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大范围紫菜养殖会影响海洋生态吗?海砂开采越界将面临哪些处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02:58 1

摘要:由江苏省委改革办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联合策划的江苏首档大型政策解读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9月9日晚8点在江苏新闻频道播出“海事司法与行政执法 ‘最强CP’联动护航”。

由江苏省委改革办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联合策划的江苏首档大型政策解读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9月9日晚8点在江苏新闻频道播出“海事司法与行政执法 ‘最强CP’联动护航”。

我国是海洋大国

“蓝色国土”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

海运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

江苏通江达海

海上的事肯定少不了

过往船舶往长江乱扔垃圾、非法排污

如何来管?

海边大范围紫菜养殖

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吗?

海砂开采越界

将会面临哪些处罚?

船企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

如何实现重整?

针对这些问题,本期《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邀请到相关嘉宾为你答疑解惑。

李亚林南京海事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胡 斐江苏海事局法规规范处处长

徐 一 南京海事法院海事审判庭副庭长

video

南京海事法院

你了解多少?

南京海事法院党组副书记 李亚林:

南京海事法院是江苏省境内的海事海商案件的审判机关,主要处理海事侵权纠纷、海商合同纠纷、海洋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关纠纷、海事行政和海事特别程序等案件 。

video

南京海事法院是处理海事海商案件的一个专门法院,和其他地方法院在管辖范围、职能和设立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国家还存在的专门法院比如有知识产权法院、金融法院、军事法院等等。像海事局就属于行政机构,和我们的职责是有不同的。

海事局“三保一维护”职责

江苏海事局法规规范处处长 胡斐:

江苏海事局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职责就是依法履行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以及维护国家海上主权,简称就是“三保一维护”。同时还承担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的日常工作。

“四方协作”

开启法治协作常态化

2020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当天,南京海事法院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与省交通运输厅、江苏海事局、连云港海事局三个单位签订了《江苏海事行政执法和司法战略合作备忘录》,形成了“四方协作”的模式。这也推动了海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实现沟通交流的立体化、信息共享的制度化、纠纷化解的协同化、执法协作的常态化。

升级“1+10”模式

构建协作共治新格局

video

现在,这个联盟的 “朋友圈”也在不断地拓宽。江苏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兼具江河湖海的省份,海事管辖点多线长面广,“九龙治水”的海事治理现状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在2021年7月11日,我们又从“四方协作”拓展到了“1+10”模式,新增了公安部长江航运公安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江苏海警局,进一步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高效率的协作格局。

video

海事协作机制

从个案突破到系统治理

自从建立协作机制以来,我们紧密的合作,也相互的支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也取得诸多的成效。像“江东货558”轮沉船打捞的案例,就是依托海事司法与执法协作机制,来破解历史遗留难题的生动体现。除此之外,我们还联合打造船舶司法扣押基地,集中管理被扣押船舶,破解了看管难题,提升扣押效率和规范性;同时,还深化水上交通安全共享共治,合力破解了“三无”船舶清理整治难题,“三无”船舶实现历史性清零,联动打击非法采砂、内河船舶涉海运输等突出违法行为,一批顽瘴痼疾得到了整治清理,一批重大风险也是得到了有效管控,辖区整体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船舶污染治理

“一零两全四免费”

video

从2019年开始,江苏海事局针对船舶非法排污的重大风险,以“内河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处置及监管难”这一长期困扰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难题为突破口,创新实施“一零两全四免费”机制。所谓“一零两全四免费”,就是船舶污染物零排放、全覆盖、全接收,所有船舶水污染物要做到“船上存储、交岸处置”。这个理念应该说也是深入人心。目前在江苏段520个码头、36个锚地、29个临时停泊区和所有水上服务区都已经具备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免费接收能力。船舶在锚泊作业过程中,如果有污染物要交付,通过信息化系统预约,就会有污染物接收船到船舶上进行定时定点接收。这两年,长江江苏段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接受量同比都大幅度增长。可以说实现了应收尽收,应交尽交。同时我们也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守护海洋生态环境。应该说近年来,我们船舶非法排污的行为已经大幅的减少。

当然了,如果说确实有一些非法排污行为发生了,我们也能够通过信息化监控,通过巡查,包括群众举报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制止。也欢迎广大的市民朋友们和船民朋友,通过400-80-12395电话,及时向我们举报一些非法排污的线索,我们也将第一时间进行查处。对于发现的一些比较严重的船舶非法排污行为,还将联合海事法院一起,追究违法责任。

“一退一进”促紫菜养殖转型

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李亮:

紫菜养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我市从近年起实施“一退一进”策略,逐步减少近岸紫菜养殖,向深水海域转移。因而紫菜养殖过程,必须遵守海域使用、科学管理和技术措施,盲目扩大紫菜面积、无序养殖,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业造成影响。

比如,为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秩序,2018年,连云港就组织开展了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在高公岛南倾倒区海域集中查处了59宗紫菜养殖非法占用海域案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对59位当事人分别作出了“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尽管当事人都在法定期限内缴纳了罚款,但都没有履行“退还非法占用的海域,恢复海域原状”的法律义务。后来,我们与南京海事法院、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积极沟通对接,启动行政案件处理协作机制,会同连云区政府共同制定非法养殖案件强制执行行动方案。执行法官现场监督指导,除了确认强制执行面积和筏架数量,还在现场协调养殖户之间利益,用司法服务赢得理解,严格执法产生威严。这是协作护航海洋资源的一个真实案例。

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司法联动

效能不断提升

南京海事法院海事审判庭副庭长 徐一:

南京海事法院履职以来,与上海、宁波、厦门海事法院签署了《共同保护东海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框架协议》,不断提升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司法联动效能。已妥善审理涉海域使用权、海洋资源开发等环境保护类案件581件。在海事行政审判中依法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妥善调处80余起“退渔还湿”行政强制及行政赔偿案件,清退湿地面积3万余亩,对59起非法占用海域案件裁定强制执行,用时10天即清退非法养殖面积近4500亩,有力推动近海环境保护。

video

船企面临破产?

别慌!多方联动来重整

南京海事法院在处理民营造船企业重整方面是有一定经验的,会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重整模式,如预重整、关联企业合并重整等。同时,也会同政府、还有金融机构多方联动,帮助企业盘活资金、盘活资产,实现重整。比如,泰州口岸船舶公司也曾因资金链断裂陷入过困境,南京海事法院就创造性地采取先行交船、先行支付资金的方式,帮助企业成功地获得了重整,实现了重生。

海砂开采有规定

违法必罚守底线

南京海事法院海事审判庭副庭长 徐一:海砂,是重要的一种海洋矿产资源,无序开采不仅会造成矿产资源流失,还会影响到海底生物群落稳定。因此海砂开采,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首先,企业必须具有一定开采资质,也必须要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开采,整个开采和运输的过程需要全程进行监管。需要提醒的是,任何非法开采都将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可以说代价是非常大的。

有一个案例,2024年3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南京海事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海上非法采砂并运输至江苏进行售卖的案件。当庭判决盗采海砂的两名被告人犯非法采矿罪,并将海砂拍卖的溢价部分作为生态修复金,用于海洋生态环境修复。该案办理过程中,南京海事法院与江苏海警局进行了充分协同合作。为了保障定性的准确,还有证据的充分,南京海事法院先后多次前往灌云工作站,查看卷宗,指导海警部门规范取证,这起案件既是打击非法采砂的典型案例,也是江苏海事司法与行政执法协调合作的典型案例。

video

打通壁垒

“1+10”迸发聚变效应

“1+10”机制从运行到现在越来越成熟。一开始,各个部门之间确实存在一些沟通不畅的问题,毕竟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和职责范围。但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从“船舶司法扣押”到深化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再到法治护航“水运江苏”建设。每年711中国航海日,都会聚焦一个主题,召开协作推进会,这个主题也是贯穿下一个周期的工作重点。现在,大家协作起来越来越默契,效果也越来越好。可以说是达到了“1+10>11”的效果。

法治协同

护航“蓝色”新图景

今年的主题是法治护航“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这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有关“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的重要抓手,我们将联合推出系列的工作举措,协同护航蓝色经济和绿色生态。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上官卉子

来源:流浪石头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