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波高中创建于民国32年(1943年),初名为武鸣私立琴泉初级中学。校址在罗波乡凤林村琴泉边,因一眼琴泉得名。校舍是原武鸣东区琴泉高级小学。琴泉初中创建前些年,武鸣县各乡普遍设立了中心校,每年高小毕业生逐渐增多,到民国26年,单春季学期的高小毕业生就有30多个
罗波高中简史(1943—1997)
◎苏俊雄 罗钦诵
(本文摘自1998年《武鸣文史资料 第10辑》)
罗波高中校址位于风景秀丽的罗波潭之滨,校园林木扶疏,草坪如茵,花果飘香,环境幽静,令人陶醉。这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罗波高中创建于民国32年(1943年),初名为武鸣私立琴泉初级中学。校址在罗波乡凤林村琴泉边,因一眼琴泉得名。校舍是原武鸣东区琴泉高级小学。琴泉初中创建前些年,武鸣县各乡普遍设立了中心校,每年高小毕业生逐渐增多,到民国26年,单春季学期的高小毕业生就有30多个班。民国27年省立武鸣初中和武鸣县立国民中学秋季招生仅两个班100名,而报名应考的高小毕业生1000多人,失学的青少年实在太多。县内有识之士,感到失学青少年之严重性,先后倡仪办高小补习班、私立中学。
民国32年,武鸣东区管理琴泉义学财产的琴泉堂,召开年例会,一方面清点财团的财产,另一方面商讨建立私立中学之事。当年的例会凡是对捐献建立琴泉义学有关的白云、马头、小陆、四塘、五塘、六塘、苞桥、天马等乡均派代表参加,这些乡所属的县参议员也参加。会议决定筹办琴泉初级中学,并选出私立琴泉初级中学董事会理事三人:韦彩云、马玉亭、黄国章,韦彩云为董事长。当时琴泉堂有田产194亩,收租谷18150公斤,时值国币79860元;铺屋三间,收铺租值国币822600元。会议决定,琴泉堂的资金,作专办琴泉初中之用。但仍感经费不足,又发动乐捐。经过一番努力,乐捐得一批可观的实物。因此,决定向政府申请备案(见附件1)。同时聘请当时任私立鸣山初中教导主任曾震南为校长。是年2月,招收新生三个班135人,学制三年。其后每年招2个班,生源主要来自东区(陆斡、两江、马头、罗波),少数来自中区,还有个别来自邻近县的考生。开设科目有:公民、国文、英语、算术、代数、几何三角、植物、动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理卫生、体育、童子军、劳作、图画、音乐。
私立琴泉初中创办后,经历日军两次入侵洗劫,学校财产被破坏,师生衣物被抢劫,琴泉堂的租谷收不上,学校办学经费十分困难,后向县政府请求救济(附件2),再经多方努力,才勉强维持。民国37年2月,学校收归县办,更名为武鸣县立第四初级中学,简称武鸣四中。
解放后,1950年在校学生5个班226人。是年9月,学校迁至陆斡街。1952年又从陆斡迁到罗波潭之滨,建新校舍。解放初期,学校每学期维持6个班规模,学生300余人。1959年校名以学校所在地命名,更名为武鸣县罗波初级中学。学校从创建至“文革”前,主要招初中生。其间1958年9月招收2个高中班,但学习一年后,即拨到武鸣高中继续学习。1966年学校有9个教学班,学生400多人。1969年9月起,学校停招初中生,只招高中生,学制二年。校名为武鸣县罗波高级中学。1981年起,学制改为三年。
1997年,罗波高中有15个教学班,学生700多人。教职工60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0人。
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233平方米,其中钢混结构教学楼1栋144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1栋1000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000册。理化实验室2间,主要教学设备有彩色电视机、放像机、示波器、精密天秤、显微镜、工程水准仪等。还建立了卫星地面接收站,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体育设施主要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300米跑道运动场。
罗波高中自创办以来,培养了100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学校在各方面取得较好成绩。解放初,学习苏联教学经验,教学管理走上正轨,教学秩序井然。三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充分利用校内农场、空地,师生自己动手,大搞种养,甘蔗、玉米、木薯,收获不少。养猪养牛,养鸡养兔等,对改善师生生活、渡过难关起了良好作用。70年代办起文具厂,主要产品罗波香糊、墨水等,远销区内外,还到广交会展销,深受用户欢迎。1974年在办沼气热潮中,学校师生自行设计,自力更生挖砌一个12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次试产成功,供气正常,解决学校部分照明、燃烧问题,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更有长足的进步。领导班子注意科学管理,教学工作运行有序,生机勃勃。“严谨、勤奋、文明、创新”的风貌正在形成。“学雷锋,创三好”活动深人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校园盆景、花带、橱窗、板报布局有序。1985至1987年连续三年评上南宁市绿化先进单位。教学方面,语文教研组开展的“导读”教学试验、“兴趣”教学试验初见成效。教师王肯章、梁伯东等所撰写的论文、著作(含与人合著)有13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语文、数学、物理、英语教研组先后荣获县级先进教研组,有10
多名青年教师获教学新秀奖。有50人次获县、市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八十年代以来,为大中专院校输送400余名新生。1990年获市级高考进步奖;1994年获县级高考率一等奖;1995年获县级高考成绩评估三等奖。学生在参加部分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或年度学科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的有30人次。语文科自治区举行的金星杯“今日师生情”征文比赛,有6人获区级奖。另外,体育运动开展活跃,学生体质良好,1987年以来,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参加县、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10余枚金牌,有11人次破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单项成绩纪录。1995年学生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有1人获三等奖,18人获优秀奖。
半个世纪来,罗波高中的毕业生在各条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如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教授刘敬诚、天津大学教授覃奇贤、武汉水利学院副教授韦兆祥、桂林味精食品总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黄剑斌,湛江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韦玉山,黑龙江建设兵团副团长曾志勇,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韦启新等曾在本校就读。
旧教学楼
(附件1):
私立琴泉初中童事会,向武鸣县政府申请备案理由:“本县东区人口稠密,基础教育发达,每年高小毕业生不下三百人,因离县城较远,无资赴县应考,以致失学者触目皆是,不能深造,殊为可惜,为协助政府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提高地方文化水准,使全县中等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附件2):
私立琴泉初中1945年秋请示“救济书”
民国33年11月至34年5月,日军清水部队盘踞本校附近杨村、韦朗、陆元等村四处劫掠。本校先后被日军洗劫三次,各人衣服被劫一空,现值冬会将届,物价涨,无衣可穿,待救济方可过冬……”
来源:思恩府驿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