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嘉诚的财富规模令人惊叹,尽管其个人财富的具体数字难以捉摸,但长和帝国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资产状况是公开透明的。长和系的主体由四家旗舰公司构成: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港灯集团和长江基建。这四家公司构成了长和财团的核心,旗下掌控着22家企业,业务覆盖全球50个国家
李嘉诚的财富规模令人惊叹,尽管其个人财富的具体数字难以捉摸,但长和帝国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资产状况是公开透明的。长和系的主体由四家旗舰公司构成: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港灯集团和长江基建。这四家公司构成了长和财团的核心,旗下掌控着22家企业,业务覆盖全球50个国家,员工总数达36万人。李嘉诚凭借长和帝国的庞大资产,雄踞华人首富之位长达26年。
长江集团中心一期是长和财富帝国的心脏,于1999年建成,顶层便是李嘉诚的办公室。长和旗下22家企业的总部大多设在这栋价值330亿港元的大厦内。2015年,李嘉诚在这栋大厦内对长和系进行了重大重组,将地产业务整合为长江实业地产,后更名为长江实业集团,简称为长地;而港口、电讯、基建、能源、投资等非地产业务则整合为长江和记实业集团,简称为长和。这两家控股集团的注册地均为开曼群岛,这意味着若要涉及李嘉诚的私产,最终需由英国最高院作出判决。重组后,长和帝国的业务版图变得清晰明了。
长和的市值为1656亿港元,但去年的营收高达4766亿港元,资产与市值存在严重不匹配的情况。长和旗下拥有54个港口,其中43个港口曾被美国财团出价228亿美元收购,但港口业务仅占集团总营收的9%,是长和五大业务板块中规模最小的。由此可以推测,长和的整体价值究竟有多高。
零售业务是长和的第一大板块,去年营收1901亿港元,占集团总营收的39%。以屈臣氏集团为核心,李嘉诚旗下拥有12个零售品牌,在全球30个国家布局了16951家门店。财务及投资是长和的第二大板块,占比21%,涵盖和记黄埔、和黄医药、长江生命科技、澳大利亚电讯TGP、TOM集团等企业。电讯业务是长和的第三大板块,占比19%,在港澳地区有和记电讯香港控股和新城广播,在南亚地区有和记亚洲电讯,在欧洲有三家集团,经营英国、奥地利、瑞典、丹麦、爱尔兰、意大利六国的通讯业务。基建业务是长和的第四大板块,营收占比12%,但利润高达34%,主要由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组成的财团负责。这两家公司利用长实和和黄赚取的资金,在海外积极收购潜力产业,如英国、加拿大、澳洲的天然气、自来水、电力项目,以及香港岛的电力水泥厂、内地的高速路收费大桥等。此外,李嘉诚习惯储备大量现金或等价物,截至2024年年末,长和持有的流动资产达1921.93亿港元。长和集团的资产总值为11125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41%。
另一家长地集团则负责地产、酒店、物业等板块,目前持有的不动产权益面积高达164万平方米,估值1472亿港元。此外,还有700万平方米的正在开发和待开发土地,价值1300亿港元。截至去年底,长地总资产为5017.81亿港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0%左右。两家集团的总资产合计超过1.6万亿港元,净资产合计也超过1万亿港元。在民营领域,长和系的规模甚至可以与央企媲美,位列全国前十。李嘉诚通过多个家族信托和李嘉诚基金会在长和集团持股近31%,在长地集团持股近50%,总价值接近7000亿港元。除了这些,李氏家族还拥有诸如赫斯基、汇丰银行等李嘉诚个人投资的企业,李嘉诚的小儿子李泽楷也有42亿美元的独立资产。李氏家族的真实财富深不可测。
来源:摄影师二木先生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