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性鼻炎高发 中西医支招助力畅快呼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15:26 1

摘要:春季,各类花粉随风扩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一到这个时节就频繁打喷嚏、流鼻涕,还可能伴有鼻塞、眼睛痒,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全面了解过敏性鼻炎,才能更好防治。怎样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如何合理选择药物?如何科学防治?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

春季,各类花粉随风扩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很多人一到这个时节就频繁打喷嚏、流鼻涕,还可能伴有鼻塞、眼睛痒,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全面了解过敏性鼻炎,才能更好防治。怎样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如何合理选择药物?如何科学防治?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医师李新鹏,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冀燕银,分别从西医和中医的角度为大家答疑解惑。

感冒?过敏?傻傻分不清

打喷嚏,流鼻涕,浑身无力,头晕脑胀,精力不集中……

一到春天,很多人开始被“过敏”困扰,在各大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前,前来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络绎不绝。

然而由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很相似,很多人表示是感冒是过敏总是“傻傻分不清”。

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医师李新鹏介绍,感冒跟过敏性鼻炎看上去很像,感冒会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过敏性鼻炎也是这样的表现。但两者不同的是,过敏性鼻炎好像来得很快,突然就狂打喷嚏,打完喷嚏以后流鼻涕、鼻子塞,一会又恢复正常了,如果这种情况反反复复发生,基本上属于过敏性鼻炎。如果今天某个时段开始出现鼻子痒、打喷嚏、流鼻涕,且这个症状一直持续下来,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如嗓子疼、周身酸困感或者发热症状等,基本上可以判断是感冒。

那么人为什么会过敏呢?李新鹏介绍,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有两种结果,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将被收纳、利用或自然排出;如果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免疫应答是人体防卫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但若超出正常范围,对无害物质也实施攻击,就可能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

从本质上看,过敏就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的过度反应,即对花粉、尘螨等通常无害的物质发起了攻击。

为什么春天总是和过敏“绑定”

李新鹏介绍,春天是个万物苏醒的季节,柳树发芽、花朵绽放,空气中充满了花粉、草籽、柳絮等,这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出现的根源;另外春季人们穿得比较薄,皮肤裸露的面积较大,所以接触过敏原的概率也相应增大,过敏的机会也增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春天风沙比较大,刮风时花粉浓度高,春季又到了很多动物换毛的时候,因而这个季节过敏的概率高。

对我市而言,春季花粉过敏通常集中在4月至5月,其中柏树、杨树、柳树、桦树等树木花粉都是常见的“罪魁祸首”。李新鹏提醒,由于去年冬天,我市降雪较少,气候干燥,导致花粉更易传播,再加上大风天气的造访,加剧了花粉的扩散,所以今年过敏性鼻炎可能要比往年有所增加。同时,公众对花粉过敏的认知不足,外出佩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确诊花粉过敏者提前用药预防的依从性较差,也导致过敏“频频到访”。

“目前临床认为,提前预防要比出现花粉过敏症状以后再去治疗更有效。”李新鹏介绍,日常生活中,要预防花粉过敏,要关注每日花粉浓度预报,避免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清晨(6时至9时)、傍晚(15时至18时)外出。外出建议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穿长袖衣物,回家后立即更换外套并用冷水清洗面部,温水洗澡。在室内需关好门窗,有条件的可开启空气净化器。过敏性鼻炎患者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两次,可降低花粉在鼻腔内的浓度,同时,用鼻喷激素(糠酸莫米松)+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进行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佳者,增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或短期口服激素,效果仍然不好的,可考虑选择脱敏治疗。此外,花粉季开始前两周使用鼻喷激素或抗组胺药进行预防,将有助于过敏症状的明显缓解。

是“突然过敏”还是“蓄谋已久”

有些患者过去从没过敏,但今天突然就出现了过敏症状。这是怎么回事呢?

“只有突然的症状,没有突然的‘疾病’。”李新鹏认为,过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发病原因复杂,其主要原因大概分四点。第一,免疫功能紊乱。年龄增长、健康状况变化等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对一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应。第二,遗传性过敏体质。遗传是过敏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是过敏体质,则孩子遗传过敏体质的概率比其他人群更高。但这种过敏体质不一定从小就表现出来,通常积累到一定时候,遇外部因素而诱发。第三,生活方式或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或环境发生变化,也会增加过敏风险。比如,突然过量、长期食用某种食物或者喜食生冷寒凉食物;生活环境过度清洁使免疫功能缺乏“锻炼”;长期暴露在过敏原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第四,身心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生理、心理压力过大的状态,再加上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李新鹏提醒患者,如果出现突发的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增强免疫力,同时避免食用那些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适度运动和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预防过敏的发生。

中医防治过敏性鼻炎的“妙计”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医更注重辨证内服与特色外治相结合。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治中医师冀燕银介绍,过敏性鼻炎常见证型为肺气虚寒证、脾气虚弱证、肾阳不足证、肺经伏热证四个证型。

肺气虚寒证的症状,是鼻痒、频繁喷嚏、流清涕,伴畏风、易感冒。在中医治疗中,常以温肺散寒、益气固表,常用温肺止流丹或玉屏风散加减,配伍黄芪、白术、防风等。鼻塞、清涕,兼见乏力、食欲不振;属于脾气虚弱证,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建议内服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加用山药、茯苓等健脾之品;鼻窍不通、清涕长流,伴畏寒、腰膝酸软属于肾阳不足证,可见治以温补肾阳,建议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配伍仙灵脾、巴戟天等;鼻痒、喷嚏、流黄涕,伴口干咽痛,属肺经伏热证:治疗以清肺泄热通窍为主,内服用辛夷清肺饮,加黄芩、桑白皮等。

冀燕银介绍,除了内服汤药外,中医还常辅以特色外治疗法。比如中药滴鼻:将辛夷、苍耳子等中药制成药液,使用中药滴鼻液,可通利鼻道、缓解鼻塞流涕。还有蝶腭神经节特殊针刺:通过针刺蝶腭神经节,调节鼻腔神经功能,改善鼻黏膜血管舒缩,快速减轻鼻痒、喷嚏等症状。雷火灸:以艾绒加中药制成的雷火灸条,灸疗迎香、印堂等穴位,借助热力与药力温通鼻窍,驱散寒邪。中药贴敷:选用白芥子、细辛等中药研末调敷,贴于肺俞、脾俞等穴位,通过穴位刺激与药物渗透,温补脏腑、增强正气,如三伏贴,根据“冬病夏治”理论在三伏天给予穴位贴敷治疗。

除此之外,如中药熏洗,用辛夷、苍耳子、白芷等煎汤熏鼻,起到通窍止涕的作用;或针刺(体针),取迎香、印堂、合谷、风池等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症状;或推拿按摩迎香、印堂等局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鼻腔通气;或耳穴压豆,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记者 曹晓燕 通讯员 屈海洋 闫旭阁)

相关链接

中医缓解过敏症状的简便方法

穴位按摩

按揉迎香穴:

位置:鼻翼两侧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方法:双手食指或中指指腹,顺时针按揉迎香穴2~3分钟,至局部发热,可通鼻窍、散风邪,快速缓解鼻塞、鼻痒。

推擦鼻梁与印堂:

方法:用食指和拇指指腹,从鼻根(印堂穴)向下推擦至鼻翼两侧,重复10~15次;再用指腹点按印堂穴30秒,可改善鼻窍气血运行,减轻流涕、喷嚏。

中药嗅吸法

材料:辛夷花5克、苍耳子3克(捣碎)、薄荷3克。

方法:开水冲泡,趁热用口鼻深嗅蒸汽,每次5~10分钟,可缓解鼻塞、鼻痒。

艾灸疗法

灸迎香穴:手持艾条,距离迎香穴2~3厘米,温和灸5~10分钟,至局部温热泛红,能温通鼻窍,减轻寒邪引起的鼻塞、清涕。

灸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低头时最高隆起骨下方。艾条悬灸10~15分钟,可激发阳气,增强抵抗力,缓解鼻炎反复发作。

温敷法

毛巾热敷:将温热毛巾(40~50℃)敷于鼻根部及两侧,每次10~15分钟。通过温热刺激,促进鼻腔血液循环,缓解鼻塞、鼻甲肿胀。

适合的运动

八段锦/太极拳:通过缓慢、柔和的动作配合呼吸,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增强阳气与免疫力。中医认为“久练八段锦,鼻窍自通利”。

穴位拍打

用空心掌拍打肺经(如中府穴)、脾经(如足三里)、肾经(如太溪穴),每部位100次,每日1次。疏通经络,增强对应脏腑功能,减少过敏反应。

来源:健康小部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