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园林绿化局防治检疫处副处长潘彦平告诉记者,美国白蛾在北京一年发生3代,呈现“一代少、二代多、三代猖”的特点。近日,据监测巡查数据显示,本市即将进入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危害高峰期,相比去年发生基数高、传播扩散风险大。目前,防控工作已进入最关键、最吃紧的攻坚阶段。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9月中旬,本市将进入美国白蛾虫情高发期。为实现科学精准治理,全市重点地区共设立美国白蛾监测测报点3222个。
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全市各区通过精细化监测预警,坚持群防群治,全面开展科学治理措施,自冬春以来,完成了阶段性防控目标,未发生重大灾情。
市园林绿化局防治检疫处副处长潘彦平告诉记者,美国白蛾在北京一年发生3代,呈现“一代少、二代多、三代猖”的特点。近日,据监测巡查数据显示,本市即将进入第三代美国白蛾幼虫危害高峰期,相比去年发生基数高、传播扩散风险大。目前,防控工作已进入最关键、最吃紧的攻坚阶段。
为实现科学精准治理,全市重点地区共设立美国白蛾监测测报点3222个,其中国家级3个、市级145个,区级3074个。在强化人工巡查基础上,创新应用物联网监测设备42台,实现数据实时回传。目前全市已组建市、区、街乡共109支应急队伍,配备近400台设备和足量药剂,确保接到虫情后就近响应。
今年,全市共监测巡查86.47万公里,发现网幕3.93万株、释放周氏啮小蜂37.31亿头,已完成403架次飞机防治作业任务,预防控制面积61.95万亩次。防控工作累计出动11.31万人次、车辆43525台次,美国白蛾防治作业面积413.57万亩,完成了阶段性防控目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