真情流露被视作董卿接班人的姑娘。可曾几何时,正当她事业渐入佳境时,却突然从主流荧屏消失,坊间甚至传出得罪大佬被发配后台不足难立足的猜测。
提到李七月,不少观众还会想起当年那个在央视舞台上真情流露被视作董卿接班人的姑娘。可曾几何时,正当她事业渐入佳境时,却突然从主流荧屏消失,坊间甚至传出得罪大佬被发配后台不足难立足的猜测。
如今再看她的动态,更多是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助农日常和生活片段,有人说她为了孩子放弃事业,也有人好奇她为何甘愿从央视新星变成田间主播。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李七月的成长与选择,看看这个来自东北的姑娘,到底活出了怎样的人生。
李七月的家境算不上优越,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她养成了大大咧咧又坚韧的性格。
学生时代的她不仅成绩拔尖,还特别受老师同学喜欢而她与主持的缘分,始于一次意外的校园活动。当时全校活动的主持人临时出状况,老师急得团团转,不知怎么就把李七月推上了台。
本以为是赶鸭子上架,可李七月站在舞台上却半点不怯场站姿稳当,说话铿锵有力,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超出年龄的专业劲儿,活动最终圆满结束。
事后老师拍着她的肩膀说七月,你这嗓门这台风,天生就是吃主持这碗饭的!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李七月心里扎了根。从那以后,她便把当主持人当成了奋斗目标,拼尽全力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要知道,这可是无数播音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
进入大学后,李七月没像其他同学那样放松下来,反而更拼了专业课从不缺席,发音仪态表情管理,每一项都反复练习,就连走路时都在琢磨主持稿的语气。在她看来,大学不是享受的地方,而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可李七月从没想过放弃,她知道,只有多历练,才能离自己的央视梦更近一步。
后来,央视主持人大赛启动,李七月毫不犹豫报了名。
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来说,央视就是行业顶端,她卯足了劲要抓住这个机会。比赛中,她选了难度最高的三分钟即兴演讲,要求用主持稿的形式诠释一首古诗词的意境这既考验知识储备,又考验临场表达能力。
结果李七月凭借行云流水的讲述,把观众带入了诗词描绘的场景,评委们频频点头,她不仅拿下大赛优秀奖,还得到了董卿的当场认可。这份肯定,成了她敲开央视大门的金钥匙。
几年下来,曾经白净的小姑娘脸上多了风霜痕迹,却走遍了祖国的东南西北,也收获了最宝贵的基层经历。
在节目里,她把老乡当亲人,帮老人干农活听村民讲故事,每个镜头里都满是真诚,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接地气的主持人。
正是这份接地气的积累,让她在2018年迎来了事业的关键转折接棒央视王牌节目等着我。
这档寻亲节目充满了悲欢离合,亲人重逢的泪水寻亲无果的遗憾,都需要主持人用温暖的语言传递力量。
李七月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最朴素的表达共情每一位寻亲人,好几次她自己都忍不住哭红了眼,却依然坚持把鼓励的话说给大家听。也正是这份真情实感,让全国观众真正认可了她,李七月这个名字,开始和温暖靠谱画上等号。
没有了演播厅的聚光灯,她却在田间地头收获了更多掌声,老乡们见了她都热情地打招呼,把她当成自家孩子。
后来,她又参与了中国土特产大会等综艺,用自己的方式助力乡村发展。
如今的李七月,更多时候活跃在短视频平台她会分享助农时的花絮,会记录和孩子的日常,镜头里的她没了精致的妆容,却多了几分生活的烟火气。
关于为何放弃央视主流舞台,她从未正面回应,但从她的动态里能看出答案有了家庭和孩子后,她更希望平衡工作与生活,而助农和短视频创作,既能让她发挥专业所长,又能有时间陪伴家人。
从校园里的意外亮相,到传媒大学的刻苦求学,再到央视的基层历练,她走的每一步都踏实而坚定。如今放弃聚光灯回归生活,并非退一步,而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陪伴在意的人,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创造价值,这样的生活,就已经足够幸福。而那个曾经在舞台上哭红双眼的姑娘,如今在生活里绽放的笑容,或许才是她最想要的模样。
来源:慕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