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之下,谁在造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0 19:30 1

摘要:今天说说谣言的事,之前有些人直接就把造谣群体归为汉奸,有的时候我也这么说,但是其实这么说也有点武断,因为造谣的人除了有一部分是实打实的,拿美国和日本的钱的,然后除掉那些没脑子跟风的,还有一部分,没有拿钱,但是却热衷造谣的人,这一部分人有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坏

流量之下,谁在造谣

今天说说谣言的事,之前有些人直接就把造谣群体归为汉奸,有的时候我也这么说,但是其实这么说也有点武断,因为造谣的人除了有一部分是实打实的,拿美国和日本的钱的,然后除掉那些没脑子跟风的,还有一部分,没有拿钱,但是却热衷造谣的人,这一部分人有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坏。

所以坏人到底有哪些呢?翻翻网络上的节奏很容易发现,对流量越是迫切,就越容易成为坏人。


这些人在博取流量的时候,并不会考虑自己的言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是否会带偏社会风气,破坏公序良俗,甚至于出卖祖国。所以看到的坏人就有很多种,包括比如说葡萄打药几十次的,以及废纸片做包子馅的,以及说巴铁不铁的,说乌克兰必胜的。总体来说就是,怎么说有流量就怎么说。

但是这样的人,除了那些收钱办事的,其他人在网络上其实都有身份。我说两个比较常见的群体,也来跟踪一下谣言的产生过程。

第一个群体一定让人们想不到,就是律师。人们可能觉得律师这个群体是比较懂法律的,他们一定会成为网络上帮助维持我们公序良俗的一个群体,但实际上不是。他们也是最懂得规避风险的,所以他们完全可以去做一些坏事,而不被抓到把柄。专业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它是一柄双刃剑,专业是一个能力,而道德跟能力是无关的。有道德的人有能力,他才会成为一个社会的正面力量,而没有道德的人有能力,他只会成为一个顶尖的坏人。

举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湖南湘雅器官摘除案件,当时轰动挺大,受害者是被120送到医院以后,进入到ICU,然后ICU的医生出现了非法操作。当然,相关细节都已经调查清楚,相关人员已经接受了法律制裁。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这个社会里总有坏人,这个坏人在任何岗位上他都会做坏事。他作为ICU的医生会做坏事,在其他岗位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也会做坏事。坏人永远都存在,但这不是社会问题,因为它不具备普遍性,它只是一个个案。而我看到的一个律师是怎么带节奏的?他说,这个受害者是在120上被摘除器官的。有人可能觉得120和医院也不过一步之遥,都是我们的医疗体系,这种造谣似乎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带节奏的这个时间刚好和贵港女孩时间重合。关于贵港那个问题,我在其他的帖子里已经辟谣了。那么律师在这个时间点发布这个消息,到底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间120是一个社会性的关键词,他想趁着这个关键词火一把。所以你要说这个律师一定收了境外的钱,我觉得大概率也不是,但是他一定没安好心。他想把社会上所有跟120相关的和不相关的那些问题都集中在一起,制造一个大的话题,通过渲染恐慌来吸引粉丝。他发布的这个帖子的图片上有一行小到几乎看不清的声明,那个声明具体的措辞我不太记得了,大概就是说这个事件和真实情况有出入,是一个经过演绎的案件。


这种情况像什么呢?就像我妈买了一瓶叶黄素眼药水,然后发现叶黄素这三个字的角落上标着一个TM。明明是在造谣,明明是在带节奏,但是他却知道怎么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然后来说第二个例子,第二个群体是红娘,就是做婚介的那个群体。他们主要带的节奏就是挑起两性矛盾。其实在中国社会,现在是没有两性矛盾的,彩礼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但是还没上升到社会范围的矛盾,而且国家也在展开对于彩礼的一些压制。但这个事情总归是属于公序良俗的,所以你要说想要用制度去压它,其实也不太容易。

婚介会专注于挑起两性矛盾这件事,我是挺意外的。因为婚介本身做的就是介绍人的生意,它只有男性没有女性,或者是只有女性没有男性都不行。也就是说,如果它致力于挑起两性矛盾,那么就一定会失去一边市场,从而导致他挣不到这个钱。但事实的情况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挑起两性矛盾,那是真的有流量啊,而在这种流量影响之下,这人们是真不干人事。

前一段时间我在抖音上刷到一个天津的红娘,就在他的帖子里,没有交代任何背景,直接上来一句,35岁的女性没有婚姻市场了。对于这种观点,我就觉得挺迷惑的,35岁的女性,她可以找35岁的男性,没有婚姻市场是什么意思?是想要说从22岁到80岁的男性都不会选择35岁以上的女性了么。我对那些张嘴就是生孩子的红娘很无语,说的好像男人生殖系统永远不退化一样。但是让我挺意外的一点是评论区都很正常。热度确实有,流量也确实有,他这个帖子点赞数和转发数其实都挺多的,但是唯独一个和他想的不一样的地方,估计就是评论区。评论区几乎一边倒的都在指责这个红娘说的不是人话。

所以看起来,中国的基本盘还是挺稳的,广大群众三观正。


两性话题有热度,是因为男女之间确实有矛盾。说白了就是我们对于另一半的期望总有点偏高,所以就导致对于现实生活多有不满。再加上,彩礼这个事其实在有些地区闹得有点过,如果还要加的话,那就是某些来源于中国外部的力量,对平台算法确实有所影响。所以几个方面的力量加持下来,热度必然是存在的。如果一个红娘想要吃这个流量,那他就必须要挑起事端,只要挑起事端,无论他的观点合理或者是不合理,都会有人在他的帖子下面留言。但区别在于,如果是不合理的话题,无法赢得粉丝。当然凡事不绝对,有些人专门在反社会的方向上一路走下去,人们关注它也只是因为想要在它更新内容的时候过去骂它。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色列大使馆。

人们想要挣钱的心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道德还是要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发展成现在,如果说完全靠的只有法律我感觉还是有点不足的。但是如果有人非要放下道德去挑战法律,在大数据环境下,似乎也不太容易。随便举两个例子大家体会一下。目前每年我国都会拒绝数万中国人入境,这些人除了有隐藏的双国籍以外,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他们的账户上曾经有一些奇怪的资金往来,或者和外国某些人有过接触。还有一个事,就是今年上半年,好像是四月,社科院撤销了一个研究所,整个撤销的。这个新闻在网上比较好查,撤销的理由就是这个研究所里的主要负责人有不当言论。

所以那些想要放弃道德底线的人,没事了也可以多均衡各方面因素考虑一下,大数据连你的资金往来都清清楚楚,你晒在网上的言论又怎么跑得了呢。每次出现谣言,处罚都是最源头的那一两个人。网络上那么多转载,源头都能找得到,中间路径就真的确定不了么?只不过就是传播力度不够大懒得处理而已。至于什么时候处理,怎么处理,那可不好说。没准等那些博主将来某个时刻,或者博主的子女将来某个时刻需要国家的时候,处理方案就来了呢。


来源:挣钱那点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