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后遗症!今年流行季或提前!不少孩子已中招,有的还下了“病危通知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1:52 1

摘要:近日,不少网友发文称孩子中招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孩子因此住进ICU,有家长甚至签了"病危通知书"。

近日,不少网友发文称孩子中招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有孩子因此住进ICU,有家长甚至签了"病危通知书"。

还有网友表示,身体养了一年多才恢复,也有人留下了后遗症……

那么,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敲黑板,划重点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元凶。据中疾控监测显示,"RSV"在0到4岁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阳性率已连续12周排名第1。加之开学后,集体场所的病毒传播风险上升,感染风险也将进一步增加。

去年9月,我国首个获批的预防RSV感染的单抗注射液,在上海7家市级医院试点接种。

好消息来啦!今年6月,市卫健委宣布在原有7家医疗机构(12个院区)的基础上,新增36家试点单位。其中就包括了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私立医院。

作为第一批开展接种的社区医院,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亚军介绍医院为此做了不少前期准备。

曹亚军 上海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首先是组织院内培训,围绕病毒的发病机理、预防接种流程等内容,提升医务人员(尤其是预防保健部门人员)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居民了解合胞病毒的危害及防治注意事项,提高防治意识;此外还优化了医院流程,让居民接种更方便、安全。

9月10日,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和培训工作后,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打了本市社区首针RSV单抗。

当天一早,11个月的小笼包(小名)在家门口的北蔡社区服务中心,接受了 "尼塞韦单抗"注射。

医生介绍,该注射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疫苗",而是一种针对RSV的特异性抗体。

任兰 上海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免疫科副科长:

疫苗注射后,一般要两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而"尼塞韦单抗"不需要自身产生抗体,注射后快速在人体内形成保护力,能立即识别并中和RSV病毒。

"尼塞韦单抗"在我国获批的注射人群是1岁以下的新生儿和婴儿。体重小于5公斤的,注射剂型为0.5毫升,费用为1876.5元;大于等于5公斤的,注射1毫升,费用为3184.5元。

家长表示: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与感染后的治疗费用和健康伤害相比,主动接种预防疾病还是值得的。

陈女士 家长:身边也有朋友小孩感染过这个合胞病毒,症状也都蛮严重的,我觉得预防还是蛮重要的,所以今天就带他来打。

听闻社区医院开打了,29周早产的唐唐也立即被妈妈带来注射。打完针有了保护力,一家人明天就准备坐高铁出游了。

陈女士 家长:(RSV)的重症的概率比较高,对早产儿后续的影响也比较大,就是不可逆的嘛,所以我们知道单抗可以直接在社区医院接种了就过来了。

儿童感染科专家介绍,相比流感病毒,RSV的传染性更强,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儿,是极易感染高危人群。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咳嗽、喘息,也有可能出现呼吸暂时暂停、低氧血症等严重症状,需要入院进行呼吸支持等治疗。

由于免疫系统较弱、肺部呼吸道狭小,1岁以内的婴儿感染后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比其他年龄段更高,且与早期未感染过RSV的孩子相比,他们后期发生哮喘、喘息的概率也会增加。

RSV感染的危害并不会随着宝宝出院而完全消失。大量研究证实,婴幼儿时期严重的RSV感染,与儿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复的喘息和哮喘发作密切相关。一次感染,可能影响孩子长期的呼吸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针对RSV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科学预防成为守护婴幼儿健康的关键环节。

专家提醒:RSV感染比往年有所提前,因此相关防护也应提前进行。

曹清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

其实今年和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季节提前,以往我们预防的角度更多是在10月份左右,今年我们看到整个RSV感染的时间在提前,同时全国病毒监测高峰也是RSV处在第一位。

目前中国批准的RSV单抗在1岁以下婴儿和新生儿使用,所以1岁以下的婴儿其实都可以进行RSV单抗的及早注射,在整个RSV流行季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目前,RSV预防单抗的使用范围已覆盖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16 区都有至少1家医疗机构提供注射,家长可就近为宝宝注射RSV抗体针。浦东新区有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准提供注射,具体机构名单可查询市卫健委官网。

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选择医疗机构,通过医院官方APP、微信公众号,或拨打儿科、儿童保健科咨询电话进行预约,也可通过支付宝预约。

相关报道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RNA病毒,是引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为易感人群。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2-8天。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感染早期症状多局限于上呼吸道,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数可发展为下呼吸道症状,主要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极少数进一步加重为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家长请注意,若发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1.体温>38.5℃,反复不退;

2.烦躁哭闹、精神状态差;

3.食欲降低或拒食,伴脱水表现;

4.鼻孔张开使劲呼吸,肋骨或胸廓下方肌肉向内凹陷;

5.呼吸困难、急促、呻吟;

6.明显咳嗽伴喘息,甚至憋喘。

三、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与接触传播。

患儿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病毒也可能附着在物品表面(如玩具、门把手和衣物等),如果手部接触了这些物品,再触摸口鼻或眼睛,就有可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四、病毒在外界环境存活力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不强,对高温和消毒剂比较敏感:

在55℃加热30分钟就可以被灭活。

在硬质物体表面(如桌子、玩具等)可存活数小时,但在纸巾等柔软物体上存活时间较短。

酒精(70%乙醇)或含氯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呼吸道合胞病毒。

五、流行特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但不同地区的流行季节各异:北方地区:冬春季进入高发期。

南方地区:冬季或潮湿雨季为感染高峰。

热带地区:雨季感染率较高。

六、预防和治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尚无特效药,多采取对症治疗。目前国内没有批准使用的疫苗,但有预防性抗体。WHO推荐可在RSV流行季节前接种尼塞韦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简称尼塞韦单抗),以预防RSV相关的下呼吸道感染。

Tips:有需要的家长们请在9月中旬以后联系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询问是否有疫苗,避免跑空。

但只要做好日常防护,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1. 个人防护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应避免前往人多拥挤场所;做好手部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触碰眼、口、鼻等部位;不与他人共用杯子、餐具,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 感染后处理

轻症患者(咳嗽、流鼻涕)可居家休息,多饮水、避免疲劳,一般7-10天即可自愈。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持续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3. 照顾患者注意事项

接触患者前后务必洗手或用消毒剂消毒。避免一人同时照顾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和非感染者,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无需强制居家隔离,但建议本人及其照护人员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

综合自新闻坊、浦东疾控

栏目编辑:魏丽英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