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升级!贾国龙再次强调“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罗永浩:我感觉到贾老板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3 12:32 1

摘要:9月12日,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回应“预制菜风波”,称这件事对西贝的伤害已经显而易见了,一天收入减少两三百万,对于自己的处理方式,直言“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也再次强调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近日,罗永浩吐槽“西贝全是预制菜”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双方不断发声,风波持续升级。

9月13日

罗永浩再次连续发文回应此事

9月12日,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回应“预制菜风波”,称这件事对西贝的伤害已经显而易见了,一天收入减少两三百万,对于自己的处理方式,直言“生意宁可不做是非必须得辩”,也再次强调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13日,罗永浩转发这段采访内容,配上一串省略号。

随后,他转发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杉力挺西贝的微博内容回怼:这就是著名的华与华公司的老板,服务西贝的品牌战略公司的负责人,你们在机场总能看到的那两个脑袋中的一个。经过整整一天全国媒体密集地揭露西贝厨房内幕后,看看这几句:“这不是危机公关,因为根本就没有危机”?“硬杠网络黑嘴”?我隐隐地感觉到贾老板和贾老板的朋友们,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紧接着,罗永浩再次发文,表示自己不是西贝的敌人:“看着昨天各大平台铺天盖地的评论,他们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觉得真正的敌人是我?西贝这些人还有救吗?”

罗永浩直播谈“西贝预制菜”

9月12日晚8点30分,罗永浩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开启直播,对近日与餐饮品牌西贝的争议作出回应。背景大屏写着“不反对预制菜 推动预制菜透明化 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直播当中,罗永浩表示,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只是想借此事件,让预制菜市场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记者注意到,在直播平台刚开播一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10万+。

罗永浩开直播后表示,这次是在出差途中临时出了这个事,不得不应对,做了这个直播,相应的他们团队的技术支持并没有都到,所以他们临时借调了一些人员,没做好直播准备,请大家见谅。

罗永浩直言,“你们没发现(西贝)公关团队特别不专业吗,太奇怪了,他们公关团队不专业程度,跟我们现在直播技术团队不专业程度有一拼。”

罗永浩说:“有人说我直播间也卖预制菜,这是事实,我们知道卖的是预制菜,也说了是预制菜,这没有任何问题。你买的时候也知道是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

罗永浩在直播中开始逐一剖析西贝使用的原材料。他以媒体拍到的一款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为例,展示了其包装配料表。罗永浩念出,该产品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

他据此提出核心质疑: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他表示,这解释了为何当初吃起来“感觉就是一个预制菜”,并认为食用这种经过深度工业化处理的食材,与大众去餐厅追求新鲜的初衷显然不符。

罗永浩表示吉野家、乡村基、蒸功夫等品牌,用预制菜没问题,因为价格便宜。自己愿意吃蒸功夫,一份就是一个快餐的价格,没打算到那里人均花个一两百元吃预制菜。

他还表示,餐饮企业用预制菜是合法的,老乡鸡是行业表率,“每道菜,现做就是现做,预制就是预制,标注很清楚,这点所有用预制菜的餐厅要学学你们的同行老乡鸡,我这辈子还没吃过,准备试试”。

此前网友在老乡鸡门店内拍到的公示牌显示,店方明确写明:“亲爱的顾客朋友,为了更好地为您提供餐食服务,老乡鸡菜品标注了加工等级划分,方便您在选餐前了解菜品制作工艺,自由选择。”公示牌显示,老乡鸡绿色标识的是餐厅现做,即生鲜、生切、生调;黄色标识的是半预制,即央厨、外采;红色标识的是复热预制,即央厨预制。

12日晚,记者致电老乡鸡公司,客服人员表示,该公司自2024年开始就进行了菜品等级公示,方便顾客选餐。其介绍,老乡鸡红色标识的“复热预制菜”并不多,他知道的仅有两道菜,分别是笋子烧肉、秘汁卤肉饭。此外,老乡鸡所有菜品的原料来源、加工方式等,都可以在官方公众号进行溯源。

关于西贝与罗永浩就预制菜的争议,老乡鸡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对此不太了解;关于罗永浩在直播中对老乡鸡的赞扬,客服表示:“感谢关注。”

西贝连续反击于东来发文力挺

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召开媒体沟通会,情绪激动地坚决否认使用预制菜,称“西贝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并表示“一定会起诉罗永浩”。

9月12日,西贝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详细公布了罗永浩所点的13道菜品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试图证实其现场制作属性。同时,西贝宣布全国所有门店后厨向消费者开放参观,并上线“罗永浩菜单”,承诺“不好吃不要钱”。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预制菜舆论风波已经对西贝的运营产生了一些实际影响。有报道称,北京部分西贝餐厅的9月12日的外卖订单量出现了明显下滑,从平时的200多单骤降至100多单。

随着争端发酵,消费者对于西贝的评价也出现分化,有力挺者,也有质疑者。

9月12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西贝。于东来称,“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

广视快评:

罗永浩杠上西贝,十万悬赏背后:

我们吃的到底是

“预加工”还是“预制菜”?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的这场“预制菜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但很多人可能连预制菜到底是什么,都还没搞清楚。

根据国家六部委今年三月发布的定义:预制菜,是以农产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必须加热或熟制后才能吃的预包装菜肴。注意几个关键词:不添加防腐剂、必须加热熟制、不包括主食类食品。

西贝到底算不算用预制菜?贾国龙说,他们是“预加工”,不是“预制菜”。区别在于:菜是在中央厨房做好的,还是在门店现做的?

这恰恰暴露了一个现实问题:消费者根本分不清。大家在乎的其实不是概念,而是你端上来的,到底是热腾腾的“锅气”,还是工厂味的“效率”。

罗永浩为什么敢悬赏十万找证据?网友为什么纷纷站队?不是因为大家反对预制菜,而是反对“用了却不承认”,反对“花现炒的钱,吃加热的菜”。

这件事真正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对“吃”的要求,早已不是吃饱,而是吃好。我们要的是品质、是透明、是尊重。

一句话总结:

预制菜不可怕,可怕的是吃得不明白;

科技可以改变餐饮,但不能改变诚信。

消费者想要的,不过是一口放心、一顿安心。

来源:广州i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