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营区辛店街道周家村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村庄,原属广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渤海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周家村子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踊跃参军参战,涌现出了以周家连为代表的英雄群体。
东营区辛店街道周家村是一个拥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村庄,原属广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是渤海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周家村子弟积极投身革命活动,踊跃参军参战,涌现出了以周家连为代表的英雄群体。
抗日战争初期,周家村的全体村民资助本村青年周全庭考取了黄埔军校保定分校,周全庭毕业后在山西阎锡山部任职。1937年5月,周家村周品三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活动在以周家村为核心的周边几个村,积极发动群众,发展积极分子入党,于1942年成立了周家党组织,党员5人,周品三任组长。1943年年底,上级党组织派渤海地区专员宋立言和区妇联主任王曰村两位同志常驻周家村,开展抗日救亡、民主革命等活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周家村的广大群众迅速动员起来,开展抗日民主活动,先后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国救会”“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少先队”“儿童团”和“民兵连”等群众组织。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周家村及周边村的群众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觅汉增资等活动。
当时,入党积极分子周洪昌、周玉德、周振邦、周汉三等同志率先参加八路军,并深入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参加八路军;之后,周学密、周绪阶、周立文、周明见等人又参加了八路军。在他们的带动下,到1944年年底,周家村就有近百名青年报名参军,并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父子同参军、一门双英雄的动人情景。周宜举先生将两个儿子周立祥、周立家送上抗日战场,周心和老人鼓励两个儿子周维邦、周德邦上战场、杀倭寇,周兰芳老人积极支持两个儿子周寿昌、周治昌参加八路军,树立了“一门双英雄”的楷模。周诵长带领儿子周连堂上战场,谱写了父子同参军的光辉篇章。刘荣华新结婚蜜月未结束就离开妻子、告别父母奔赴抗日前线,后英勇牺牲。周凤吉、周殿阶同志已过四十,为了抗日舍小家顾大家,义无反顾地赴战场杀敌立功。
1945年春节刚过,一支由周家村98名青壮年参加的八路军队伍建立起来,同时将哨头、南庄两个村的20余名青壮年编成一个连,由张荣武同志任连长兼指导员,周家村的青年民兵连长周玉德同志任副连长,周明见、周洪昌、周绪阶同志任排长;周立文、路兆吉和高一同志任副排长。自此,一支建制完整的抗日队伍——八路军周家连组建完成,并于1945年春节过后正式开赴抗日前线。
周家连正式成立后首赴八大组,即现在的垦利区永安镇集训,其间一边练兵习武,一边开展大生产运动,支援抗日前线。经过几个月的军政训练,当年秋天编入渤海军区,分赴各战场。他们的足迹北至白山黑水,南到福建海南,战功赫赫,威震八方,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杰出贡献。1946—1947年,周家连部分同志参加了解放临淄、滨县、惠民、德州、禹县、平原等县城的战斗,周兰堂等同志还参加了解放博兴、广饶、寿光、田马、孟良崮等战役。1948年8月,周兰堂等周家连的同志参加了济南战役,为解放济南作出了重大贡献。1948年秋,周家连被编入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七师,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此后,周家连战士被编入三野、四野。其中,三野战士周起宽等同志参加了福建战役和金门战役,四野战士周兴阶等同志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此后驻守海南岛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周家连战士遍布全国各地,有的转业回乡,有的则留在部队或地方工作,为部队和当地建设贡献了力量。
“红动黄河口”东营红色故事网络巡展活动
指导单位:东营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东营市委党校、东营市委党史研究院、东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黄三角早报
本期录制: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
本期播音:杜美萱
文稿整理:杜美萱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