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东村婆”吃簸箕鱼,我们是时隔七年的“回头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04:51 1

摘要:周末,吉姐学校不放假,我和长工给她送补给。已经说好晚上两个人出去吃,所以只做半只啫啫土鸡,起锅前放了一把新鲜蘑菇。这道菜前不久她在家吃过一次,从来不吃蘑菇的人,在我的“强行推销”之下,尝了一个,又尝了一个……连连点头:“嗯,这样做的蘑菇好吃,以后都按这个标准做

文/莉莉日记

周末,吉姐学校不放假,我和长工给她送补给。已经说好晚上两个人出去吃,所以只做半只啫啫土鸡,起锅前放了一把新鲜蘑菇。这道菜前不久她在家吃过一次,从来不吃蘑菇的人,在我的“强行推销”之下,尝了一个,又尝了一个……连连点头:“嗯,这样做的蘑菇好吃,以后都按这个标准做哈!”

真能吃味。新鲜蘑菇洗干净,一个一个地抓干水分,下锅吸饱鸡汁,鲜、软、滑、入味,还下饭。

吃了一周学校的饭菜之后,再吃这一口,我都能想象她肚皮与精神双重满足后的小模样。

长工是孩子他爸给自己新起的“家庭名”,源起自我们俩为一点小事冷战两周,周六晚上我与他理论,他不辩解,只说作为家里的一名长工,他是合格的。

虽然讲和,我心里还是不痛快,把饭菜和水果交给吉姐后,长工开车,我坐在旁边,懒得问去哪里吃。他也不吭声,车子出了镇子往江顺大桥的方向驶,到东村路口时竟然朝右拐了进去。

我实在忍不住,问他这是去哪里吃饭。他说去以前小姨子请吃饭的那家,我心里嘀咕,什么时候我妹请你在这边吃过饭,不过也懒得问清楚。

车内又是沉默,直到上了江堤,一边是开阔的西江,一边是连片的桑基鱼塘。

往这边哪有吃饭的地方?

没有,先散散步,再去吃饭。肥婆说她要晚一点到。

肥婆是我姐,难得他有心,出去吃饭想起叫大姨子。

长工是一个在生活中“不主动”的人,家里有大小事情都是我安排。星期六我就狠狠批评了他这一点,思想懒惰,吃饱了就躺,跟那啥似的。

啫啫鸡,不加水,下蘑菇。

看来,是听进耳了。

下车,外面下着小雨,可以不打伞的那种,长工自言自语“带不带伞呢”,我没回应,他犹豫一下,拿上伞。

等我们走得离车越来越远的时候,刚刚离我们很远的乌云突然就从后面包抄过来,狂风暴雨大作。雨伞是那种老式的直柄伞,够结实,够大,我和长工紧紧地搂在一起,两个人一起担伞,顶着风雨往回走。到车上时,两个人的裤腿都湿透了。

我说,难得我们家长工主动安排一次外出,竟遭风雨。

长工笑笑,所以我们家还是得听你的啊。

哼,听我的,说的好听。我有没有跟你说过,如果冷战,你拉不下面子主动说话,就给我转一百块钱,我就当是“对不起”来听,就不生气了。你听过吗,转过吗?

不知道是不是共同淋了一场雨,重返车内,气氛活跃起来。等重新回到东村路口,再一次说起去哪里吃饭,长工说就是几年前,小姨子请我们吃的那家“簸箕鱼”啊,我好想吃那口,要不我干嘛叫肥婆,就是因为人少没法吃啊,一条鱼那么大。

我想起来了,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吧。那时候孩子们都小,还肯跟我们出去玩,有一次三家人从鹤山乡下玩了回顺德,我妹热情推荐的一家本地口味的大排挡。

我说都六七年了,能不能找到都是个问题,可能都没有做了呢?长工坚持,说就想吃“簸箕鱼”。到新开发的麦村工业区时,跟着感觉转进去,远远地,在一片老厂房深处,“东村婆”的霓虹灯在黑暗中闪烁。

遗憾的是,大头鱼都卖完了,老板娘说都是六七斤重的大头,你们三个人也吃不完啊。不如吃两三斤的山坑鲩鱼,实惠又好吃。

也只能如此了。

鲩鱼两吃:鱼片炒胜瓜,鱼骨豆鼓蒸,也不错。再来一盘菜心,够三个人吃了。等上开菜的时候,肥婆到了。坐下就问两公婆吵架了还出来吃饭,那吵得个什么意思嘛?我说你没有老公,不知道吵架的乐趣,更不懂吵架后为什么还要出来吃饭。

她说,那我还是一个人过得好,我不想知道什么吵架的乐趣。

三个人边吃边聊,长工心情不错,话多。没吃到他心心念念的“簸箕鱼”也没啥,等有机会,再约上肥婆,叫上我妹两公婆,五个人吃一条大头鱼,正好。

来源:美食征途宇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