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上六点天还没亮,就有人在朋友圈晒步数、拍晨跑照,配文“自律给我自由”。看着确实挺励志,但真要说健康,很多人所谓的晨跑,其实是用身体的透支换来的“自律幻觉”。
早上六点天还没亮,就有人在朋友圈晒步数、拍晨跑照,配文“自律给我自由”。看着确实挺励志,但真要说健康,很多人所谓的晨跑,其实是用身体的透支换来的“自律幻觉”。
不是说晨跑不好,而是方式不对,时间不对,状态更不对,那这事儿就容易跑偏。
现在很多人一边熬夜到一两点,一边又硬撑着五六点起床去跑步,觉得自己这样特别拼,特别有毅力。
其实医生看了只想说一句:你这是拿健康开玩笑。睡眠不足本身就已经在拖垮身体,再加上一大早空腹去跑步,不仅没效果,还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心脑血管方面。
有研究发现,清晨五六点这个时间段,人的交感神经还处于相对兴奋的状态,血压、心率都在慢慢往上爬。
本来睡一觉,身体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这时候突然来一场高强度跑步,就像一辆刚启动的车突然踩了油门,很容易打滑。尤其是对上了年纪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清晨剧烈运动反而是个隐患。
还有人喜欢空腹跑步,说这样有助于燃脂。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有逻辑,但从医学角度看,问题也不少。空腹状态下,血糖本来就低,尤其是前一天晚饭吃得少或者吃得早的人,清晨血糖很容易降得更低。
一旦血糖掉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严重的甚至会低血糖晕倒。尤其是长期节食减肥的人,本身营养状态就不太好,空腹晨跑更是雪上加霜。
更尴尬的是,那些早上跑完步就直接上班的人,很多时候连早餐都顾不上吃,或者随便来个面包牛奶就算完事了。
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长期下来对胃肠道也有影响,尤其是胃酸过多或有胃病的人,会发现晨跑之后反而容易胃疼、反酸,甚至拉肚子。
从睡眠角度讲,清晨五六点其实还属于深度睡眠的后半段。年轻人、上班族本来就睡得少,再因为晨跑硬生生早起,搞得白天精神状态一塌糊涂。
睡眠不足对身体的影响不是一两天能看出来的,时间一长,免疫力下降、情绪焦虑、记忆力变差,一个都跑不掉。有数据显示,长期睡眠不足的人,心脏病、糖尿病、抑郁症的风险都要比普通人高出不少。
2024年最新的一项来自《SleepHealth》的研究指出,那些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还坚持晨跑的人,身体的应激激素水平普遍偏高,尤其是皮质醇。
这个激素要是长期偏高,不但会让人情绪容易暴躁,还会干扰血糖、血压,甚至影响脂肪的代谢。换句话说,你越早起越跑步,反而越容易胖,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气人的。
其实很多人迷信晨跑,是因为觉得“早起=自律”,但真正的自律不是机械地早起去跑步,而是把生活节奏调整得更适合自己。
如果你晚上能早点睡,早上自然醒之后状态好,那当然可以去跑步。但如果你本来就熬夜晚睡,第二天又被闹钟吵醒,顶着黑眼圈去跑步,那真不如多睡半小时,身体恢复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了,就是环境因素。清晨空气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清新”。尤其是秋冬季节,地表的污染物往往会因为空气沉降而积聚在低空。
你一大早出去跑步,其实是在“深呼吸”一堆尘埃和污染颗粒,对呼吸道的刺激很明显,特别是本身有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或者哮喘的人,更容易出现症状加重。
那是不是就不能晨跑了?当然不是。关键在于你怎么跑、什么时间跑、身体准备好了没有。如果你每天晚上能保证7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早上起床后状态不错,再吃点东西,缓一缓再出门,那晨跑还是挺好的。
尤其是节奏轻松、心率不高的慢跑,对调节心肺功能、改善情绪都有帮助。但如果你是靠闹钟吵醒、顶着困意、空腹就冲出去跑,那就不是锻炼,是折腾自己。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强调“运动时间段的个性化”。有些人早上状态最好,适合晨跑;但也有人晚上效率更高,反而更适合傍晚运动。
2025年初《NatureCommunications》上有篇研究就指出,人的生物钟类型会影响运动效益。早型人在上午运动更容易提升代谢,而晚型人则在傍晚运动时更容易燃脂。这种差异不是靠“意志力”能硬改的,而是写在基因里的。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很多晨跑的人忽略了热身。清晨身体温度偏低,肌肉、关节的灵活性也比较差,一旦不热身就直接跑,很容易拉伤。
尤其是膝盖、踝关节这些地方,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冲击。跑完之后也别急着停,拉伸一下、走一走,有助于肌肉放松和血液回流,不然第二天腿酸得上不了楼。
说到底,真正对身体好的运动方式,不是看起来多“自律”,而是能让你坚持下来,不伤身、还舒服的。每天早上瞪着眼睛跑五公里,不如每天下午下班后走三公里。
只要能坚持,不管时间早晚,都是有效的锻炼。别被朋友圈那种“清晨暴汗”的滤镜蒙蔽了,健康不是比谁更早起,而是比谁更会照顾自己。
当然也不是让大家拿这篇文章当借口,从此放弃运动、天天赖床。关键是要把身体放在第一位,别拿“自律”当借口来透支健康。运动这事儿,讲究顺势而为,别逆着生物钟硬拼。睡得好、吃得好、动得巧,才是真正的健康三件套。
如果你真的喜欢早上运动,也不是不可以。可以把晨跑换成晨走,节奏慢一点,时间短一点。吃点东西再出门,戴个口罩避开污染,回家后再补个早饭。或者干脆选中午或者傍晚,避开身体最“脆”的时候,反而更安全、更有效。
说白了,运动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猛越有效,而是要和你的生活节奏、身体状态合拍。
睡不够还硬跑,那就是“假努力”;睡饱了、吃好了、心情稳了再动,那才是“真自律”。别再盲目追求清晨打卡的仪式感了,健康这事儿,咱们要的是真实感。
参考文献:
[1]王磊,李婷,赵俊.清晨运动对心血管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24,51(8):1455-1459.
[2]刘伟,陈晓蕾.空腹运动与代谢健康:风险与应对策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5,44(2):180-185.
[3]张楠,周丽.睡眠剥夺对运动效果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中国睡眠研究,2024,10(3):112-117.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岐黄养生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