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振兴路上的开拓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1 08:57 2

摘要:每周一召开生产经营工作例会,在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种业”)射阳分公司已成为惯例。“这一周,大家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秋播小麦种子的销售上。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抓好种子质量是关键,加工、包装、质检、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岔子!”这位说话时目光坚毅

每周一召开生产经营工作例会,在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种业”)射阳分公司已成为惯例。“这一周,大家的工作重点要放在秋播小麦种子的销售上。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抓好种子质量是关键,加工、包装、质检、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岔子!”这位说话时目光坚毅、言语间透着几分淡定和从容的,正是大华种业射阳分公司经理王金柱。

图为王金柱(中)在查看小麦种子“新麦9369”质量情况。陈建 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垦人,在王金柱的童年记忆里,满是农田里秧苗的青嫩、麦穗的沉甸,以及农场机械化作业的壮观场景。或许正是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加之骨子里对农场的一种特别的情愫,让他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无论是对于农垦,还是对于自己的未来,王金柱的内心充满了激情与梦想。2010年他从扬州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便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江苏省复兴圩农场,成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员。王金柱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从参加工作那时起,他便暗暗立下志向,要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每天清晨,他总是带着一本写满农情农事的小记录本走向田野,用心记下每一块条田的作物长势、每一个作物品种的生长数据。从品种特性到栽培措施、从田间管理到病虫草害防治,他一边慢慢摸索,一边虚心请教,很快便成了大家口中的“土专家”。由于农业技术员岗位的特殊性,起早贪黑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在夏季水稻田间管理时,汗水浸透衣衫,泥水裹满裤腿,但他却乐此不疲。短短一年时间,王金柱几乎跑遍了农场的每一个田块,青春的足迹就这样被深深地刻进了广袤的田野里。

2011年王金柱被调到复兴圩农场种子公司,任经理助理,从此开启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从事种子生产经营管理,这对王金柱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好在他有农学专业基础,此前接触过种子大田生产。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他很快便熟悉和掌握了种子生产及加工的流程。第二年,复兴圩农场种子公司通过种业资源整合,正式加盟大华种业,更名为大华种业复兴圩分公司。为了在工作中施展拳脚,干出一番天地,王金柱全身心投入,从种子选育到市场推广,每一步都亲力亲为。对于每一个水稻和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他都能了如指掌。在进行市场推广时,他能够精准对接客户需求,结合生产实际与种子特性推荐最适宜品种,以真心和诚心赢得了经销商和种田大户的深深信赖。

自2017年走上大华种业复兴圩分公司经理岗位后,王金柱的心中始终装着一张企业发展的规划蓝图,他通过调研实践不断努力,一步步朝着蓝图目标靠近。如何抓好种子生产质量,如何开拓和稳定市场,如何扩大品牌影响力,如何提升管理凝聚力,对于这些问题,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经验。每当谈及种子生产经营之类的话题,他的眼中都透出对种业未来发展的坚毅目光。实践证明,王金柱日复一日的付出终究会换来企业的蒸蒸日上。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至2021年大华种业复兴圩分公司每年种子销量、效益均呈两位数增长,连续实现“五年增”,成为企业历史上发展的一个最好时期。

资源相近、产品同质、市场重叠一度是大华种业一些分公司面临的共性问题,导致出现了过度竞争和内耗的问题。在盐城市的射阳县,大华种业共有新洋、临海、淮海三家分公司,上述现象表现得尤为明显,正因如此,资源整合的“第一战”从这里开始。谁能担起这副改革的重担,谁能落实好区域资源整合的思路?大华种业决策者们不约而同地将信任的目光投向了王金柱。2022年元旦刚过,王金柱便走马上任,担任新洋、临海两家分公司的经理,此外还要承担新洋、临海、淮海三家分公司资源整合的改革试点任务。这一次工作调动,王金柱深知责任、深感压力,但他没有一丝畏难情绪,而是主动接受了这一任务。上任伊始,他边熟悉情况、边开展工作、边进行调研,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步走”的资源整合方案。第一步:先统管新洋、临海两家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打破“各管一摊”的壁垒;第二步:组建模拟销售中心,统一新洋、临海、淮海三家分公司的麦种销售渠道,堵住串货漏洞;第三步:注销三家分公司,新设立射阳分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市场、统一开发。这一资源整合方案为区域资源整合制定了清晰的路径。

在推进资源整合过程中,王金柱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在生产端,他主导区域资源统筹。针对三个基地以往在品种布局上出现的“品种分散、管理低效”的问题,他大胆提出“去小去劣、集中规模”的思路,通过优化调整三个基地的自主品种和代繁品种结构,单品种生产规模扩大30%以上,生产管理成本降低达15%。在效率端,他紧盯降本增效措施。通过统一加工计划、共享烘干资源,大大提高了三家基地种子烘干设备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高水分种子的保种风险。在销售端,他力推“自主品种优先”策略。科学组建专业化销售团队,科学划分区域市场,重点开发阜宁、建湖等交叉市场的空白地带。通过严格执行产品定价制度,杜绝相互之间的压价行为,2022年自主品种小麦种子销量达1560万公斤,“郑麦0943”、“扬麦29”等自主品种成为市场抢手货。

从过去的“各自为战”到现在的“协同共赢”,从曾经的“内耗严重”到现在的“效益倍增”,作为改革的先行者,王金柱以敢闯敢试的改革魄力、运筹帷幄的管理智慧、时不我待的责任担当,为大华种业内部资源整合作出了探索、树立了标杆,仅用一年时间便交出资源整合的“高分答卷”,这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数字跨越,更是对“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使命的生动践行。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种子质量,王金柱抓得实而又实、细而又细。他把种子质量贯穿于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时刻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为此,他经常深入种子生产加工现场,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在种子田间去杂阶段,他告诫良繁技术人员,必须确保连续去杂三次以上,不可放过一棵杂株,否则种子的纯度得不到保证。他还严抓种子收获、加工、储存、检验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对检测不合格的种子坚决采取转商处理,即便面临经济损失,也绝不允许流入市场、损害农户利益。正是基于对种子质量的严苛管理,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他所在的企业从未发生一起种子质量事故,种子质量得到了种子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广大经销商及农户的好评。

2024年,种子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品种繁多、市场竞争激烈、销售遇冷、农户备种迟缓……这些问题像沉重的巨石,压在行业发展的道路上。作为企业负责人,王金柱没有害怕、更没有退缩,而是冷静地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越是困难时期,我们越要坚定信心,做出成绩!”他这样给自己和团队打气。“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要时刻保持敏锐,找准那些真正适合广大农户种植、能带来高收益的品种。”他多次组织经营班子开展调研,深入分析市场趋势。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他果断决定优化种子繁育布局,科学合理地调整自主品种和代繁品种的占比。实践证明,这一决策使企业的市场话语权和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经营风险也随之降低。为满足农户对稀缺水稻品种的需求,王金柱另辟蹊径,通过代理一些市场上十分抢手的抗除草剂品种,不仅填补了区域市场的空白,还有效带动了自主水稻品种的销售。

面对严峻的种子市场销售态势,王金柱积极调整销售策略,构建了“大户定制+农业合作社合作+区域代理”的三维立体销售渠道。通过有效整合10余家区域销售代理,形成了覆盖区域内85%以上乡镇的销售网络。“我们要主动走出去、沉下去,拓展市场,让更多的农户了解并认可我们的‘大华’种子!”为加强销售市场维护,他积极倡导变“销售服务”为“服务销售”,进一步充实销售队伍,加强与省外安徽市场的客户对接,利用短视频等自媒体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升销售团队的战斗力。2024年国庆期间,他带领团队组织开展“国庆我在岗、保供不打烊”促销活动,联合企业、经销商、种植大户打造三方共赢模式。通过举办水稻、小麦新优品种观摩会,邀请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参与,为他们提供更为直观的服务体验,有效提升了客户的信任度。在王金柱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射阳分公司共销售水稻和小麦种子5860万公斤。走进王金柱的办公室,最显眼的要算挂在墙上的那几张地图了,每开拓一个区域市场,他便会在地图上作出一个标注,每个标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团队奋进的足迹。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名党员干部,王金柱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体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2022年元旦刚过,王金柱接到了异地任职的通知,离家有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尽管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但他还是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临行前,妻子默默地帮他收拾和整理行李,心中虽有不舍,但她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母亲在一旁反复地叮嘱:“一个人在外注意身体,千万别太累!”两个孩子则不停地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工作的地方远不远?”他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心中虽有不舍,但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子。

每当夜幕降临,在结束一天的繁忙工作后,他都会尽可能地抽空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看着视频中女儿兴奋地展示着新学的舞蹈,听着儿子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这让他忘却了一天的疲惫。由于长年在外工作,与家人分隔两地,加之工作繁忙,王金柱错失了父母亲的生日宴,孩子的家长会更是顾及不上。他将这些深藏在心底,把家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化为前行的动力。

2025年春节过后,当家人和亲朋好友还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中时,王金柱带着组织的信任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再一次奔赴新的“战场”,担任江苏省徐州大华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接受新的任务和挑战。新的岗位、新的期待,如何立足企业现有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迅速打开企业生产经营的新局面,王金柱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谋划。

一粒种子,既承载着成长的希冀,又孕育着收获的希望。就像一粒金灿灿的种子,王金柱在江苏农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展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种子事业的执着追求。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近几年,王金柱先后被表彰为江苏农垦集团优秀党组织书记、江苏省农垦系统第六届劳动模范、江苏农垦集团2024年度先进个人。

当谈及每一次挑战和每一个突破,王金柱都会感慨地说:“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在成就事业的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只有把自己融入企业发展的时代浪潮,人生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我将以大华人的责任与种业人的情怀,为种业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刘明东 张子怡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射阳分公司

来源:中国农垦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