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口特大桥水下基础长期受水流冲刷以及水生物、腐蚀物和附着物覆盖等影响,易出现混凝土破损、露筋锈蚀、裂缝等病害,可能影响桥梁结构稳定。此次检测主要针对水中桥墩、桩基及承台等技术状态,由潜水员与水下无人巡检装备协同作业,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与覆盖面。
为进一步提升桥梁安全,近日,福清公路中心对海口特大桥开展了全面水下探摸检测,重点排查常规检查难以触及的隐蔽部位,及时发现潜藏病害及安全隐患。
海口特大桥水下基础长期受水流冲刷以及水生物、腐蚀物和附着物覆盖等影响,易出现混凝土破损、露筋锈蚀、裂缝等病害,可能影响桥梁结构稳定。此次检测主要针对水中桥墩、桩基及承台等技术状态,由潜水员与水下无人巡检装备协同作业,有效提升了检测效率与覆盖面。
本次探摸检测结合科研技改项目中的无人巡检装备海试,采用“无人机航拍+水下机器人+前视声呐”等多种技术手段。潜水员携带超声波测深仪、高清水下摄像设备等专业仪器下潜探查,通过近距离观测与测量,详细记录混凝土破损及裂缝等病害。水下无人巡检设备通过主缆与控制电脑连接,前端固定光学摄像头以获取正向图像,底部布置声光装置,实现光学与声学数据同步采集;船上人员与控制端紧密配合,实时沟通设备位置、线缆张力及数据反馈。检测画面实时传回水面,工作人员同步进行拍照、定位与定量测量,记录病害类型、程度和方位。岸上技术团队综合潜水员、无人装备与无人机记录的多源数据,研判隐患并编制检测报告,为后续养护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这套水下无人巡检装备机动性好、稳定性强,能够在复杂水流中贴近桥墩检测,如同为大桥下部结构完成一次全面‘体检’。”现场技术人员表示,本次检测是智能化检测的一次实践,设备的连续作业能力、供电与数据传输效率仍有优化空间。下一步,福清公路中心将进一步引进新型检测技术,全力保障海口特大桥安全运营。
文 / 福清中心 陈秋艳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