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PLAR | 黄文辉教授:紧跟国际步伐,探究IL-17抑制剂在AS疼痛管理中的临床价值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20:08 1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12。近年来,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IL-17等炎症通路被证实在AS疼痛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也使得针对IL-17的生物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12。近年来,随着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IL-17等炎症通路被证实在AS疼痛发生中起到关键作用,这也使得针对IL-17的生物制剂逐渐成为AS疼痛缓解的重要治疗选择。

2025年9月3日~7日,第27届亚太风湿病学会年会(APLAR)在日本福冈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亚太地区风湿免疫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共绘风免领域发展蓝图。作为风免领域的核心话题之一,本届APLAR会议上多项关于AS诊疗及疼痛管理的最新进展发布。值此契机,医脉通特别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文辉教授围绕IL-17抑制剂在AS疼痛管理中的价值展开探讨,以期为优化AS临床管理提供指导。

放眼全球:疼痛是axSpA患者常见症状,早期干预是关键

本届APLAR大会上,来自南亚的Nizam Uddin Ahmed教授发表了题为《Beyond the Clinic: Public Health Strategies for comprehensive Rheumatic Disease Management》的精彩演讲3。Nizam Uddin Ahmed教授指出,风湿疾病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带来沉重负担,由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转变等原因,亚太地区风湿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十大致残原因之一。但不同国家及地区诊疗水平差异较大,迫切需要制定统一的诊疗标准。Nizam Uddin Ahmed教授强调,促进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干预,对患者进行疾病宣教,同时实施综合管理,是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的关键策略。

来自巴基斯坦的Muhammad Ahmed Saeed教授则发表题为《Comparative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ack Pain and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Insights from Asia Pacific and beyond》的演讲,系统介绍了亚太地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炎性背痛的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4。数据显示,亚太地区axSpA及炎性背痛发病率均较高,中国axSpA患病率约为0.34%-0.5%,炎性背痛患病率则为2.94%-4.5%,慢性腰背痛发生率高达19.2%,是亚太地区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图1)。Muhammad Ahmed Saeed教授表示,炎性背痛是axSpA的核心临床表现,早期识别有助于axSp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疾病长期管理至关重要。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降低致残率甚至降低患者死亡率。

图1 不同国家及地区炎性背痛、axSpA患病率

直击核心:IL-17是AS疼痛发生的核心因子

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证据表明,IL-17是AS发病机制的关键因子。一方面,IL-17诱导成骨细胞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的表达,通过上调RANK(RANKL受体)启动破骨细胞分化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和IL-6等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结合。另一方面,IL-17还可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导致骨侵蚀的发生不仅如此,IL-17介导了AS的炎症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造成患者的疼痛反应6。IL-17可通过直接增加伤害感受器的兴奋性和诱导继发性因素增强痛觉过敏,从而调节炎症性疼痛。临床前研究还表明,IL-17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关键作用,具有影响外周和中枢疼痛敏化的潜力7。

由此可见,IL-17是AS治疗的关键靶点,IL-17抑制剂的问世也使AS的治疗进入了精准靶向的生物制剂时代。

强势破局:IL-17抑制剂为AS疼痛缓解带来新选择

在治疗方面,既往AS的治疗药物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等。近年来,靶向药物的引入成为AS治疗的重要突破。EULAR指南将生物制剂如IL-17抑制剂、合成小分子靶向药物如JAK抑制剂纳入AS优选治疗推荐,表明靶向药物的治疗地位已得到国际权威指南的认可8。

然而,尽管生物制剂TNF-α抑制剂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和附着点炎,但临床研究显示约40%的患者对这种疗法反应不佳9,炎症通路的广泛抑制还可能增加安全性风险。这些局限性使得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AS治疗药物。

中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夫那奇珠单抗是人源化的IgG1抗IL-17A单克隆抗体,为AS患者提供了靶向治疗新选择。II/III期研究结果证实,夫那奇珠单抗疗效和安全性良好。最新公布的随机、双盲、适应性、无缝衔接的2/3期研究10,进一步证实了夫那奇珠单抗120mg治疗32周,对包括疼痛在内的多个患者报告结局(PROs)相关的关键指标改善疗效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全面验证了其治疗AS的有效性。研究纳入中国活动性AS患者440例,其中294例患者被分配至夫那奇珠单抗120mg组,146例患者被分配至安慰剂组。

数据显示,在疼痛缓解方面,第16周时,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夫那奇珠单抗120 mg治疗的患者总背痛(-2.89 vs. -1.83, p)、夜间背痛(-3.06 vs. -1.76, p)均显著缓解(图2),总背痛评分及夜间背痛评分较基线分别降低了2.89和3.06分。

图2 从基线至第32周总背痛、夜间背痛的最小二乘(LS)均值变化

总 结

AS是一种疾病负担重大的疾病,现有治疗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所有患者治疗需求。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国产原研创新药夫那奇珠单抗在AS治疗中的优势不断涌现,有望成为AS治疗的主力军。期待未来夫那奇珠单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更多患者缓解病痛,提升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黄文辉 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

广东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黄烽, 朱剑, 王玉华, 等 . 强直性脊柱炎诊疗规范[J]. 中华内科杂志, 2022, 61(8): 893-900.

2.Strand V, Deodhar A, Alten R, et al. Pain an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reated With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hibitors: Multinational Real-World Findings. J Clin Rheumatol. 2021 Dec 1;27(8):e446-e455.

3.Nizam Uddin Ahmed. Beyond the Clinic: Public Health Strategies for comprehensive Rheumatic Disease Management. 2025 APLAR.

4.Muhammad Ahmed Saeed. Comparative Epidemiology of Inflammatory Back Pain and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Insights from Asia Pacific and beyond. 2025 APLAR.

5.Tsukazaki H, Kaito T. The Role of the IL-23/IL-17 Pathwa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pondyloarthritis[J]. Int J Mol Sci. 2020 Sep 3;21(17):6401.

6.McGonagle DG, McInnes IB, Kirkham BW, Sherlock J, Moots R. The role of IL-17A in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and psoriatic arthritis: recent advances and controversies. Ann Rheum Dis. 2019;78(9):1167-1178.

7.Luo H, Liu HZ, Zhang WW, et al. Interleukin-17 Regulates Neuron-Glial Communications, Synaptic Transmission, and Neuropathic Pain after Chemotherapy[J]. Cell Rep. 2019 Nov 19;29(8):2384-2397.e5.

8.Ramiro S, et al. ASAS-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xial spondyloarthritis: 2022 update[J]. Ann Rheum Dis. 2023 Jan;82(1):19-34.

9.云雪,郭华.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研究现状[J].Journal of Clinical Personalized Medicine, 2024, 03.

10.H.Mo,et al. Effect of Vunakizumab o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2/3 study.ABS1142.2025EULAR.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