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水顺着青瓦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程文远站在县衙二堂的廊下,望着院中被雨水打湿的桂花树,眉头紧锁。他手中捏着一份案卷,纸张已被他攥出了褶皱。
雨水顺着青瓦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程文远站在县衙二堂的廊下,望着院中被雨水打湿的桂花树,眉头紧锁。他手中捏着一份案卷,纸张已被他攥出了褶皱。
"大人,犯人已经押到堂下了。"师爷李德全撑着油纸伞匆匆走来,低声禀报。
程文远点点头,将案卷收入袖中:"走吧,升堂。"
大堂之上,衙役们手持水火棍分列两侧,肃杀之气弥漫。程文远整了整官服,在案桌后落座。惊堂木一拍,堂下立刻安静下来。
"带犯人柳氏上堂!"
随着一声吆喝,两名衙役押着一个身着素白囚衣的女子走上堂来。女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虽蓬头垢面,却掩不住清秀的面容。她步履蹒跚,手腕和脚踝上的镣铐随着走动发出刺耳的声响。
程文远注视着这个被指控与奸夫合谋杀夫的女人——柳如眉。按照案卷记载,三日前,邻居听见张家院内传出争吵声,随后发现张家主人张德福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把剪刀。柳如眉当时浑身是血,呆立在尸体旁,手中还握着凶器。
"柳氏,你可知罪?"程文远沉声问道。
柳如眉抬起头,眼神空洞,嘴角却浮现出一丝诡异的微笑:"民妇知罪,请大人明断。"
这反应出乎程文远的意料。通常犯人要么喊冤,要么求饶,哪有这样平静认罪的?他翻开案卷,再次审视证据:凶器上有柳如眉的指纹,邻居作证听见她与丈夫争吵,她身上有喷溅状血迹,且案发后没有逃跑。
证据确凿,这案子本该简单明了。但程文远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柳氏,你为何杀害亲夫?"程文远追问道。
柳如眉垂下眼帘:"民妇与西街药铺的伙计王二有染,被夫君发现,一时情急..."
"胡说!"程文远突然拍案而起,"那王二早在半年前就已离县返乡,如何与你通奸?"
堂下一片哗然。柳如眉身体微微一颤,却仍低着头不说话。
程文远眯起眼睛。这案子果然有问题。他转向师爷:"李师爷,带柳氏下去,好生看管。本官要亲自验尸。"
停尸房内阴冷潮湿,空气中弥漫着石灰和草药的味道。张德福的尸体被白布覆盖,静静躺在木板上。程文远示意仵作掀开白布,一具中年男子的尸体显露出来。
"大人,死者胸前有一处致命伤,系剪刀刺入心脏所致。"仵作指着尸体胸口的伤口说道。
程文远戴上手套,仔细检查尸体。张德福面色青紫,嘴唇发黑,这不像单纯失血过多的症状。他掰开死者的嘴,发现牙龈上有黑色线条。
"中毒?"程文远皱眉问道。
仵作一愣,连忙凑近查看:"大人明鉴,小的疏忽了。确实有中毒迹象。"
程文远继续检查,发现死者手腕和脚踝有细微的捆绑痕迹,指甲缝里有些红色物质。他小心地刮下一些,放在白纸上观察。
"这是...朱砂?"程文远捻了捻红色粉末,"衙门里常用的那种。"
仵作脸色大变:"大人,这..."
程文远没有回答,继续检查尸体。当他翻动尸体时,发现背部有大片淤青,像是被棍棒击打过。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通奸杀人案。"程文远喃喃自语,"死者先被下毒,又被捆绑拷打,最后才被刺死。柳如眉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做到这些?"
回到书房,程文远命人取来张德福的全部资料。烛光下,他仔细翻阅着这些泛黄的纸张。张德福,四十有五,经营一家绸缎庄,家道殷实。二十年前从邻县搬来,此前经历不详。
"二十年前..."程文远突然想起什么,急忙翻出县志。在二十年前的记录中,他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柳明远,本县富商,一家五口在一夜之间被灭门,只有小女儿下落不明。而经办此案的,正是当时的县尉赵世杰,如今的知府大人。
程文远的手指微微发抖。柳如眉...柳明远...难道?
他连夜提审柳如眉。牢房中,柳如眉依然平静得出奇,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柳明远是你什么人?"程文远直截了当地问。
柳如眉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又恢复平静:"民妇不认识什么柳明远。"
"二十年前,柳家满门被杀,只有小女儿柳如眉失踪。"程文远紧盯着她的眼睛,"你今年二十六岁,时间正好对得上。"
柳如眉的嘴唇开始颤抖,眼中的泪水终于滚落:"大人既已知道,又何必再问?"
"张德福参与了当年的灭门案,是不是?"程文远追问。
柳如眉沉默良久,终于点头:"他是其中一个。当年他们五人,为了我家的传家宝和绸缎庄,趁夜杀人。我躲在衣柜里,亲眼看见他们..."她的声音哽咽,"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他们。"
程文远倒吸一口冷气:"所以你不是通奸杀人,而是复仇?"
"不!"柳如眉突然激动起来,"我没有杀他!我找到他时,他已经被人绑在椅子上,奄奄一息。我拿起剪刀,只是想问他其他人的下落,可他突然扑过来...剪刀就..."
程文远眉头紧锁:"那是谁折磨他的?"
柳如眉摇头:"我不知道。我到的时候,屋里已经没人了。"
回到衙门,程文远彻夜难眠。次日一早,他派心腹秘密调查张德福死前几日的行踪。回报令人震惊:张德福死前曾去过知府衙门,而且神色慌张。
正当程文远思索其中关联时,知府赵世杰的密信送到了他手上。信中,赵世杰"关切"地询问此案进展,并暗示证据确凿,应速速结案,将柳氏问斩以儆效尤。
程文远的手紧紧攥着信纸。现在一切都明白了——赵世杰就是当年灭门案的主谋,如今发现柳如眉在追查凶手,便先下手为强除掉张德福,再嫁祸给柳如眉。
"大人,接下来怎么办?"李师爷忧心忡忡地问。
程文远站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棵被雨水洗刷过的桂花树。二十年前的冤案,如今的构陷,权力与正义的较量。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选择,不仅关系到一个无辜女子的性命,更关系到一桩尘封多年的灭门惨案能否昭雪。
"备轿,"程文远转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要去拜访按察使大人。"
程文远站在按察使司衙门外,手中的状纸已被汗水浸湿。他已在门外等候了两个时辰,终于看到林大人的贴身随从走了出来。
"程大人,林大人请您进去。"
书房内,按察使林大人正在翻阅程文远呈上的证据。烛光下,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臣眉头紧锁,手指不时轻叩桌面。
"程县令,你可知你指控的是何人?"林大人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赵世杰乃四品知府,周德海是邻县县丞,钱万贯更是本省有名的富商。"
程文远深深一揖:"下官明白此事重大,但柳家五口惨死,如今唯一的幸存者又被构陷,若不能伸张正义,下官愧对这身官服。"
林大人凝视着程文远年轻而坚定的面容,缓缓点头:"二十年前,我刚到任此地,就听闻柳家灭门惨案。当时就觉得蹊跷,却苦无线索。"他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案卷,"这是我私下保存的当年案卷,与赵世杰上报的版本大不相同。"
程文远接过案卷,只见上面详细记载了柳家五口被杀的惨状——柳明远被乱刀砍死,夫人悬梁自尽,三个孩子中两个被活活烧死,只有小女儿柳如眉下落不明。
"据我当年调查,"林大人低声道,"柳家有一方祖传的'清正印',据说是前朝皇帝赐予柳家先祖的,可辨忠奸,能镇贪腐。案发后,这方印失踪了。"
程文远心头一震:"所以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不错。"林大人点头,"赵世杰当年只是个小小县尉,如何能在短短数年内升至知府?我怀疑他便是用这方印打通了关节。"
程文远思索片刻,突然想起一事:"大人,柳如眉曾提到当年有五人参与灭门。如今已知张德福已死,赵世杰是主谋,剩下三人..."
"我已有眉目。"林大人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县丞周德海、富商钱万贯、镖师马三刀。这三人当年都与赵世杰过从甚密,案发后却突然暴富。"
程文远眼中闪过锐光:"大人,下官有一计..."
三日后,县衙大堂重开,审理柳如眉"通奸杀夫"一案。不同的是,这次堂上多了按察使林大人,而知府赵世杰也被"请"来听审。
程文远一拍惊堂木:"带犯人柳氏上堂!"
柳如眉戴着镣铐走上堂来,目光扫过堂上众人,在看到赵世杰时,眼中闪过一丝刻骨恨意。
"柳氏,"程文远高声道,"本官已查明,你并非柳如眉,而是柳明远之女柳如雪,当年灭门案中失踪的小女儿,是与不是?"
堂下一片哗然。赵世杰猛地站起:"程县令,休得胡言!"
林大人冷冷开口:"赵大人,请自重。此案本官亲自督办,你若有异议,可上书朝廷。"
赵世杰脸色铁青地坐下,手指紧紧攥着扶手。
柳如眉——实为柳如雪——抬起头,泪水已流满面颊:"民妇确是柳如雪。二十年前那夜,我躲在衣柜里,亲眼看见这五人杀我全家..."她颤抖的手指直指赵世杰,"就是他带的头!"
程文远点头:"传证人王二上堂!"
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走上堂来,正是被柳如眉谎称"奸夫"的药铺伙计。他跪地禀报:"大人,小的半年前确实离县,但离县前曾为张德福送过药。那日他酒后吐露,说自己二十年前做下一桩大案,如今同伙要杀他灭口..."
赵世杰猛地站起:"血口喷人!"
程文远不慌不忙:"传第二证人——马三刀!"
一个满脸刀疤的彪形大汉被衙役押上堂来。赵世杰一见此人,脸色顿时惨白。
马三刀跪地磕头:"大人饶命!小人当年受赵世杰指使,参与柳家灭门。这些年小人一直良心不安,如今愿意招供!"
他详细供述了当年五人如何密谋:赵世杰为得"清正印"升官发财,张德福贪图柳家绸缎庄,钱万贯想吞并柳家生意,周德海和马三刀则各得重金。那夜他们杀人后,却找不到那方传说中的宝印,只得分了柳家的浮财。
"后来呢?"程文远追问。
马三刀偷瞄了一眼赵世杰:"这些年赵大人步步高升,却对我们越来越苛刻。上月他突然召集我们,说柳家女儿还活着,要我们找出她灭口。张德福害怕了,说要自首,结果..."
"结果就被你们杀了,再嫁祸给柳如雪?"程文远冷笑。
"不!"马三刀连连摇头,"是赵大人亲自动的手!他给张德福下了毒,又命我们用刑逼问宝印下落。后来听到柳姑娘回来的动静,我们就躲了起来..."
堂下百姓闻言,无不义愤填膺。赵世杰面如死灰,突然暴起欲逃,被衙役当场按住。
程文远一拍惊堂木:"传周德海、钱万贯上堂!"
原来林大人早已派人将二人缉拿。面对马三刀的指证和程文远出示的证据,二人很快崩溃,供认不讳。
最令人震惊的是,钱万贯从怀中掏出一方古印:"大人,这就是'清正印'!当年赵世杰以为我们没找到,其实是被我私藏了..."
程文远接过那方温润如玉的古印,只见上面刻着"清正廉明"四个古朴的大字。他忽然明白为何赵世杰如此渴望得到它——这方印代表着一种他永远无法企及的品格。
案件真相大白。赵世杰、周德海、钱万贯、马三刀四人被判斩立决,张德福虽已死,仍被戮尸示众。柳如雪沉冤得雪,当堂释放。
退堂后,柳如雪跪在程文远面前泣不成声:"多谢大人为小女子全家伸冤..."
程文远连忙扶起她:"柳姑娘请起。本官只是尽了分内之责。"他将"清正印"递给她,"这是你家的传家宝,现在物归原主。"
柳如雪却摇头推回:"大人,这方印在我家尘封多年,不如交给真正清正廉明之人,方能发挥它的价值。"
一个月后,程文远升任知府。赴任那天,柳如雪前来送行,将一方绣着桂花的帕子递给他:"大人保重。"
程文远珍重地收起帕子,看着眼前这个坚强的女子:"柳姑娘今后有何打算?"
柳如雪望向远方,眼中终于有了光亮:"二十年的仇恨已了,我想去看看父母从未带我看过的山河。"
马车渐行渐远,程文远摸出袖中的"清正印",阳光下,那四个字熠熠生辉——清正廉明。他知道,这不仅是印文,更是一生的承诺。
来源:如意讲民间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