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娄葑丨一场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17:43 1

摘要:您不仅可以读到经验与信心的同频共振,更将触摸到娄葑街道向新而生的心跳与希望。我们相信,真正的经验自带温度。这些被汗水浸润着的“娄葑解法”、被实践验证过的“娄葑担当”,终将成为可供复制推广的“发展密码”,鼓励激励每一位娄葑人,去接力书写“中心城区·美好娄葑”的全

那些深嵌于大街小巷的破题智慧

都是“娄葑经验”最生动的注脚

【深读娄葑】

系列报道

里,您不仅可以读到经验与信心的同频共振,更将触摸到娄葑街道向新而生的心跳与希望。我们相信,真正的经验自带温度。这些被汗水浸润着的“娄葑解法”、被实践验证过的“娄葑担当”,终将成为可供复制推广的“发展密码”,鼓励激励每一位娄葑人,去接力书写“中心城区·美好娄葑”的全新序章。

青年不是城市的过客,而是共创未来的“合伙人”。

如何让年轻人在此不仅落脚,更能扎根?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坚持把“青年优先”融入发展肌理,以改革破题、以阵地聚能、以服务暖心,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从一个承诺变成可触可感的日常。

强基赋能

用改革的钥匙

打开青年成长的“一扇门”

团组织是青年的“知心人”,也是引领青年成长的 “指南针”。自2022年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启动以来,娄葑街道团工委在上级团工委指导下,结合街道区位特点与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温度、有实效”的青年工作之路——核心便是锚定

“1234”改革主线

这条主线里,“党管青年”是根本遵循:搭建

1个青春服务平台

,构建“街道党工委—街道团工委—直属团组织”

三级工作架构

,实现党团联建、双向赋能;实施队伍提质、青葑

聚力、葑火育人、党建领航“葑Young”

4大行动

,为青年成长铺就“快车道”。如今,

182个

基层团组织如星火般嵌入城市肌理,

1375名

团员青年活跃在一线,成为推动娄

葑发展的生机力量。

扩大组织覆盖,既要广度更要精度。

在传统领域团组织全覆盖的基础上,娄葑将目光投向新业态青年:先后成立快递、直播、外卖等行业团组织,从“安全感、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五个维度精准服务——为外卖骑手建起“暖心驿站”,为主播搭建交流平台,让这些“流动的青春”真正融入娄葑大家庭。

思想引领也在走出会议室。

线上“青年大学习”与线下青春宣讲、主题团课、读书季等活动交织成网,一批善表达、懂青年的“青葑宣讲团”讲师用“同龄人的视角、身边人的故事”传递时代强音。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学习活动

200余场

,覆盖团员

近3000名

一个更有凝聚力的青年组织正张开双臂,迎接每一位奋斗路上的娄葑青年。

筑巢暖青

把城市的空间

变成青年喜欢的“模样”

对青年而言,一座城市的吸引力,藏在“住得舒心、玩得尽兴、过得安心”的日常里。

初来娄葑,首先感受到的是“家的温度”。

菁源公寓、菁仁公寓等

集宿区

,以“居住+服务+社交”一体化模式,为年轻人解决安居难题。共享客厅、健身空间促进邻里互动,让“异乡人”快速变“自家人”。

走进56文创园,扑面而来的是蓬勃的青春气息。

后备箱集市、匠人工作室、艺术展馆等多业态汇聚,使这里成为娄葑青年的“网红打卡点”。更难得的是,沙龙、球赛、展览等活动长年不断,青年在此既可追逐事业,也能遇见同好。

位于新朗社区的“青葑・新YOUNG”青春会客厅,则绘出社区融入的温暖场景。

作为青年发展型试点社区,这里围绕家庭、教育、社交、健康、宠物、治理六大方向,打造初心课堂、活力舞台、七彩童乐园等多个功能空间:年轻父母能带着孩子参加亲子活动,上班族可在新YOUNG书房充电学习,宠物爱好者能参与文明养宠交流,让青年真正“走进社区、融入社区”。

这样的青春场景在娄葑还有很多:

36个

“青年之家”串联成线,服务送到家门口;

22处

社区阅览室

变身自习室,成为充电学习首选;

90多个

运动场地、多处口袋公园

,满足健身、休闲与社交所需。截至目前,已有

超6万名

青年在娄葑定居,在这片土壤中勇敢追光。

贴心护航

把青年的“心事”

变成服务的“实事”

青年需求随人生阶段而变化:毕业愁就业,成家忧托育,工作盼社交。娄葑读懂这些“心事”,围绕全周期发展,构建“生活有温度、成长有支持、发展有平台”的服务链条。

就业是青年扎根的“第一块基石”。

娄葑精准匹配岗位与青年意愿,今年已举办

两场

高校毕业生招聘会,

57家

企业提供

165类

岗位、

687个

职位,助力青年“好就业、就好业”。对于创业青年,街道更是“扶上马、送一程”。在和葑创业孵化基地,政策咨询、能力培训、开业补贴、租金减免等“一站式”服务,让不少青年的创业构想走出纸面、落地成树。

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甜蜜负担,娄葑也从托育、养老两端为青年减负:

针对双职工家庭“暑期带娃难”,打造

“7个集中式课程化+20个分布式活动类+1个嵌入式行业性”暑托服务体系

——集中式暑托有专业老师授课,分布式活动进社区、进企业,嵌入式服务对接新业态青年,让孩子有处去、家长能安心;苏安民众联络所的“小候鸟”爱心驿站,为外来务工子女打造 “第二个家”;“梦想小屋”改造项目为困境青少年提供独立温馨的成长空间,“一对一”帮扶已助力20余名青少年“成长无忧”。居家养老中心、日间照料站点运营机制也不断完善,间接缓解了青年的“赡养压力”。

“小候鸟”爱心驿站

除去后顾之忧,娄葑同样关注精神需求。

依托“青葑团聚日”品牌,组建骑行、CityWalk、健身等

20余个

社团,周末约骑、下班锻炼、节日赛舟,青年在兴趣中交友,在互动中共情。截至目前,社团已开展活动

80余场

,服务

近7000人次

“小青葑”夜校、“相约星期二”交友、“我们的节日·七夕”文明婚恋主题活动的陆续推出,帮助青年学习技能、遇见缘分、安放情感。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在这里遇到的不仅是活动,更是可能。”

聚力建功

让青春的身影

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

城市的诚意,终将转化为青年的认同与行动。

在娄葑,越来越多青年从“受益者”成为“贡献者”:

苏州德里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彭耀伟,考取多项执业证书,还将技术经验转化为育人实践,指导海外留学生参赛夺奖,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志愿服务中,娄葑青年同样走在前列。

暑托服务、便民活动、安全巡查、文明宣传……处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他们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让“团结、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娄葑蔚然成风。

“街—校—社”合作,更是为青年搭建了基层实践的平台。

街道团工委与苏州大学医学院、艺术学院、社会学院深度合作:“迎葑展艺”项目中,50余名艺术生完成了5个社区近30处环境美化;医学生则定期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测量血压,用专业知识守护老人健康。青年学以致用,社区焕发活力。

更可喜的是,不少青年主动加入娄葑“治理合伙人”行列

。30岁的银行客户经理吕秋粟,四年前从扬州来到娄葑。今年,他多了一个新身份——文萃路社区发展咨询员。任职以来,他不仅参与社区爱老助老志愿活动,还发挥金融专业特长,在社区开设“金融理财反诈防骗课堂”,帮居民守住“钱袋子”。如今,像他这样的35岁以下青年社区发展咨询员已有17名——他们中有“新市民”,有“老娄葑”,用专业视角助力社区创新。

从公寓租客变身社团主理人,从外卖小哥成为社区“流动哨兵”,从基层骨干成长为群众“贴心人”……不同的青春面孔共同汇入治理“活水”,让娄葑的发展更有活力、更具温度。

未来是否可期?答案不在宏大的蓝图里,而在每一个青年踏实落步的日常之中。从团队凝聚到社区营造,从就业支持到精神陪伴,娄葑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把青年的“心事”变成街道的“大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岗位中钻研、在志愿中奉献、在社区中建言,成为推动娄葑向前的重要力量。

青春与城市,是一场双向的滋养、共同的奔赴。当青年与娄葑相遇,故事才刚刚开始。

责编:

顾瑜颉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