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民健康素养从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育儿补贴填报人数已经超过80%,填报程序便捷高效;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有8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9月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
居民健康素养从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育儿补贴填报人数已经超过80%,填报程序便捷高效;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有8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9月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水平、可及性、公平性都得到了持续改善和提升,特别是人民群众所看重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持续地改善。
雷海潮介绍说,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
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覆盖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服务能力、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15种疾病的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用预防方式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居民健康,减少传染病风险。居民健康素养从2020年的23.2%提升到2024年的31.9%,可以说,群众喜欢卫生健康知识、学习卫生健康知识并付诸行动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同时,持续推进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推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服务可及性、服务水平都得到提高。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已经达到了109万所,超过9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卫生服务人力资源也在不断扩增,到去年年底已达到1578万。此外,在服务过程中注意服务效率的提升,大量开展微创手术、日间手术,很多患者可以在24小时内、不用多住院就可以完成手术治疗。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有8个省份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如果从历史对比来看,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比2020年提高了1.1岁。
雷海潮表示,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的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开展医疗巡回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高水平三级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成立了82支国家巡回医疗队,在全国各地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其目的就是要把巡回医疗服务覆盖所有的资源薄弱县,让老百姓尽可能就近得到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医疗卫生服务。
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工作目标,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全国有338个地市(州、盟)互认医学检查化学项目超过200项,县域医学影像、心电等资源共享中心及中心药房已经普遍建立。2024年,全国双向转诊的医疗人次数达到3600万,比2020年增加了46%,群众上下转诊更加便利。
雷海潮介绍说,互联网医院在全国已发展到3756所,目前居民患者可以通过点手机的方式获得互联网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去年互联网医院开展的诊疗人次达到1.3亿,极大方便了百姓看病就诊需求。有4000多家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上门护理服务项目,项目内容多达60多项。
“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加大了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力度。”雷海潮说,目前99.5%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和98.4%二级公立综合医院都已经能够提供儿科医疗服务。到今年底,所有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医疗服务。
另外,从今年初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了“12356”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在全国的普及,到今年5月1日,每个地市都能够通过“12356”心理援助热线面向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方面的服务。
着力推动健康老龄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一老一小”是民生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老年人和儿童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表示,对于这两个重点人群,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动健康老龄化,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让“夕阳”更暖、让“朝阳”更艳。
郭燕红介绍,目前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约1.4亿人次健康管理服务。2025年,在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中增加了胸部数字X线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提供认知功能初筛检查,推进根据老年人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提供分级分类的健康服务。
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全国城乡0~6岁儿童提供健康检查和指导,每年服务儿童约8000万名。针对儿童“小眼镜”突出问题,已对0~6岁儿童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2024年这项工作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4%。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还积极推动包括无烟学校在内的无烟环境建设,加强科普宣传。经过努力,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和吸烟率均呈下降趋势。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多项生育支持政策,如发放育儿补贴等,很多家庭感叹政策利好。郭燕红表示,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是一项“投资于人”的重要民生工程,同时也是强化生育支持、促进生育友好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前,线上、线下申领渠道都已经全面开放,申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截至9月10日上午9点,全国已经提交了超过2400万条的申报信息,占到目标人群的80%左右。目前,各地正在加快推进审核和发放工作,确保育儿补贴能够及时足额发到群众手中。
今年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面向适龄女生疾控工作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是守护公众健康的关键防线。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指出,“十四五”是国家疾控体系系统重塑、快速发展的五年,从国家到地方各级都成立了疾控局,强化业务领导和工作协同,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传染病监测渠道从发热门诊、哨点医院,拓展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病媒生物和城市污水监测站点等,实行“多病种同监测、一样本多检测”,显著提升监测效率。
此外,全国结核病发病率、肝炎感染水平持续下降,艾滋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全国层面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重点寄生虫病发病水平也降至历史最低。
目前,国家疾控局优化调整了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开展了脊灰疫苗补种。今年国家还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健康。同时,在全国推进电子预防接种证建设应用,优化预防接种单位布局,方便群众就近接种,鼓励地方推出分时段预约、周末接种、特殊人群上门接种等政策,满足群众多样化接种需求。
记者 || 董超
编辑 || 颜红波
校对 || 郑春华
审核 || 楚超
本文封面及文内图片来自国务院新闻办
来源: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