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媒体看宽甸】人民公安报:宽甸“警务助理”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4 16:02 1

摘要:今年以来,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警务助理”工作机制,实现全县179个行政村“一村一警务助理”全覆盖,将“警务助理”打造成群防群治的可靠力量。

今年以来,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警务助理”工作机制,实现全县179个行政村“一村一警务助理”全覆盖,将“警务助理”打造成群防群治的可靠力量。

“警务助理”工作机制推广以来,有效解决了警力有限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警力下沉、触角前移、源头治理”的新路径。

“警务助理”采取乡镇聘任、公安使用的双重管理、共同考核机制,形成阶梯管理架构。宽甸县公安局从各村(社区)选派经验丰富、熟悉本村情况的群众担任“警务助理”,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派出所开展代办户籍业务、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组织治安巡逻等工作。宽甸县公安局对“警务助理”进行业务培训并颁发聘书,争取到相应的工作补助,极大激发了“警务助理”的工作热情。

3月的一天清晨,太平哨派出所民警侯旭东和太平哨镇的“警务助理”李爱军带着反诈宣传单来到集市,用当地方言向赶集的乡亲们讲解最新电诈骗术。“老张,听说你儿子在外面打工?你可得听听这个案子。”侯旭东给乡亲们分析最近的高发电诈案件,他俩配合默契,乡亲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宽甸,215名“警务助理”分布在179个行政村(社区),让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乡村每个角落。

“警务助理”既是公安机关的千里眼、顺风耳,又是老百姓眼中的和事佬、热心人,他们同包村民警辅警共同编织起严密的治安防护网。

在农忙季节,由包村民警辅警和“警务助理”组成的“护春耕巡逻队”成为田间地头的一道风景。村民们笑着说:“现在看到巡逻队的红袖章,晚上睡觉心里都踏实。”自选聘“警务助理”以来,宽甸县可防性案件下降了近四成,特别是以往多发的农资盗窃案件,今年首次实现了零发案。

“警务助理”带动了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在灌水镇,十户一组的“微信联防群”让邻里守望有了新内涵。前不久,有村民发现可疑人员在村口徘徊,立即在“微信联防群”里发消息。“警务助理”赶到现场的同时,附近几户的青年也赶来支援,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

通过培训,“警务助理”既懂得运用法律政策,更擅长用“土办法”解决难题。

在调解纠纷时,他们常常在田间地头、农家炕头就把问题解决了。一位老支书感慨:“‘警务助理’用‘分家饭’比喻财产分割,大家一听就明白。”这种带着泥土味的调解方式,让很多积怨多年的矛盾迎刃而解。

宽甸县公安局制定了《“警务助理”考核办法》《“警务助理”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警务助理”职责任务、严明工作纪律。该局对每名“警务助理”都建立档案,进行“一人一档”考核。

随着“警务助理”工作深入开展,基层治理的花朵绽放得更加绚烂。宽甸县一些村推出“线上警务室”,通过视频连线实现远程调解;有些镇开发了小程序,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