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上海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桥头堡”,31所高校表现引起家长、考生及教育界关注,从排名结果看,上海高校延续“顶尖高校稳态保持,特色学科显著”格局,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全国第一梯队高校在排名中占据显著席位,华中师大、上海外语大学等高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上海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桥头堡”,31所高校表现引起家长、考生及教育界关注,从排名结果看,上海高校延续“顶尖高校稳态保持,特色学科显著”格局,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全国第一梯队高校在排名中占据显著席位,华中师大、上海外语大学等高校在专业领域“隐形冠军”角色显著,艺术类的上海戏剧学院也凭借特色学科占据一席之地。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学术领域都是全国前五的高水准代表,复旦大学是综合类高校,它的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积淀很厚实,数学,物理这些基础学科不但培养出了不少院士,而且在国际期刊上发了不少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经济学,历史学这类人文社科类学科一直就是全国的重点学科,其中国民经济学,中国古代史这些方向更是国内的标杆性研究领域,近些年来,复旦大学在交叉学科领域慢慢冲破,像生物医学工程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给上海精准医疗产业给予技术支撑。
上海交通大学同样是综合类高校,不过它工科和医学的偏重程度更高一些,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这些工科专业处在全国顶尖水平,机械学院的科研项目常常同上海的制造业企业协作,促使先进的制造技术落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这些医学专业依靠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三甲医院,它们在白血病,肝癌等疑难病医治以及干细胞技术等医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近些年,交大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效率明显提升,一项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专利被上海的企业买走以后直接变成产品,给上海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给予支撑。
同济大学上海高校中排名第3,全国排名第16,综合类高校,优势学科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土木工程、建筑设计、交通运输等专业,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重要城市工程由同济土木工程系参与设计,城市规划专业为浦东新区、虹桥商务区规划提供支持,交通运输专业在地铁信号系统、高铁技术等方面取得成果,直接应用于上海地铁建设,近年同济在环境科学方面也有所进展,关于城市垃圾分类、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为上海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4,全国第30,师范类高校“TOP3”,即全国前3,是上海基础教育的“师资摇篮”,华师大在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等学科优势明显,教育学专业输送大量中小学教师,参与上海“新基础教育”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心理学专业在儿童心理、特殊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支持上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大量语文名师,上海重点中学语文教师中,华师大毕业生占比超三成。
上海高校的对比中,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第8,全国第55)与上海大学(上海第9,全国第68)的对比比较明显,语言类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全国排名比综合类高校上海大学高了13个名次,可见特色学科的竞争力。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语言类高校的“TOP2”,仅次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其优势是外语和国际相关的学科。英语、法语、日语等外语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大部分老师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与很多国外的学校也有合作交流的项目,比如与法国巴黎高商的合作双学位项目,国际政治、国际贸易等学科依托外语的优势,在跨文化交流、国际经济合作方面有独特的竞争力,毕业生大多去上海的外资企业、领事馆或者国际组织。
上海大学 综合类高校在材料、计算机等工科上优势明显,比如钢铁材料、人工智能等,但是没有特色,上外的“小而精”,上大的“大而全”,在高校排名中反而不如上大,因为高校竞争中特色比全面更容易被识别。
上海戏剧学院在上海高校排名第21名,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16名,虽然名次不高,但是凭借戏剧表演、导演、编剧等特色专业,成为上海艺术类高校的代表,学院毕业生中有胡歌、邓超这样的知名演员,也有郭帆这样的知名导演,郭帆执导过《流浪地球》,近年来,学院也在新媒体表演方面有所探索,比如尝试将短视频与网络剧的表演教学结合起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艺术人才。
你对今年上海高校的排名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
来源:万物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