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确认设备和备料正常,踩下踏板,让针线在布料上飞速穿梭……9月10日上午,送完孩子上学后,市民张英来到遂昌美观服饰巾帼共富工坊,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离家近,时间自由,还能兼顾家庭,最重要的是按件计酬、多劳多得,这种‘打零工’的就业方式很适合我。”
确认设备和备料正常,踩下踏板,让针线在布料上飞速穿梭……9月10日上午,送完孩子上学后,市民张英来到遂昌美观服饰巾帼共富工坊,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离家近,时间自由,还能兼顾家庭,最重要的是按件计酬、多劳多得,这种‘打零工’的就业方式很适合我。”
“连带平车工和负责来料加工的员工,目前工坊里有近80名员工,除了线下招聘,很多人也是通过零工市场认识了我们并进入到工作岗位。”工坊负责人雷夏燕介绍,对于有强烈就业意愿的妇女群体,他们都很愿意提供就业增收的机会。如今,工坊里老员工月均薪资基本都在6000元以上,新员工通过培训后也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
这只是遂昌推进群众灵活就业的一个缩影。由于就业形式、劳动关系的逐步演变,以及零工经济的持续活跃,近年来,遂昌坚持将规范建设零工市场作为稳就业、促就业、扩就业的重要抓手,在全市率先创建省级零工市场,构建“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求,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遂昌县平昌人力资源零工市场,一进门就能看到立式显示屏里滚动播报的零工招聘信息,服务台后,零工市场运营负责人姜丽雯正忙着在电脑上查看企业招聘需求、发布相关岗位。她告诉记者,日常接待中,凡是前来咨询的求职者他们都会记录在册,后续在企业岗位信息中若发现适配的,他们也会点对点通知到人,实现工作闭环。
不仅是市民,打零工同样是遂昌多数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遂昌又在动态掌握灵活就业人员数量、工种、聚集区域基础上,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零工市场建设,着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灵活就业搭建全新的对接服务平台。去年6月起,遂昌县“零工驿站”“零工小站”等便在石练镇、大柘镇等乡镇应运而生。
“不少村民都有就业需求,但大多只能依靠熟人介绍,成功率较低。”石练镇零工驿站负责人翁云娟说,平日里,驿站会安排专人负责日常运营,通过直聊、微信小程序和线下招聘会等方式,为企业找到适配的员工,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工作。特别是前不久避暑游走俏,他们还为多家农家乐、民宿发布了短期零工岗位,不仅缓解了“用工难”,还较好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随着“打零工”在乡村越来越受欢迎,不少村民成了“零工驿站”“零工小站”高效运作、精准匹配的受益者,更成了“零工驿站”“零工小站”的志愿宣传者,开始主动将这一便民惠民的公共服务推荐给身边亲友。
在9月8日举办的2025年遂昌县“缩小三大差距、助力农民增收”暨零工站点助企服务系列招聘活动——金竹站专场活动中,34岁的茶竹岭村村民江巧一早就拉着姐妹来到零工小站服务大厅登记。“正是得益于零工小站,我才就近找到了一份操作工的工作,不耽误照顾家里老人、小孩,一年下来也有近3万元的收入。”她坦言,有了经济来源,感觉自己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拔高了,对待生活也更加积极、乐观,这都来自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同。
截至目前,遂昌已建成包括遂昌县平昌人力资源零工市场在内的线下零工市场3家、零工驿站5家、零工小站26家,开展了11场零工专场招聘会。零工点位建成至今已登记注册零工人员14500余人,发布零工岗位47500余个,达成意向4644人。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