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个重要消息值得关注,全国多地社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就拿兰州市西柳沟街道月牙桥社区来说,工作人员从今年3月底开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内的退休老人提供全方位认证服务。这项看似常规的工作,实则关系到每位退休人员能否按时领到养
最近有个重要消息值得关注,全国多地社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就拿兰州市西柳沟街道月牙桥社区来说,工作人员从今年3月底开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内的退休老人提供全方位认证服务。这项看似常规的工作,实则关系到每位退休人员能否按时领到养老金,背后折射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精细化服务升级。
在数字化时代,社区工作者们正努力破解"数字鸿沟"难题。月牙桥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化通知网络,确保每位退休人员都能及时获取认证信息。在线上,社区微信群每天定时推送认证指南,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操作视频;在线下,则在每个小区的公告栏张贴醒目的通知单,用大字号标注认证截止日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社区专门开设了"帮办窗口",安排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完成认证流程。这种"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的服务理念,让不少老年人感叹:"现在办事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对于高龄、独居或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社区工作者们更是展现出人性化关怀。月牙桥社区建立的"特殊群体服务台账"显示,工作人员会对辖区内80岁以上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标注。这些老人只需一个电话,社区工作者就会带着移动认证设备上门服务。今年一季度,该社区已累计为23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上门认证服务。这种"一对一"精准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也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
在认证工作推进过程中,社区还建立了动态跟踪机制。通过建立电子台账,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认证进度,对临近截止日期仍未办理的人员,系统会自动发送提醒短信。对于多次提醒仍未来办理的情况,社区工作者会主动上门了解原因,协助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事前提醒+事中跟踪+事后回访"的全流程管理模式,有效避免了因漏办认证导致养老金停发的情况发生。据统计,该社区今年的认证完成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从全国范围来看,退休认证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各地普遍推广的"掌上认证"系统,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人脸识别和信息核验。以甘肃省为例,全省统一的"智慧社保"平台已覆盖所有市县,退休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年度认证。这种"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在使用线上认证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谨防电信诈骗。
社区工作者在推进认证工作时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部分老年人对新技术存在抵触心理,宁愿多跑路也不愿尝试手机操作;另一方面,个别地区的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了线上认证的顺畅性。针对这些问题,月牙桥社区采取了"分片包干"责任制,每个工作人员负责固定楼栋的认证服务,既保证了服务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网格化管理"模式值得其他社区借鉴。
对于普通退休人员来说,及时完成认证不仅是履行义务,更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需要。根据人社部相关规定,未按时完成认证可能会导致养老金暂停发放,补办手续后虽然可以补发,但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建议广大退休人员关注社区通知,尽量选择线上认证方式,既省时又省力。如果确实需要现场办理,最好避开工作高峰期,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来源:奇奇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