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原则同意有关实施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原则同意有关实施方案。
这标志着重庆加快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迈出关键一步,为打造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提供“重庆方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此次改革试点是深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试点地区范围广、要素领域覆盖全、试点举措任务实、全国示范意义强等特点。
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江表示,重庆试点“含金量”十足,主要体现在“三个全覆盖”。
一是全国唯一的省域全覆盖试点地区,其他试点省市均为部分区域、都市圈、城市群。
二是全覆盖7类要素领域,既包括数据、环境等新型要素,又涵盖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等传统要素。
三是全覆盖我市10个要素交易平台,包括: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中国·重庆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重庆股份转让中心、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庆科技要素交易中心、西部数据交易中心、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庆电力交易中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记者了解到,具体来看,重庆获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将围绕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推动资本要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等领域持续发力。
朱江表示,下一步,重庆将用好综合改革试点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重庆拥有全要素交易平台的基础优势,有序推动各项试点落地见效,促进各类要素有机融合、协同配置,探索形成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专家解读
重庆获批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何意义
重庆作为全国唯一的省域全覆盖试点地区,将立足改革实践基础和要素资源禀赋,深入开展首创性、前瞻性、差异化改革,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增添新动力。对此,5位专家进行了深入解读。
加快打造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展现重庆担当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经济咨询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苟文峰表示,这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近年来重庆改革实践的充分肯定,更赋予了重庆为全国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下一步,重庆应当用好用足改革试点机遇,聚焦打造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健全要素产权、交易、价格、监管等市场制度规则,进一步破除制约要素高效配置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类要素协同高效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进一步提升新型要素配置效率,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探索重庆路径
重庆社科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康庄表示,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重庆在数据要素领域具备很好的改革试点基础。
近年来,以数字重庆建设为牵引,重庆因地制宜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市场化交易机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例如: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探索建立全链条数据交易体系,落地全国首笔数据资产抵押贷款;数智赋能打造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土地要素“云上选”,土地市场化交易额累计突破千亿。重庆获批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利于探索完善新型要素市场制度规则,带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集聚,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深化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实践
重庆大学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陈升认为,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建立了地票制度、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一批改革成果。国务院部署在重庆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试点,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迭代升级版,有利于巩固拓展前期改革成果,在更大范围推动城乡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双向流动,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与成都均获批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向成渝地区集聚,为打造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第四级”提供新的动力源。
加快释放资源环境市场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重庆方案
市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伏虎认为,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这次国家赋予重庆要素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除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外,还赋予了资源环境要素相关试点任务,有利于加强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顶层设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稳定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预期,引导资源环境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促进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重庆拥有西部唯一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当深化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环境要素市场化交易,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加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充分发挥重庆全要素交易平台优势,为全国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提供重庆经验
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田庆刚表示,从布局范围看,重庆是全国唯一的省域全覆盖试点地区,其他试点地区均为省域部分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从试点任务看,重庆是全覆盖所有要素领域。通过改革试点有利于发挥重庆拥有全要素交易平台的基础优势,创新完善要素产权、市场化定价、交易结算等制度体系,实现要素配置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应发挥全国唯一省域全覆盖试点优势,着力推动各类要素有机融合、协同配置,打造全国性要素市场化交易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形成更多“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