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普基地丨印刷如何为美好生活添彩?来中华印刷博物馆一探究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01:04 1

摘要:位于青浦区汇金路889号的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中国印刷工业发展史为核心主题的专业博物馆。该馆依托上海印刷集团的行业资源,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近现代印刷工业先驱为脉络,系统展现从传统印刷技艺到现代数字技术的演进历程。馆内融合历史文献、实物展陈与科

位于青浦区汇金路889号的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中国印刷工业发展史为核心主题的专业博物馆。该馆依托上海印刷集团的行业资源,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近现代印刷工业先驱为脉络,系统展现从传统印刷技艺到现代数字技术的演进历程。馆内融合历史文献、实物展陈与科技互动,成为上海市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青少年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

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展陈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五大主题展区,突出“工业+文化”的双重属性,不仅是一座记录工业历史的场馆,更是一座“活”的文化引擎。“印刷展示馆”以一本书的演变为脉络,通过展出汉字出现后的甲骨、青铜器、简牍以及雕版、活字等印刷实物,详解一本书中文字、载体、形制的演变,向观众展示了印刷工业开启后的各种技术革命。同时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核心,陈列了民国时期的铅字印刷机、老式石印设备、装订设备,复原中华书局历史场景,展现近代印刷业推动教育普及与文化革新的历程。“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建设于2009年,其根基可追溯至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民族印刷工业巨擘的百年积淀。作为中国近现代印刷业发展的缩影,博物馆既呈现古代雕版、活字印刷的智慧,也展示现代数字技术的创新突破,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所以我们除了开展印刷技术科普,还着重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科普。”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馆长李嵩介绍。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色印刷的发源地。在“红色印记”展厅,现场展示了商务印书馆的成立、上海印刷工人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和共产党人在上海创办秘密印刷所,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印刷人紧随党的步伐,在出版印刷领域一路探索的艰辛历程。博物馆还打造了数字创新应用的“数刻龟兹”展厅,将龟兹石窟进行科技重生。展厅利用3D打印、数字印刷技术完整复刻石窟结构与壁画的艳丽色彩和细腻笔触,创造出沉浸式的互动场景。观众走进1:1高精度复制实体洞窟中,便宛若置身于真正的龟兹古国千年文明长河,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精妙结合。“在丝绸之路上,古龟兹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首站,也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古丝路文明双向交流的重要枢纽,我们以新疆龟兹石窟数字化工程数据为基础,将最新的数字印刷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进行创新应用,希望观众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印刷的存在。”李嵩说。

作为科普基地,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针对不同受众,积极开发适应真、善、美融通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提升文化传播效能,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科普、美育及非遗传承系列活动,全面发挥博物馆在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和培养时代新人中的阵地作用。“我们主动思考幼儿园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参观体验、中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互动活动、成年人希望得到哪些知识,针对不同的人群,打造丰富的活动与服务。我们希望有更多年龄段的朋友可以进到博物馆,有更好的参观体验,也能深刻感受到印刷是文明传播最坚实的力量。”李嵩说。

编者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知识探索欲望的不断增强,科普基地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为全面介绍青浦各类科普基地的特色、功能与展览内容,鼓励更多公众参与科学实践,促进科普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青浦区融媒体中心与青浦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推出“走进科普基地”系列报道,推动青浦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科学文化氛围。

记者:李双玖(名优)

摄影:李双玖(名优)

视频:王威溥华(名优)

编辑:胡小凡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来源:绿色青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