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成功之母(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10:25 1

摘要:9月17日,几家通讯社分别从悉尼和蒙特卡洛发出消息,说张百发于8月31日在北京接受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电台采访时说,如果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使北京申办失败,我国要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加以报复。

挫败阴谋

随着投票选定举办城市的日期临近,斗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北京与悉尼之间的较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炮制了所谓“抵制”风波。

9月17日,几家通讯社分别从悉尼和蒙特卡洛发出消息,说张百发于8月31日在北京接受澳大利亚特别广播公司电台采访时说,如果因美国国会的阻挠而使北京申办失败,我国要抵制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加以报复。

当天,这条新闻被炒得最热,几家电视台整天每小时播一次,西方几大通讯社也多次播发此消息,好像中国真的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了。

他们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选择在国际奥委会开会前夕抛出此条新闻,是为了打击北京而使出的卑鄙一招,因为抵制奥运不符合运动员的利益,在国际奥委会内是不得人心的。

为了快速挫败他们的阴谋,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在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进行了辟谣。他说:“不论表决的结果如何,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作贡献的立场将始终不渝。”

记者还追问:“你对张百发的讲话有何评论?”

何振梁先生用法语回答:“我不知道张百发先生说过这类话,有关他的讲话显系误译误传。我想指出的是,我是中国奥委会的主席,我再重复一遍,不论蒙特卡洛的表决结果如何,我们将参加利勒哈默尔冬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他又用英语重复一遍,记者们终于罢休了。通过这次辟谣和多方面做工作,终于平息了这场风波。

“抵制”风波的原委到底是怎样的?据《何振梁与奥林匹克》的作者梁丽娟女士在书中透露:

事后了解,张百发确曾对美国国会明目张胆地违反奥林匹克原则、干涉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权利表达了十分气愤的心情。张百发说,有一位美国朋友对他说“美国那样对付你们,你们完全有理由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张百发同澳大利亚电视台记者说:“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我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

没有想到,澳大利亚方面把这段话掐头去尾,加以编制之后,在蒙特卡洛表决前夕播出,并且把内容事先透露给西方各大通讯社。澳方的真实意图就是在临近表决之时突然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以阻遏北京正在不断上升的气势,使我们难在短短的最后关头翻过身来。

这就是他们的“新闻自由”,即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可以歪曲事实、胡编乱造的“自由”!

比光荣的失败还要光荣

“抵制”风波过后,代表团主要成员都集中力量做好将向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做陈述报告的有关准备工作。

李岚清副总理还抽空于9月21日下午5时拜会了摩纳哥兰尼埃三世亲王,会见时笔者在座。李岚清副总理首先转达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亲王的亲切问候,并转达江泽民主席对他的邀请,希望亲王殿下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

摩纳哥兰尼埃三世亲王(图源:网络)

亲王对江主席的邀请感到很高兴,并说:“我儿子曾有幸访问中国,参观了北京的一些设施。可惜时间太短了,但访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儿子能够访问中国,而父亲去不成的话,那样是很遗憾的。”

亲王本人曾于1949年至1950年担任过国际奥委会委员。李副总理赞扬摩纳哥为奥林匹克运动作出了贡献,并说:“历史性的第101次国际奥委会议又在摩纳哥举行,我们向贵国表示敬意。”

亲王回答说:“您的话使我很感动。希望您回去后向中国人民介绍您看到的一切,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来摩纳哥。我们是小国,但同其面积相比,拥有辉煌的文化、科学和艺术。”最后亲王表示,希望我们能在中国再见。

这次会见是礼节性的,但笔者从亲王对李副总理的热情接待和谈话内容来看,他通过其子的访华对中国有一定了解和好感。

9月23日,决战的时刻终于来到。是日清晨,突然阴云密布、风雨交加、巨浪拍岸、大海怒吼,好像天公对北京申奥受到西方国家的打压发怒了!

时任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图源:网络)

下午2时半,北京申办代表团做陈述报告。首先由何振梁做开场白;接着,江泽民主席通过屏幕发表讲话;然后北京奥申委主席讲话、李岚清副总理等人讲话。

据何振梁蒙特卡洛日记记载:

李岚清副总理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他给人以改革开放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崭新印象。他以庄重而可亲的神态,用清晰的英语指出:“自从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繁荣,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生活美好。他们梦想的稳定、繁荣、和谐的生活,现在都已成为现实。”

他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宣布:

1. 为确保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中国政府保证予以财政上的全力支持;

2. 确保奥运会所有参加者的绝对安全;

3. 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成员将可自由进出中国,记者们可以自由进行奥运会的采访。

整个陈述报告是成功的,李岚清讲话的风格和内容都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为人知的是陈述报告之前的两个小插曲,对他这次成功的讲话起到重要作用。

1993年9月22日,北京申办城市代表团名誉团长、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右)在蒙特卡洛出席新闻发布会,表示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北京主办2000年奥运会。(图源:《见证奥林匹克》)

22日夜,我和夫人正在房间里看当天的电视新闻,他突然敲门进来对我们说,为了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作好陈述报告,一定要在当晚睡个好觉,问我夫人(她曾是医生)有没有好的安眠药。正好我们随身带有瑞士制药厂赠送的最新产品,立即向他提供。

第二天早餐时,他非常高兴地告知,果然此药见效快,使人睡得深,可精力充沛地做好当天的工作。同时,李岚清副总理抵达摩纳哥后,一场接一场的紧张活动使他上火,嘴角有一个小溃疡点,希望我夫人能给他做必要处理,以免在银幕上显得难看。

吃药治疗,时间已来不及了,我夫人用化妆品处理了一下,使溃疡点与周围的皮肤颜色协调一致,从银幕上看不出来。这一措施果然生效。在银幕上,他精神饱满,风度翩翩,根本看不出嘴角上有溃疡的痕迹。

各申办城市作完陈述报告后,委员们开始投票。第一轮表决结果,淘汰了伊斯坦布尔;第二轮淘汰了柏林;第三轮投票前,斯威士兰的委员西邦泽离开会场,据说是他国内有急事,非回国不可;第三轮淘汰了曼彻斯特;最后只剩下北京和悉尼了。

笔者和代表团的同志都在路易二世体育馆参加投票结果宣布大会,等待萨马兰奇主席宣布表决的最后结果。笔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既强烈企盼北京获胜,给那些反对北京申办的政客们一个有力的反击,又要为北京可能受挫做一定精神上的准备。

晚8点多钟,萨马兰奇主席在主席台上从衣袋中掏出装着最后一轮表决结果的信封,当众打开,大声宣布,胜利者是悉尼。

顿时,悉尼代表团那边的人都站起来欢呼大叫,庆祝他们的胜利。我们代表团的每个同志都神情凝重、内心痛苦,参加合唱团的孩子们都放声大哭起来了。尽管如此,代表团领导还是以宽广的胸怀、大度的风格,向悉尼方面表示了祝贺。

笔者认为,北京这次申办虽然受挫,但显示了中国正在上升的实力。北京仅以2票(45票对43票)之差,与举办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失之交臂。如果没有西方一些国家强大的政治压力,如果不是美、英、澳联手对付我们,在头三轮投票中一直领先的北京是完全可以获胜的。

正如希腊委员费拉雷托斯对何振梁说的,“你们比光荣的失败还要光荣。”更重要的是,北京申办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深刻的政治课。只有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广交朋友,才能战胜妄图阻止中国前进的任何势力、不受人欺侮、永立不败之地。

24日,李岚清副总理取道巴黎回国。笔者本应陪同他返回巴黎,安排好有关事宜,但他一再对我说:“代表团的同志们仍在摩纳哥,你本人最好多留一天,把代表团全体同志送走后再离开。”我接受了他的意见,派了一位参赞陪他飞抵巴黎,然后转机回国。

25日,笔者夫妇和使馆十多名同志陪同代表团的领导和其他成员驱车赴尼斯国际机场。一路上,他们对笔者夫妇和使馆同志提供的各种服务表示感谢,赞扬了我馆工作人员无私的奉献精神。

笔者也表示,我们对为申办做了一些工作而感到光荣。我们只是暂时受挫,将来一定会成功。我们使馆将为北京今后申办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午4时,我们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代表团。当专机飞向海天一色的空际时,我们十几辆的车队离开机场返回巴黎。

尼斯距巴黎近千公里,我考虑到大家十多天的紧张工作已经很累,且已是下午4时多了,打算在尼斯或附近的城市休息一晚,第二天从容地返回巴黎,但是同志们对西方一些国家政客在摩纳哥对北京申奥的所作所为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十分气愤。他们表示要化悲愤为力量,尽早返回工作岗位,做好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北京。

在此情况下,笔者决定立即返回使馆。经过约10小时的行程(中途晚餐包括在内),我们于次日凌晨2时抵达使馆,结束了这次摩纳哥之行。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北京申奥虽然暂时受挫,但是它为后来的申办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以申奥为契机,我国同摩纳哥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一些仍有冷战思维的人所不愿看到的。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