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里的守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06:41 1

摘要:小时候,父亲经常外出干活,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侍弄菜园的担子全由母亲挑着。母亲身材娇小,做事却风风火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家里有三块菜园,村里人都以为母亲顾不过来,可母亲不仅种好家里的菜园,谁家忙,她还会搭把手。春夏秋冬,母亲会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习性与之相适应

转自:河北日报

菜园里的守望

□向湘龙

从农村搬到城里,最让母亲割舍不下的,就是老家的菜园。每次老家来人,她总会问起以前自己种的菜园是否荒废。听说一直有人种着,母亲就会感到特别欣慰。

儿时的农村,大多数人家生计全靠田地。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

小时候,父亲经常外出干活,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侍弄菜园的担子全由母亲挑着。母亲身材娇小,做事却风风火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家里有三块菜园,村里人都以为母亲顾不过来,可母亲不仅种好家里的菜园,谁家忙,她还会搭把手。春夏秋冬,母亲会根据不同季节,选择习性与之相适应的蔬菜品种种植。春天适合种植喜温的蔬菜,夏天宜种耐高温的品种,秋冬两季则挑选耐寒的蔬菜。茄子、番茄、豆角、丝瓜、苦瓜、萝卜、白菜……家里饭桌上的时令菜,从没断过档。

清晨,我和兄长揉着眼睛起床时,母亲早已去菜园干活了。堂屋里的饭桌上,摆着她为我们做好的早餐。上学的路上会路过家里的菜园,远远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她有时拿着瓢给菜苗浇水施肥,有时蹲在地里拔除杂草。在母亲的管理下,菜园整洁有序。菜苗迎着晨光,奋力生长,风吹过,菜园里满是蔬菜嫩叶的清香。

村里的孩子都爱吃菜园里的黄瓜,清甜脆口,嚼着比水果还过瘾,我和兄长也不例外。母亲特意种了一片,到了夏天,每次放学,我和兄长就直奔菜园,扒开层层绿叶找黄瓜。摸到一根皮色泛黄的,轻轻一扭,顾不上擦,边走边啃,汁水顺着嘴角流,感觉很是惬意。

那时,爷爷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平时特别喜欢南瓜的香甜软糯。菜园里,除了日常蔬菜,奶奶每年都忘不了种南瓜。南瓜对土壤要求不高,贫瘠地块也能生长,而且耐旱,不像有些蔬菜那么娇气,需要频繁浇水。村民一般随手播下种子,不用怎么管理,它也能结出几个圆滚滚的南瓜。但奶奶不一样,一有空就往菜园跑,浇水、施肥毫不含糊。在她看来,在地里多下一分力,收成就会好一分。果然,我们每次去菜园,都能看到奶奶种的南瓜藤蔓比别人家的爬得远,叶子格外茂密。南瓜开花坐果后,奶奶去菜园就更勤了,又是浇水,又是追肥,圆溜溜的小南瓜就像吹气球一样,一天一个样。

到了收获季节,一个个大南瓜沉甸甸的。母亲总会去帮奶奶采收,我和兄长也欢欣雀跃地跟在后面。把南瓜送到爷爷家,他咧嘴笑着说:“长得真结实。”奶奶忙说:“今年的南瓜还争气,结得多,个头也大。”把功劳都归给南瓜本身。

三婶家里孩子多,为了够吃,每次种菜,都会多种些产量高的品种。幼时印象里,三婶最爱种豇豆。豇豆长苗后,三婶就背一大捆细竹竿到菜园搭篱架,让藤蔓攀爬。这个时候,母亲总会过去帮忙。篱架搭好后,“聪明”的豇豆苗就拼足劲爬上竹竿,向四处散开,以便通风透光。没过几天,菜园里的篱架就藤蔓缠绕,绿叶争先恐后地舒展。当花儿悄悄绽放时,蜜蜂、蝴蝶飞来,在花朵上欢快起舞。伴着这欢快的节奏,豇豆荚快速生长。几场雨后,豇豆荚越发翠绿,可以陆续采摘了。

隔三岔五,三婶就背着一背篓豇豆回家。刚采摘的豇豆,三婶清洗后去头尾,掰成小段,加少许盐焯水,再浇上用热锅冷油爆香的蒜末,大火翻炒出锅。一盘喷香的清炒豇豆端上桌,孩子们馋得直流口水。除了清炒,三婶还会用坛子腌制肉质细腻、纤维少的白豇豆,想吃的时候捞一些出来,和辣椒一起炒,口感酸脆;纤维紧实的青架豇豆则晒干储存,炒菜、炖汤都特别下饭。

如今,母亲年岁已高,可对菜园的热爱却从未减退。她在阳台摆满花盆种菜,看着菜苗长大,脸上满是幸福。那些蓬勃生长的绿意,却总让我回想起那些在菜园里忙碌的身影,亲切而温馨。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