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党支部大力强化比学赶超机制,积极参与乡镇组织的“走村观摩”活动,主动到先进村学习班子建设、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邀请先进村党组织书记来村传授经验、现场指导,通过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将好做法“亮出来”、好经验“学回去”,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带头
今年以来,修文县六桶镇石头村紧紧围绕“强双基”工作要求,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积极探索“135”工作法,聚焦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扎实推进“排队抓尾”整顿提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群众增收之路。
聚焦“一个目标” 提升党建引领效能
石头村始终围绕“排队抓尾”整顿提升这个总目标,通过“四个强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
一是聚焦整顿提升,强化分类施策。
村党支部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通过“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提升方案,推行“图表化推进、清单化落实”机制,建立问题整改责任清单,确保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压实到位,形成常态化帮扶整顿合力。
二是聚焦整顿提升,强化队伍建设。
石头村把提升村干部能力作为整顿提升的首要任务。针对原本班子业务不熟、带动能力弱等问题,村党支部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余场,覆盖党建实务、产业发展、群众工作等多方面内容;先后4次带领村干部和党员代表赴修文县洒坪镇、大方县、百里杜鹃普底乡等地外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拓宽发展视野。
展开剩余82%三是聚焦整顿提升,强化比学赶超。
村党支部大力强化比学赶超机制,积极参与乡镇组织的“走村观摩”活动,主动到先进村学习班子建设、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邀请先进村党组织书记来村传授经验、现场指导,通过对标先进、查找差距,将好做法“亮出来”、好经验“学回去”,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带头干、争先进”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了从“不会干”到“带头干”的转变。
四是聚焦整顿提升,强化阵地建设。
为彻底改变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不全、服务效率低的状况,石头村扎实推进阵地改造升级,科学划分功能区域,设立“一窗通办”综合服务窗口,整合民政、社保、农业等服务事项,优化便民服务格局,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造后,办事效率提升50%以上,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同时,深化“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治理机制,推动干部下沉网格、贴近群众,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突出“三个注重”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石头村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整顿提升的关键,通过“三个注重”夯实发展基础,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难题。
一是注重精准选产与科学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
村“两委”立足本村林地和水资源禀赋,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代表、企业合伙人等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精准定位林下经济产业模式,并邀请专家到村实地指导论证,最终确定发展林下天麻种植项目。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合作模式,统筹推进种植基地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目前,天麻基地已初具规模,预计首年产量可达30000斤,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注重多元筹资与机制创新,增强产业驱动力。
石头村充分认识到天麻的药用与市场价值,积极动员村民、种植大户、企业代表和村集体四大主体参与筹资入股,同时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成功组建“1+1”混合所有制公司。通过积极申报,获得上级民宗项目补助资金25万元,专项用于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村民自愿入股投资20余万元,有效破解了启动资金难题。这种多元筹资机制既缓解了资金压力,又增强了村民主人翁意识,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是注重科学管理与长效发展,增强产业收益力。
项目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科学规划实施三阶段建设,已修建林区道路230米,铺设灌溉管网5000米,播种菌包23000棒,新建厂房2间。成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邀请专家定期驻村指导,通过“理论+实操”方式开展系统培训,提升产品质量与产业竞争力。在收益分配方面,明确按比例投入再生产和村级公益事业,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积极对接中药企业和电商团队,提前布局销售渠道。目前天麻长势良好,已进入采挖销售阶段,产品按品质分级定价,最低市场价达19.8元/斤,产品预计收益可观。
创新“五项机制” 巩固整顿提升成效
石头村以“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为契机,聚焦长效发展,创新建立“五项机制”,不断巩固后进村整顿提升成效。
一是建立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培训专业性。
采取“专家驻村+系统培训”模式,围绕种植技术、日常管护、初加工等关键环节,开展“理论讲解+实地操作”培训,覆盖农户百余人次,推动天麻种植标准化、品质化发展,切实提升了产品质量与产业专业化水平。
二是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提升产品变现力。
积极对接省内外中药企业、电商平台和直播团队,提前布局多元销售渠道。目前已与2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培育本村电商骨干3人,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体系,确保天麻“产得优、销得畅、收益稳”,有效规避产业同质化风险。
三是建立收益分配机制,提升村民获得感。
创新推出“5:3:2”收益分配模式,将收益的50%用于再生产、30%用于村民分红、20%投入村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持续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四是建立资金监管机制,提升资金透明度。
设立村集体产业资金专用账户,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联合监管机制,每季度公开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集体资金运转安全、高效、透明,切实增强村民信任度和支持度。
五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干部执行力。
将产业发展成效与村干部年度考核、绩效奖励直接挂钩,实行“月小结、季考评、年表彰”机制,推动村干部从“被动干”转向“主动闯”,带动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干事氛围。
通过集中整顿,石头村党组织战斗力显著增强,服务效能大幅提升,集体经济实现发展;林下天麻产业初具规模,基地面积10亩,预计首年产量3万斤,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余人;村民通过入股、务工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石头村从后进村一跃成为修文县六桶镇林下经济示范村。“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我们将继续推广天麻经验,拓展多元产业,让村子发展底气更足、成色更亮!”石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健信心满满地说。
下一步,石头村将坚持以“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为重要契机,持续强化“正向激励”与“反向鞭策”双轮驱动,精准施策促提升、抓整改,继续围绕“强双基”要求,进一步抓牢基层、打实基础、巩固基本,持续建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乡村建设和民生改善,奋力绘就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的振兴图景。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