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驻马店和下辖的9个县,都改回古代的名字,谁的名字最好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6 22:46 2

摘要:最早对驻马店主城区一带的记载源于元末明初之际,因盛产苎麻而得名苎麻村,为确山县的北部属地,明宪宗时封朱见泽为第一代崇王,封地为汝宁府汝阳县(今天的汝南县),同时朝廷为了方便对藩王的联系,特选苎麻村为皇家驿站,以便联络和管控。有了皇家背书,苎麻村逐渐吸引商旅、客

如果把河南的驻马店市区,和下辖的9个县,都改回古代的名字,谁的名字最好听,谁的名字最响亮呢?

【驻马店市区】

驻马店主城区是如今的驿城区,原是一座因皇家驿站、平汉铁路而逐渐兴起的集镇,相较周边县份的历史略显单薄。

最早对驻马店主城区一带的记载源于元末明初之际,因盛产苎麻而得名苎麻村,为确山县的北部属地,明宪宗时封朱见泽为第一代崇王,封地为汝宁府汝阳县(今天的汝南县),同时朝廷为了方便对藩王的联系,特选苎麻村为皇家驿站,以便联络和管控。有了皇家背书,苎麻村逐渐吸引商旅、客栈、马店云集于此,由此俗称“驻马店”,明末时闯王李自成为了直取汝宁府首府汝阳县,曾在此与明军的左良玉爆发激战,明军大败。

驻马店在清朝大部分时间都显得十分低调,1904年随着平汉铁路的贯通,线路更加笔直的驻马店成为了这条铁路在汝宁府的站点,久而久之汝宁首府汝阳县(汝南)的光芒和区位优势被驻马店所取代,成为豫南地区向汉口运输货物的重要集散地。

然而在动乱时期的驻马店,数度经历战火洗礼,始终不过是一个超大号的农村集镇,解放后驻马店设市,并随着确山专区的设立,以驻马店市为专区驻地,汝南县的中心地位彻底被驻马店所取代,虽然不久专区驻地迁往信阳,但在1965年驻马店再度作为专区驻地,1981年升格为县级市,后来又是驻马店地区的驻地,2000年随着驻马店改设地级市,原来的县级驻马店市改作驿城区。如果改作古名,驻马店市区就叫苎麻。

汝南县的历史十分悠久,上古时期因居豫州之中,故称“天中”。境内有着两千年的建制史,西汉初年为汝南郡属地,汉景帝时属汝南国,东晋时(418年)汝南郡迁往汝水一侧的悬瓠城,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这里都是豫南地区的中心。

隋朝时增置附郭县汝阳县,改悬瓠城为溱州,自唐朝时汝阳县又先后为豫州、蔡州、淮康军、汝宁府的治所,辖区最大时甚至东到安徽境内,达37个县之多,金朝末期还曾是行宫所在。

元朝时困扰汝阳县多年的汝河水患在上游的郾城改道汇入颍河,汝河水锐减,水患与之减少,遂改蔡州为汝宁府,府治依旧为汝阳县,民国初年汝宁府被废改附郭县汝阳县为汝南县。1950年曾短暂成立汝南市,后并入汝南县,1965年划属驻马店地区管辖。如果改作古名,汝南就叫天中。

确山境内的乐山在上古时期就曾有古人类居住,春秋时期为楚国领地,西汉初年始置朗陵县,后呈郡县、封国并存的格局,南北朝时朗陵一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安昌县,隋朝时改为朗山县,宋真宗时因避“玄朗”之讳,改作确山县。如果改作古名,确山就叫朗陵。

西平县境内是上古时期柏皇氏的聚居地,春秋时期为柏国封地,后被楚国所吞并,战国时期纳入韩国。西汉初年始置西平县属汝南郡,汉武帝时曾改作西平侯国,东汉章帝时复为西平县,南北朝时西平县经历数度析分,隋炀帝时被废,直到唐初复立西平县,后又经历几度存废,最终县制得以保存。如果改作古名,西平就叫柏子国。

据说上蔡中的“蔡”是人皇伏羲经过蓍草生于此地撰卦而得名,西周初年为蔡国的国都,此后蔡国被南面的楚国打的屡屡迁都,一路东迁古吕(新蔡县)、州来(安徽凤台),直到公元前447年最终被楚国所灭,此后魏韩联军伐楚时夺回蔡国旧都,划入韩国,按照古时西为上的习惯,公元前346年韩釐王在此设县时,特定名为上蔡县。如果改作古名,上蔡就叫蔡国。

平舆是沈姓、周姓的发源地,夏商时期因“奚仲”造车有功,特分封为挚国,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生母太任回挚国省亲,在与丈夫的书信中提到“平安到达”,遂得名平舆。

不过挚国即便有周文王生母出生地的名头,也未能避免被吞并的命运,先后纳入沈国、蔡国之地,战国时期楚国在此设立平舆邑,秦朝时升格为县,南北朝和隋末唐初时县制曾经历过存废,最初延续了下来。如果改作古名,平舆就叫挚国。

正阳县

正阳是江姓发祥地,夏朝时曾为古慎国封地,商朝时纳入挚国,后辗转于多个诸侯国之中。西汉初年置慎阳国,汉武帝时因慎阳侯“私铸白金”被处死,随后国除,改作慎阳县。刘宋时称真阳县,此后又历经真邱、淮阳的县名变更,直到唐中宗时再度为真阳县,明朝中前期因人口锐减一度为汝阳县的属镇,直到景泰年间复为县制,清雍正年间为避胤禛讳,改作正阳县,依旧属汝宁府。如果改作古名,正阳就叫慎阳。

泌阳县

泌阳因泌水得名,保有春秋时期楚国的长城遗址,楚怀王时纳入韩地,西汉初年境内分属比阳、舞阴二县,东汉时境内的舞阴名声显赫,先后是云台二十八将中岑彭的封地,后为舞阴公主的封地,从南北朝至隋唐的乱世风云中,因处在南北方拉锯之地,先后有7次置州、8次置郡的乱局,唐太宗时整合为比阳县,唐玄宗时为河曲六州胡人的安置地,唐朝中后期属唐州,宋末元初时因人口锐减降格为镇,称毗阳镇属唐州,明成化年间复为县制,改为泌阳县属南阳府。解放后泌阳为南阳专区属县,1965年由南阳划入驻马店管辖。如果改作古名,泌阳就叫比阳。

遂平县

遂平是房姓的发源地,唐虞时舜帝封尧帝之子丹朱于此,为房邑侯,西周时降格为房子国,春秋时期为楚国所并,后来楚昭王将吴王阖闾之地夫概迁居于此,因此也得名吴房之地,西汉初年置吴房县、灈阳县,南北朝时二县都曾被废除,隋朝时整合为吴房县属汝南郡,唐宪宗时为表彰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叛的功绩,取事事顺遂,天下太平之意,更名为遂平县。宋元时期遂平县经历了存废、降格为镇,到公元1293年再度为县,延续至今。如果改作古名,遂平就叫房国。

新蔡县

新蔡是吕姓、蔡姓的发源地,干姓、梅姓的郡望地,夏朝成立之初,因伯夷发明了“凿井术”,在大禹治水中立下大功,特分封为吕侯,在此地设立吕国,此后被宋、陈所灭,春秋时期蔡平侯被迫东迁于此,为了和旧都“蔡”做个区分,定名为新蔡,不久又被楚国攻占。

秦朝时以新蔡旧地置新蔡县,西汉时纳入汝南郡,两晋时一度改设新蔡郡,北魏时称作蔡州,北周时复为新蔡县,隋朝初期改为广宁县、汝北县,隋炀帝时复为新蔡县,唐初为舒州州治,唐肃宗时改属蔡州,元朝时一度被废,复置后划入息州,明清时期为汝宁府属县。如果改作古名,新蔡就叫吕国。

来源:大个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