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演义故事 08 祖冲之历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08:22 3

摘要:尚书蔡兴宗劝谏宋明帝说:“薛安都已归顺我朝,陛下只需一纸诏书,便可以将他征召回京,何必动用大军,引起他的疑虑呢?”宋明帝却不以为然。

上册说到,刘子勋被诛,他的余党徐州刺史薛安都请降。宋明帝命镇军将军张永、中领军沈攸之,率领十五万大军去迎接薛安都。

尚书蔡兴宗劝谏宋明帝说:“薛安都已归顺我朝,陛下只需一纸诏书,便可以将他征召回京,何必动用大军,引起他的疑虑呢?”宋明帝却不以为然。

薛安都听说宋朝大军将到,果然十分疑惧,他急忙以儿子为人质,向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求救。汝南太守常珍奇也恐怕连坐遭诛,献出悬瓠城降魏。

拓跋弘是文成帝拓跋浚的长子,拓跋浚在位十四年后病故,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与宋明帝刘彧同年即位(公元466年),拓跋弘史称献文帝,因年幼,国事都由冯太后处理。

冯太后不是拓跋弘的生母,但颇有智略,因而临朝听政,主掌大局。(北魏规定:只要谁被选为太子,他的生母立即被赐自尽。)

当薛安都、常珍奇二人向北魏乞援时,冯太后与中书令高允商议一番,决计出兵。

于是,派北魏镇南大将军尉元、镇东将军孔伯恭率一万多骑兵东救彭城;西河公拓跋石、都督张穷奇带一万多步兵西救悬瓠城。

尉元来到彭城,派部将李璨守城,薛安都协助,然后带军偷袭张永的粮道。张永被打的措手不及,不仅粮草全部被魏军夺去,还死伤了不少士兵。

宋明帝接到消息,后悔不迭,忙召来蔡兴忠说:“都怪朕没采纳你的谏言,现在徐、兖两州失守,朕无颜面对你呀!”蔡兴忠忙请宋明帝派人支援青州和冀州。

宋明帝立即令沈攸之、萧道成驰援青州和冀州。沈、萧二将在半路被北魏大将孔伯恭截住,战了半日,宋军受到重创,败退淮阴。

青、冀二州没有等来援军,却等来了魏军。冀州刺史崔道固孤守历城(即冀州治所)一年,最后力竭投降。

青州刺史沈文秀困守东阳(即青州治所),最后城陷被擒。原来,进攻青、冀二州的北魏将领是平东将军长孙陵做先锋,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做后应。

长孙陵将沈文秀抓住后送到慕容白曜面前,慕容白曜喝令他下拜,沈文秀昂首挺胸毫不屈服。慕容白曜肃然起敬,酒食款待后,将他押送平城,被献文帝拓跋弘任命为中都下大夫。

至此,徐、兖、青、冀四州,都归北魏所有。而宋明帝经此一挫,不但不发奋图强,反而纵暴肆淫,逐渐丧失生育能力。

他把宫人陈妙登赐给宠臣李道儿,等陈妙登怀孕,他又把陈妙登接回宫中。十个月后,陈妙登生下一个男孩,宋明帝说是他的儿子,并取名慧震。

等慧震三岁时,咿呀学语,惹人怜爱,宋明帝册立他为太子,改名为刘昱。立储这天,宫中大摆宴席,热闹非常。

宋明帝相信谗言,游击将军阮佃夫、中书舍人王道隆、散骑侍郎杨运长是奸佞之人,在朝中作威作福,只手遮天。他们三人竟想除掉皇亲国戚,窃取宋室国权,所以屡进谗言。

宋明帝本就喜欢猜疑,再加上阮佃夫等人扇风点火,他越发觉得至亲骨肉都不可靠,恐怕他们突然谋变。

他先伺机除掉八皇兄庐江王刘炜,又说晋平王刘休祐刚愎自用,多次抗旨不遵,将刘休祐召回京城后,就设法除掉了他。

这时,宋明帝身患重病,他还勉强支持病体,召来杨运长等人商量后事。杨运长却诬陷建安王刘休仁,说众人都想拥戴他为新主,此人不除,必是后患。

宋明帝于是用毒酒赐死刘休仁。刘休仁气愤地说道:“我为陛下打下江山,他却要我死。看这忘恩负义的人还能活多久?大宋还能存多久?”

说完,他将毒酒一饮而尽,顷刻间便毒发身亡。宋明帝对外则宣称刘休仁谋反,畏罪自杀。后来,宋明帝对亲信说:“我能有今天,还多亏了他,但为后世着想,不得不除掉他。”说完,潸然泪下。

随后,宋明帝又赐死了巴陵王刘休若。至此,宋文帝刘义隆的十九个儿子,除宋明帝刘彧外,还有一个江州刺史刘休范还活着,只因他庸愚寡识,才免遭杀戮。

宋明帝不仅除掉了自己的兄弟,还将那些有勇有谋的功臣几乎铲除殆尽,像屯骑校尉寿寂之,豫州吴喜等人,均被猜疑,而被先后赐死。

但是,宋明帝偏偏没杀萧道成,只是将他从淮阴调入京城,改封为散骑常侍兼太子左卫率,不允许他返回淮阴。

且说,北魏献文帝尊崇佛教,一心向佛,无心治理朝政。于是就想将皇位禅位给太子拓跋宏。拓跋宏才五岁,他稚气地说:“儿臣年幼无知,怎能代父亲治国?”献文帝叹道:“你这么懂事将来一定是个好国君,我意已决!”

公元471年,太子拓跋宏即位,接受文武百官朝拜,改年为延兴元年。公卿大夫又奉献文帝为太上皇帝,恳请他仍总掌国政。

献文帝准其所请,然后迁居崇光宫,过起了清静的生活。他将禅僧召来同住,天天研究佛学,朝臣不敢打扰,遇有大事,才向他上奏。

北魏禅位以后,派使者告知刘宋,宋明帝也派使者祝贺,南北再次和好,暂时息兵。

此时宋明帝已病入膏肓,他忙任命刘休范为司空,褚渊为护军将军,刘勔为右仆射,嘱托他们与尚书令袁粲、镇东将军蔡兴宗、郢州刺史沈攸之好好辅助太子。

不久,宋明帝病情加剧而归天,享年三十四岁,改元两次,在位共八年。

年仅十岁的太子刘昱即位,大赦天下。命袁粲和褚渊左右辅政,褚渊又保举萧道成为右卫将军,与各大臣共掌朝政。

过了几年,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竟想兴兵造反。原来刘休范自认为是皇族的人,理应升为宰辅,但却不得志,于是他心怀怨恨,便想伺机发难。

宋廷有所耳闻,对他十分戒备,就派四岁的皇五弟晋熙王刘燮为郢州刺史去镇守夏口,命长史王奂协助州府事宜。

刘休范得到消息,料知朝廷生疑,忙与典签许公舆谋袭建康。于是,两万水军、五百名骑兵自寻阳出发,日夜兼程,直攻大雷。

大雷守将杜道欣立即向宋廷告急,朝廷异常惊骇。文武大臣齐集中书省议事,商议了半日,也没有结果。

萧道成奋然道:“我军不宜远出迎战,只需屯驻新亭、白下,防卫宫城与东府、石头城,静待贼军。贼军千里远来,孤军深入,一旦受挫自然瓦解。

接着他又说:“我愿率军驻守新亭,挡住贼军的兵锋,征北将军(张永)可驻守白下,领军将军(刘勔)屯驻宣阳门,调度各军。我相信不出十天,定可破贼!”

大臣们都同意萧道成的建议,因此,萧道成立即带领前锋兵去戊守新亭,张永屯兵白下,南兖州刺史沈怀明戊守石头城,袁璨、褚渊率兵护卫大内。

萧道成到了新亭,刘休范的前锋也已快到新亭。萧道成急令宁朔将军高道庆、羽林监陈显达、员外郎王敬则等带领水军堵截刘休范。双方交战半日,互有伤亡未分胜负。

第二天黎明,刘休范弃舟登岸,亲自督率大军攻打新亭,又派部将丁文豪攻打台城。萧道成指挥兵士奋战,从早晨杀到中午,还是势均力敌,因而暂时罢战。

这期间,刘休范派人把一封招降信射入城内。萧道成正想撕毁它,旁边闪出屯骑校尉黄回和越骑校尉张敬儿,他俩自告奋勇前去使用诈降计,寻机杀掉刘休范。

黄、张二人来到刘休范的大营,对刘休范说:“末将奉萧将军的密令,向王爷请降。萧将军愿意拥立王爷为主,只请王爷回信定约。”

刘休范异常欣喜,立即将两个儿子送到萧道成那里做人质,以让萧道成相信他。又把黄回、张敬儿留在自己身边侍候,他的亲信一再苦劝,他也不听。

刘休范哪里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到萧营就被斩首了。而刘休范却在黄、张二人的劝诱下,天天游弋江上,吃喝玩乐。

一天傍晚,刘休范本已喝醉,却还喊着要酒,他身边的侍卫,取酒取菜的都已离开。黄回见时机来到,立即向张敬儿递个眼色。

张敬儿悄悄地走到刘休范的背后,抽出刘休范的佩刀,一刀将他杀死。然后张、黄两人割下刘休范的首级,赶回到新亭交给萧道成。

萧道成派人回京报捷,宋廷加封萧道成为平南将军。而刘休范的逆党因失去主子,也都人心涣散,被各个击破。

当萧道成凯旋时,道路两旁聚满了百姓,同声欢呼道:“保全国家,全靠将军啊!”

入朝以后,宋主刘昱晋封萧道成为中领军兼南兖州刺史,留守建康,与袁璨、褚渊、刘秉三相一同执掌朝政。当时,京中称他们四人为“四贵”。

时光飞逝,一转眼几年过去了,宋主刘昱恣意妄为,每天都要出宫玩乐,每当遇到牲畜,他便令随从用长矛戳刺,以此为乐。

每当刘昱出宫,商贩立即收摊回家,百姓关门闭户,街衢瞬间空无一人。

刘昱在宫中闲得无聊,便拿针扎刺宫人,只要有人稍稍让他不满意,他便斩杀。因此,不管朝内还是朝外,人人惊慌,个个自危。

阮佃夫与直阁将军申伯宗、朱幼等人密谋,想废黜刘昱,拥立安成王刘准为帝。刘昱得知后,立即率领卫士捉拿阮佃夫、朱幼,将他俩勒死;申伯宗则被下狱。

盛夏的一天,刘昱悄悄来到将军府,见萧道成袒胸露腹呼呼大睡。刘昱拍着萧道成的肚子笑着说:“好一个箭靶子!”

萧道成被惊醒,见是当今小皇帝,忙起身整衣下拜。刘昱摇手说:“不必不必,你的小腹不错,刚好让朕试试箭法。”

说着,便令侍卫两边搀住萧道成,让他站直身体,露出肚子,然后在上面画出靶心。刘昱当即在前面拉弓,准备射箭。

萧道成忙用手遮掩小腹,说道:“老臣无罪!”刘昱身边的卫队长王天恩帮萧道成解围说:“他的肚子是很好的箭靶,但陛下只要一放箭,他就会死掉,不如用包头的箭射他,以后还可以随时找他玩乐。”

刘昱就依了王天恩的话,让人拿来包头的箭,一箭射去,正中“靶心”。刘昱扔弓大笑道:“朕的箭法如何?”王天恩连忙说:“陛下真是好箭法!”说的刘昱心花怒放,出府而去。

萧道成心想: “这次幸亏王天恩救我,才保住一条老命,但终究没有那么多的侥幸,还得赶紧想办法,才好保全自己。”从此以后,他便想废掉刘昱。

不久,宫中传出消息,说刘昱曾磨利器,想杀萧道成。萧道成急忙秘密联合校尉王敬则,令他贿赂刘昱的卫士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人,伺机行事。

夏去秋来,凉爽天已到,宋主刘昱喜欢晚上出游。七月七日这天,刘昱乘露车到台冈,与身边的侍卫比赛跳高赌技。

晚上,他叫人到新安寺偷狗,然后在昙度道人那里杀狗喝酒,喝醉后才回到仁寿殿就寝。睡前,他对护卫他的杨玉夫说:“织女渡河时,你马上叫醒我,否则我一定取你的狗头。”

等到半夜,杨玉夫和杨万年一同潜入刘昱的御榻前,见他仍在熟睡,就抽出他枕边的一把防身刀,将刘昱杀死。刘昱死时才十五岁,在位五年。后人称刘子业为前废帝,刘昱为后废帝。

刘昱死后,萧道成便以王太后的名义,召来袁璨、褚渊、刘秉三人议事。三人一口同声地说:“眼下只有萧公才能稳定大局!”萧道成提议迎立安成王刘准即位,三人皆同意。

没过多久,年仅十一岁的刘准被迎入朝堂即位,接受百官朝拜,称顺帝。即位后,顺帝改元升明元年,任命萧道成为司空,沈攸之为车骑大将军。

萧道成与沈攸之本是儿女亲家(萧女嫁沈子),可沈攸之妄想篡位,萧道成却加以防范。于是沈攸之就借口他私结党羽,杀害幼主,而率众反叛。

萧道成向顺帝刘准恳求出兵,讨伐沈攸之。顺帝当即令萧道成统率全军,屯驻新亭。萧道成派中兵参军孙同、司马刘攘、中兵参军王灵秀,带领将士分道迎击沈攸之。

在鲁山,双方大战一场,叛军纷纷投降。沈攸之转奔华容,到了栎林身边只剩下儿子沈文和。沈攸之长叹数声,然后与儿子在林中自缢而亡。

叛乱平定,太尉右长史王俭怂恿萧道成篡夺皇位,萧道成便去拜访褚渊,想得 到他的支持。褚渊起初还犹豫不决,经权衡利弊,才答应下来。

没过几天,萧道成就逼顺帝刘准禅位。可怜的小皇帝,在位只有三年,便宣诏退位。宋朝从武帝刘裕到顺帝刘准,共历四世八个国君,存在了六十年。

萧道成登上皇位,建国号为齐。他是汉朝相国萧何的第二十四世子孙,受禅后,萧道成晋封有功之臣,大赦天下,改元建元,被称齐高帝。

且说,南朝的宋、齐年间,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叫祖冲之,字文远,(公元429—500年)原籍范阳道县(今河北涞水)。他的祖上在西晋末年,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到江南。

他家是科学世家,祖上曾掌管国家的历法和将作大匠等职。在家庭环境影响下,他从小就对天文、数学和机械制造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非常刻苦。

到了青年时代,祖冲之已经享有博学的盛名,因而受到宋孝武帝刘骏的重视,被朝廷迁派到华林学省(当时的学术研究机关)去,而且被特赐房屋、车马和服饰。

祖冲之广泛搜集和阅读前人关于天文、数学方面的大量著述,却不盲目接受,坚持考核验证。他亲自动手,用圭尺精密测量日影,进行天文历法的实践。

在刘宋时期的何承天,在元嘉年间就编写了比较精确的《元嘉历》。何承天在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去世,时年七十八岁。

而此时祖冲之才不过十九岁,他发现正在通行的《元嘉历》有许多不足之处,于是便大胆地提出改革历法,在他33岁时编出了新历法。

这时,他正在南徐州从事的任上,因为这是在刘宋大明年间(公元457—464年)所编成,所以被称为《大明历》。

祖冲之的父亲叫祖朔之,祖朔之有一个好友叫巢尚之,官居中书舍人。祖朔之父子来到巢尚之的家,请求他把《大明历》呈送给皇上批准实施。

过了几天,巢尚之上朝后,将《大明历》上奏给孝武帝。孝武帝看过后,派人抄写了许多份,然后分发给大臣们讨论,看能否颁用?

朝廷内很少有人懂得历法,难以表示异同。散骑侍郎、旅贲中郎将戴法兴,他自认为懂得古今事物,说过去的历法,是古圣先贤制定,永远不能更改。于是,有些大臣也附和他。

只有巢尚之支持新历法,为了进一步说服大臣们,在八月十五日这天。巢尚之将一些文武官员请到自己家的后花园参加夜宴,祖冲之也被请来了。

席间,巢尚之对众人说:“我选择今日请大家来赴宴,是因为祖冲之的新历记载,今夜将有月蚀发生。”戴法兴仰头望望夜空,只见明月如镜,就鄙夷地说道:“这月亮不是圆圆的挂在天上吗?”

祖冲之对戴法兴说道:“你怎么没看见我《大明历》上写的是八月十五日亥时才能发生月蚀,现在时间还没到呢!”戴法兴冷笑一声:“时间到了也发生不了,收起你那本招摇撞骗的《大明历》吧!”

忽然,更夫来报:“亥时到!”众官员都仰面观天,可是月亮还是圆圆地镶嵌在天空。戴法兴嘲笑道:“怎么样,这就是祖先生所说的月蚀吗?”

话音刚落,就见天上圆圆月亮的边缘黑了一角,祖冲之高兴地跳了起来:“你们看,月蚀了!”众人仰面一看,天空中果真出现了弯弯的蚀月。戴法兴惊呆得哑口无言。

祖冲之编写了驳斥戴法兴等人的奏章《驳议》,交给巢尚之。巢尚之把八月十五日这天出现月蚀的事情,连同《驳议》奏文,上呈给了孝武帝。

孝武帝爱奇慕新,决定在次年(465年)改行新历法。不料孝武帝当年因病去世,宫廷随之发生变乱,推行《大明历》之事,因此搁浅。

太子刘子业继承皇位,戴法兴成了辅佐大臣。戴法兴为了压制祖冲之,将祖冲之贬为娄县县令。祖冲之无奈,只得带着妻儿赴任,在途中他的妻子病故。

过不多久,因戴法兴飞扬跋扈,凌驾于宋主之上,被宋主刘子业赐死。这时,朝廷才允许祖冲之辞去娄县职务,回到建康老家。

而此时,祖冲之的父亲祖朔之也已去世,祖宅大院杂草丛生,满目荒凉。祖冲之与儿子祖暅顾不上收拾,就一心搞起了研究。

后来,到了齐朝萧道成当皇帝时,齐廷让祖冲之担任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但不管在什么职位,祖冲之都没有间断过他的科学研究。

在数学方面,祖冲之与儿子祖暅写了一本数学书,叫《辍术》。内有三次方程的解法、球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和精密取求圆周率的方法等等。

这部书在唐朝被列为《十部算经》中的一部,作为唐朝国子监算学课本。曾流传到朝鲜和日本,可惜这部书在北宋中期竟失传了。

圆周率计算是祖冲之数学研究的一项伟大成果。早在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即在园内接正多边形,使边数不断增加,得出兀=3.1416,这是当时世界上的最佳数据。

祖冲之不满足于前人的成就,在刘徽的基础上继续推算,经过反复的计算,祖冲之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即:3.1415926

祖冲之还用两个分数来表示圆周率,一个是22/7,称约率;一个是335/113,称密率。到了1573年,德国的奥托才达到这个水平,比祖冲之晚了1000多年。人们把密率称为“祖率”,以资纪念。

在机械方面,祖冲之设计制造过水碓磨、指南车、千里船等。此外他还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还写有小说《述异记》,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

可惜的是,到了公元510年梁武帝萧衍当政时,《大明历》才得以推行,而这时祖冲之已离世十年了,《大明历》共使用了八十年(510—589年)。欲知后续故事,请看下册《孝文帝改革》。

来源:划过指尖的烟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