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向罗生研究员四个多月的总结性研究,《周易质义》70余篇依象解卦文章到今天为止,已全部写出并连载完毕。这些文章集中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按:
经过向罗生研究员四个多月的总结性研究,《周易质义》70余篇依象解卦文章到今天为止,已全部写出并连载完毕。这些文章集中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一是抛开卦爻彖象之辞,直接运用《解易用易十六字诀》,根据卦爻象重新解释《周易》,解读了每一卦每一爻的结构和关系。
二是在每一篇解卦文章前加上按语,回答了诸多易学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并介绍了一些释易、学易、用易的主要方法。
三是既强调了如何解卦,也通过案例说明了如何用卦,既用质预测分析事物发展变化,也用理于日常事务。
四是既讲述了如何用质预测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也从悟道的角度阐述了如何用好卦中道理。
五是既回顾总结了《周易》成书时、成书后的重要作用,也展望了依象解易对新型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无论是包括“十翼”的《周易》还是只包括卦爻辞的古经《易经》,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易卦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抽象,表达着事物的本质要素的特征、关系结构,作为太极、阴阳符号,包含着世界的“元道”。
二是存在着“十六字诀”,能够概括六十四卦中,每一爻的特征和与卦中其他卦爻组合的关系。
三是“十六字诀”能够翻译卦、爻、彖、象各辞中的每一个单词,卦、爻、彖、象辞的确是根据卦爻象之本质系上去的。
四是“十六字诀”能够直接根据卦爻象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再需要卦爻辞参与。
五是两千多年来对《周易》存在两个误解,一个是绝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它是迷信,二个是绝大多数人错误地解释它的卦爻彖象辞。
根据这一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是《周易》是一套完美的古典哲学模型,是自夏、商甚至以前逐渐产生的、由周人总结的古代智慧的结晶和载体。
二是《周易》高于一切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根植于远古卜筮文化,且成书于近古因道设教,又通达于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无法替代的核心思想。
三是对《周易》的误解导致易学的发展走入了误区。以辞解易和用易脱离了卦爻象的本质,不仅阻碍了《周易》的学习和传播,而且限制了卦爻象理的运用。
四是提倡依象重解《周易》,让《周易》的思想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提倡在现实生活中既用好卦爻的本质,又用好卦爻中存在的道理,为各行各业服务。
五是利用依象解易的逻辑思维和方法弥补智能化的形象思维短板,进一步提升新型信息化水平,不断促进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卦】
物:未济,未已。未渡。(《玉篇》《说文》)帛书《周易》也称为未济。未济卦讲未成之道,通过周族季历的史事加以说明。
意: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火水未济䷿,下坎上离,由险到丽,先阴后阳,交替升进,先实后虚,万物将生未成之象。周朝建立之前,作为周族二代王,季历经过濡尾、曳轮、征凶、有赏、有光、濡首六个阶段,分别用六爻象言表达。
象:火水未济䷿,下坎上离,先实后虚,上升下沉,为未济。先险后丽,先阴后阳,为亨。离为眼为头,坎为水为尾,为小狐,为濡其尾。上六爻为阳为岸,下五爻会习坎,为小狐汔济。汔济而未济,为无攸利。
六爻不正,六五守中,为未济为亨,为柔得中。小狐汔济,六五守中,为未出中。濡其尾,无攸利,六五为虚,为不续终。六爻不正,爻均相应,为虽不当位,刚柔相应。
火水未济䷿互卦为水火既济䷾,反之亦然,为未济中有既济,既济中有未济。为君子需慎,以辨物居方。
言:
[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接近济,濡其尾。无攸利。
[彖辞]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彖辞]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用:
[用质]未济卦适宜分析未成类事物的发展变化,可以濡尾、曳轮、征凶、有赏、有光、濡首类似六要素取卦,以发动之爻或事物相关要素取变分析。
火水未济䷿之五个自变卦错、综、互、杂、捭卦均为水火既济䷾,说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不管是初始、壮盛、终究,还是换位、逆向、过程,既成由若干未成之事组成,未成之时要作好既成的准备。
[用理]慎终如始。(《老子》)不忘初心。(《华严经》)
【爻】
初六:
物:濡尾。
意:已临坎险,不知其极。
象:初六以柔临刚,不比有应。未济有狐狸象,初六处末端为尾,处下坎初位为极,为濡其尾。已临坎险,为藏凶,为吝,为不知极。
言:
[爻辞]初六:濡其尾,吝。
[象辞]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用:
[用质]初六爻变,持正得比失应,火水未济䷿之火泽睽卦䷥,未成之时易逢乖违猜忌,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用理]季历征戎获胜。(《史记·周本纪》)
九二:
物:曳轮。
意:处险之中,当止则止。
象:九二以刚接柔,失比有应。处互卦既济初位,既济有马车象。处下坎中位,坎为车轮,上应六五,为曳其轮。曳轮为处险之中,为止险为贞吉。九二处中位有应,为中以行正。
言:
[爻辞]九二:曳其轮,贞吉。
[象辞]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用:
[用质]九二爻变,持正得比无应,火水未济䷿之火地晋䷢,未成之时需要晋升,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用理]当止则止。(《论语·子罕》)
六三:
物:征凶。
意:前途光明,身处险境。
象:六三以柔临刚,不当不比有应。处下坎上位,坎为险,为征凶。上离为明为丽,为利涉大川?
言:
[爻辞]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象辞]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用:
[用质]六三爻变,持正得比失应,火水未济䷿之火风鼎䷱,未成之时需要鼎力相助,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用理]季历出征燕京之戎。(《竹书纪年》)
九四:
物:有赏。
意:志行悔亡,征吉有赏。
象:九四以刚接柔,不比有应。处上离初位,离为明为丽,为贞吉。上临坎险,为坎险已过,为志行,为悔亡。上震临坎之上,为用震。坎为北为贼为鬼方,为震用伐鬼方。下互为离,为南方为殷商大国,为明为丽为有赏,数为三,为有赏于大国。
言:
[爻辞]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象辞]贞吉,悔亡,志行也。
用:
[用质]九四爻变,持正得比失应,火水未济䷿之山水蒙䷃,未成之时需要启蒙育德,困蒙之吝。
[用理]季历伐鬼方。(《竹书纪年》)
六五:
物:有光。
意:得胜有光,与君争辉。
象:六五以柔临刚,不比有应。处上离中位,离为明丽为光,为贞吉,为无悔。六五为君位,为君子之光。上离为虚心,为有孚,为吉,为光晖,为其晖吉。
言:
[爻辞]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辞]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用:
[用质]六五爻变,持正得比失应,火水未济䷿之天水讼䷅,未成之时必有讼争,讼而元吉。
[用理]文丁忌季历。(《竹书纪年》)
上九:
物:濡首。
意:酒后失言,被濡其首。
象:上九以刚接柔,不比有应。处上离上位,离火临坎水之上,为能燃烧之水为酒。离虚心为有孚,为有孚于酒,为饮酒。下应坎险而过坎险,无咎。上九为首,临上互坎之上,坎为水,为濡其首,为不知节酒。离火虚为有孚,被濡为坎水浇灭,为改变原状,为失是。
言:
[爻辞]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辞]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用:
[用质]上九爻变,持正得比失应,火水未济䷿之雷水解䷧,未成之时需要解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用理]文丁杀季历。(《竹书纪年》)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