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大选爆冷!极右翼得票翻倍冲第二,斯特勒工党暂坐第一 序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1 03:26 1

摘要:工党一直说自己民生做得好。他们想让养老金更多,住房补贴跟上,工作机会不掉。普通工薪阶层支持他们。这些人觉得工党更靠谱。

过去几年里谁会想到这样的新变化?选举早就结束,挪威成了不少人议论的焦点。有人仍在等最后一步结果。

大选提前了。联盟裂了,政府没办法继续做事。领导人想办法还是要选新的议会。

工党觉得自己能赢,他们选票最多。

最初选票清点超过72%,工党才有近28%的得票。这比上一次多出1。2个百分点。

他们头领斯特勒继续做首相,联盟势头压倒对手。议会席位可能就够了,有机会重新执政。

工党一直说自己民生做得好。他们想让养老金更多,住房补贴跟上,工作机会不掉。普通工薪阶层支持他们。这些人觉得工党更靠谱。

工党又支持环保又考虑能源安全。虽然有反对声音,还是有选民认同他们。对欧盟政策他们选择跟着走一点。挪威国家广播公司预计工党联盟会拿下89个席位。

议会多数线是85席。超了4席。

有了这些席位,组新政府难度不大。议会分布没有大变动,实际结果更倾向于老牌党派继续主导。

选举中最大变化是“进步党”坐上第二把交椅。这党票数飙到24%,上一次只有12%。

他们成立到现在成绩最好。进步党得票暴涨,原因不少。很多人不喜欢移民政策,抱怨物价高,这党就抓住这些心思。

进步党反复讲,移民要管得更紧,消费税要降,欧盟政策要减。选民焦虑被他们看准。尤其是北部移民多的区,进步党票数甚至过30%。这些地区传统党派没管好移民问题。极右翼趁机开路。

保守党这次运气坏了。得票大降,只剩15%。上一次有21%,现在掉了6个百分点。保守党成了选举最失意的队伍。

分析说保守党没抓住核心问题。民粹议题他们没跟进,经济上又没和工党拉开差距。中间选民就慢慢流失了。

保守党能源政策也不定。时而赞成欧盟减排,时而反对工党搞风电。选民看着也不放心。不相信他们能带队。

这次提前选举的根本原因是联盟分裂。2025年初,“中间党”不愿合作。他们不够认可欧盟能源政策,直接退出联盟。

中间党担心传统渔业和石油利益受损。他们还怕北部地区很多岗位丢掉。斯特勒领导的工党则强调能源转型是大方向,不管有争议也不会放弃和欧盟合作。

联盟一旦散掉,斯特勒政府就没有议会多数。政府做决策没人支持,没办法推进政策。最后只能提前解散议会,重启选举流程。

不少分析指向经济和民生。工党当政期间,很多民生措施一直在慢慢推进。有些人获得实际便利。但也有部分选民觉得进步党给他们更多回应。特别是那些对物价、移民感到不满的人群。

议会选举结果出来,工党联盟保持领先地位。议会席位多出来的4个,足够让他们继续执政。新政府组建基本确定,老派政治力量没有出现大的断层。

进步党的表现很扎眼。在移民和经济议题上把握住情绪。极右翼空间被现实问题撑开。他们和传统党争抢选票,群众认同分流。

工党能顶住压力,说明政策方向部分被认可。保守党这次没抓住机会,丢掉不少核心选票。能源政策成了争议点,谁决定转型谁就容易获得支持。

大选后不少地区气氛有些变化。北部选民情绪高涨。有些人明显向极右翼靠拢。传统势力回流减弱,竞争加剧。

政策分歧没有彻底消除。联盟的重新组合只是临时平衡。谁能在未来把握主导,还是未知。

议会席位分布决定各党的话语权。工党联盟暂时稳住阵脚。极右翼力量还在快速成长。后续各党协商,也是关键环节。

各党都在重组思路。选民关注点偏向现实问题。移民、物价、能源,议题互相影响。谁能有效应对谁就能获得更多选票。

极右翼得票高说明社会分化加剧。传统党派如果不能聚拢核心群体,下一次选举还会动荡。

工党如果政策稳妥,执政地位还会持续。进步党已经从边缘走向核心。联盟之间较劲,不同声音交替主导。

选民心态有变化,政策调整也会跟着改。能源转型、民生保障依然是争论焦点。

联盟分裂带来的提前选举,显示挪威政治生态波动明显。议会选举结果,为未来变化埋下新的伏笔。

大选有了个结果,各党排位也清楚。席位分布可能影响接下来不少政策走向。不过选民关注的移民、物价这些问题,估计还会让新政府忙上一阵。

来源:湖泊上荡漾的小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