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洪秀全自发动金田起义起,在一段时间里太平军的活动区域仅限于金田附近的山区,而清军却在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钦差大臣赛尚阿的督促下,从四面八方向太平军活动的区域围剿上来。
洪秀全自发动金田起义起,在一段时间里太平军的活动区域仅限于金田附近的山区,而清军却在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钦差大臣赛尚阿的督促下,从四面八方向太平军活动的区域围剿上来。
负责剿灭太平军的清军将领有两个人,他们一个是广西提督向荣,另一个是广州副都统乌兰泰。这两个人都是清王朝统兵多时的名将,咸丰帝之所以如此痛下血本,以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以两个军中名将为领兵统帅,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太平军剿灭在金田一带。
正是这样的布局使清军初期作战十分顺利,在不长的时间中,太平军所据猪仔峡、双髻山、凤门坳等要地先后被清军攻陷,最后就连太平军的大本营新圩亦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在此期间,尽管太平军将士作战十分勇猛,曾经屡挫敌军的攻势,但却没能打破清军的围困。
面对岌岌可危的危局,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太平天国高层经过商议,决定接受冯云山的建议,全军趁着大雨从小路往北面的思旺方向突围出去。
太平军在突围出去以后,为了防止清军追击,沿途留下小股部队作为后卫,这支小股部队的带兵将领是太平天国大名鼎鼎的猛将罗大纲。
要说罗大纲真是猛人,别看他带领的小股后卫部队仅有几百人,但他们强悍的战斗力却丝毫不逊几千人的部队。
奉命追击太平军的人是乌兰泰,这个人乃当时清军中为数不多的擅长使用火器的将领,其部下皆是人手一枪一刀,但由于天降大雨的原因,他们手 中的火枪都哑了火,这样一来他们根本不是把冷兵器玩到最高境界的罗大纲的对手。在数次交锋中,损兵折将的乌兰泰只好放弃追击太平军,最终撤回到平山一带。而太平军则全军冒雨前行,全军抵达思旺并夺取了村落。
一向与乌兰泰不和的向荣见其吃瘪心里非常痛快,当他得知太平军占领思旺、思回一带时,为了在钦差大臣赛尚阿面前邀功,用以彰显自己的能力远在乌兰泰之上,立即率军冒着大雨赶至佛子岭。
在佛子岭上向荣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会议上,向荣与诸将一样,均认为流动在山村辗转作战的太平军一定缺粮,他们下一个战斗目标一定是平南县城。这个时候有一个熟悉这一带地形的偏将告诉向荣,平南县城附近有一地方叫横岭,这地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倘若我军抢占该地,必能拦截住攻向平南县城的太平军。
就这样,向荣待大雨初歇,立即迫不及待率部赶往横岭,但走着走着,向荣发现去横岭之路太远,还不如离恩旺七八里处的官村庙更方便设伏。这样一来,倘若太平军挥兵北上,自己追击起来也方便,所以他决定领军前往官村庙。
就在向荣赶至官村庙安营扎寨时,有一个当地书生求见向他建议,说官村庙北五六里处有一官村岭,地势较高,可以俯瞰官村庙。尽管这个建议不错,但由于在此之前向荣曾经两败太平军,自以为是以为太平军亦不过如此,因此一心想早日获取的向荣,根本不顾官村庙是否离太平军太近,存不存在着什么危险。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不但没有移营至官村岭,反而人催促佛子岭一带的后军跟上,待汇合后一举歼灭太平军。
算是向荣命不好,就在这关键时刻天又下起了大雨,这雨不但淋得士兵身上没有一处是干的地方,同时将他们随身携带来的火药和粮食全部浇潮。
这场大雨整整又下了一天一宿,待雨初停时,向荣没想到太平军在冯云山、萧朝贵的带领下,光着上身赤着脚挥舞着刀枪向自己的营寨杀来。
猝不及防又仓促应战的清军在太平军强大的攻势下,有很多人没来得及举起刀枪就人和脑袋分家。战不多时,大败亏输的向荣只好率残兵败将狼狈而去。
但冯云山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放向荣而去,就这样向荣军在太平军的节节追击下一败再败,直至败回平南县城方喘过这回气。
官村岭一战,太平军大获全胜,这也是太平天国史上唯一记载的由冯云山亲自指挥参与的战斗。
关于太平军官村岭这场大胜,虽然清史多加隐讳没有言及清军伤亡人数,但时人丁守存在其所著《从军日记》中的一句“将帅仅以身免”这话足以说明清军之伤亡程度。
来源:四野后人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