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步,故我存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08:00 1

摘要:若干年前,我就已经读过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那时我尚未开始跑步。读完全书后,书中的内容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淡去。但村上春树的“跑步小说家”这一特殊身份却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张鑫

南海出版社2009年出版

若干年前,我就已经读过村上春树的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那时我尚未开始跑步。读完全书后,书中的内容随着时光的流逝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淡去。但村上春树的“跑步小说家”这一特殊身份却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去年夏天,我也开始跑步。当然并不是说在此之前我从未跑步,而是说从去年夏天我开始有计划地频繁跑步。今年春天,我加大了自己的跑量。渐渐地,因为跑步我认识了一些朋友,大家偶尔约着一起去奥森公园跑步。我的运动量越来越大,前不久我刚在奥森完成了人生的首次半马。如今我正在为首次全马做准备。

“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当跑步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跑步这件事对于我的意义。前一阵,我走进图书馆的文学阅览室,按照索书号找到了村上春树的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想重新阅读村上对于跑步这件事的思考。书籍的外皮已经发黄,纸张也已残破,想必已被无数人捧在手中仔细阅读,不知他们读后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这本书是村上谈论自己跑步的一些文章的合集,其中详细叙述了自己开始跑步的原因、循序渐进的运动量、跑步给自己带来的身体上的变化以及精神状态的改观。因为有了跑步的习惯,我再看这些文字时,自然能达到和村上的共情。这本书并不是在谈论跑步的方法和保持健康的习惯,而是村上对于自己跑步生涯的真实记录。或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跑步这项最普通的运动有什么谈论的价值?但正如毛姆说的那样,“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种类似观念的东西来”。村上在书中以真诚的态度所分享的关于跑步的思考恰恰印证了毛姆的这一观点。

村上从33岁的时候开始“认真地”跑步,这件事和他开始成为一名职业小说家大概同时发生。由于每天都要伏案写作,村上感觉到自己体力下降,身体变差,于是他开始把跑步作为日常运动的重要方式。此后,跑步就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成为村上的日常生活。很多人佩服村上坚持跑步的毅力,但是在他看来,每天跑步和意志力的强弱并没有多大关联。他之所以坚持跑步二十年,是因为跑步合乎自己的性情,跑步时他不会感到痛苦,喜欢的事情当然可以轻松地坚持下去。我对村上的这一看法深表赞同,在我看来,长跑是一项可以让人变得轻松愉悦的运动。如果几天不跑步,我甚至会感到不舒服。恰如村上所言,“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让村上的身体和精神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

“我是一架机器,无需感觉,唯有向前奔跑”

作为一位职业小说家,村上几乎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用来写作。而在他看来,写作和跑步在一些方面很相似。比如,跑步本身所带来的愉悦最为重要,而成绩、胜负并不重要。写作也是如此,书籍的销量、得奖与否、评论的好坏,这些看似重要的东西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写出来的文字能否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写小说的动机在于自身内部,而不应该向外部寻求。只要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一丁点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村上甚至从跑步中感悟到了写小说的方法。跑步对村上而言就是生命线,不会因为忙碌而中断。小说写作同样如此,必须珍惜时间、见缝插针,只要有时间就要孜孜不倦地打磨作品。每天坐在书桌前,村上会刻意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让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身体系统,一点点提升极限值。这和每天坚持慢跑,强化肌肉,塑造体型是非常相似的。和许多跑友一样,村上认为每天跑步的目的并不在于渴求高寿的人生,而在于让自己的生命可以有效地燃烧,这其实也是写作的意义。我想,不仅是跑步、写作,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其意义不在于外在的功利目的,而在于丰盈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生命可以肆意起舞、饱满绽放。

书中村上还讲述了自己人生中比较重要的几次跑马拉松的经历。2005年9月,村上在盛夏时分的雅典跑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马拉松。当跑到30公里时,他的双脚开始痉挛,颤抖不已,无法继续完成剩余的里程。这次的失败也让他明白了加大运动量的重要性。在所有村上讲述的跑马拉松的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跑超级马拉松的经历。超级马拉松的难度远高于常规马拉松,其里程为100公里。村上曾经有一次从清晨一直跑到傍晚,才跑完了100公里的赛程。他在文章中详细记录了自己的这次经历。在前42公里时,他按照往常的速度默默奔跑。在接近50公里处,他腿上的肌肉开始变硬,身体开始脱水,意志开始动摇。跑到55公里时,他的双腿渐渐失控,身体各个部位都开始疼痛。但最后村上还是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跑完了剩下的路程。他暗示自己:“我不是人,是一架机器,无需感觉,唯有向前奔跑。”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让人钦佩。

“作家(兼跑者),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

村上不仅跑马拉松,还参加铁人三项的比赛。该书的最后一篇文章讲述了他参加铁人三项比赛的经历。游泳、骑车、跑步,每一项运动都是对身体和意志的巨大考验,但对参与这些运动的运动员来说,他们感受到的不是折磨,而是乐在其中,村上也同样如此。尽管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可能来源于身体上的巨大痛苦,但就像村上说的:“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才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部分”;“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含于行为之中的流动性的东西”。我想,这种“流动性的东西”是生活的百般体验,是克服困难之后的精神满足,也是在种种磨难之后所达成的不屈的意志。

在全书的最后,村上说,如果自己可以提前撰写墓志铭,他愿意这么写:“村上春树,作家(兼跑者),1949-20xx,他至少是跑到了最后”。从这个墓志铭中,我们也可以理解跑步对于村上的重要意义。跑步对他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而是一种认识世界、体验生活、感悟哲理的特殊方式。套用哲学家笛卡尔的一句经典名言,对于村上而言,“我跑步,故我存在”。村上对跑步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独特洞见,也是这本书所带给我的深刻启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