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传来好消息:2028年或能搭飞行器去太空旅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21:22 1

摘要:此次发布会介绍了中心先进的试验能力与前沿技术水平,并推介了力箭二号运载火箭、力箭二号重型运载火箭、力箭三号运载火箭,以及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和力擎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核心成果。

9月9日,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落成暨试验能力发布会在广州市从化区召开,标志着我国首个面向全球开放的商业航天动力系统测试平台正式落成。

此次发布会介绍了中心先进的试验能力与前沿技术水平,并推介了力箭二号运载火箭、力箭二号重型运载火箭、力箭三号运载火箭,以及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和力擎系列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核心成果。

中科宇航副总裁杨浩亮介绍,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未来将用于太空旅游,“我们预计2028年提供太空旅游服务,飞行器最多一次可以搭载7名乘客,它将飞跃‘冯卡门线’,让大家感受约4分钟失重的体验。”

已与近10所高校开展科研合作

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位于从化区,占地面积1016亩,核心设施包括200吨级与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工位以及能力领先的400吨级液氧煤油动力系统试车台。

该中心以安全性、专业性、通用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原则,是我国中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可回收技术研发的关键地面验证平台,为火箭动力系统从研制到量产提供全过程试验支撑。

未来,试验中心将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及高校开放共享,打造国际协同研发与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助力全球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

杨浩亮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已经与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近10所高校开展科研合作,包括微重力实验,太空医疗设备、太空育种等领域的研发。

“广州的商业航天生态圈正越来越好”

作为大湾区唯一的综合性航天产业基地,该中心开创性地将航天科技与科普教育、现代农业及生态文旅深度融合,构建起集航天工程试验、太空科普体验、太空农业展示与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航天科技生态综合体”,配套建设包括航天科普展厅、太空农业示范区、太空荷花观赏区及太空果树种植示范区等,不仅服务于航天科研与智能制造,更成为向社会公众传播航天文化、展示航天科技与太空农业生态融合创新的重要窗口。

杨浩亮表示:“广州的商业航天生态圈正越来越好,目前正形成产业聚集,吸引更多航天产业相关的制造业、测试业、服务业在此聚集,覆盖航天、航空、电子、船舶、电器,软件控制等领域,我觉得,中科宇航在广州的落地以及广州对于中科宇航的大力帮助,是大家双向奔赴的结果。”

杨浩亮说:“我们的力鸿二号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是一款太空旅游产品,它主要的是瞄准着亚轨道的设计,可以实现约4分钟的失重体验,还可以搭载三吨的载荷,飞行器超越冯卡门线,最终随着我们的航天器一块落回地面,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太空旅游和太空娱乐带来的便利。”

杨浩亮还介绍了力箭二号运载火箭的情况。目前,力箭二号首飞箭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全箭总装,进入总测阶段,计划今年四季度执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轻舟货运飞船初样试飞船发射任务,未来将成为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和空间站低成本货运的主力火箭,显著提升国家进入太空的效率及经济效益。

力箭二号重型运载火箭采用通用芯级捆绑构型设计,通过集束式回收火箭实现发射成本的大幅降低,未来将服务国家卫星互联网高密度发射需求,支撑每年60次的高频次火箭发射,这是我国构建空天信息网络的重要基础装备。

力箭三号运载火箭作为全回收式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不仅实现将火箭全回收的技术跨越,更致力于构建空天往返运输系统,为我国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太空资源利用提供关键支撑。

此外,力擎一号、力擎二号是公司自主研制的高性能、轻质化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针栓式喷注器及高转速涡轮泵技术,可为可重复使用火箭一、二级和力鸿系列可重复使用飞行器提供动力。

中科宇航创始人、董事长杨毅强在发布会中表示,未来5-10年,空间产业将逐步实现从低轨向中高轨以及深空的拓展,通过高效利用太空环境、规模化开发太空资源与能源,推动太空经济持续壮大并形成产业规模。试验中心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力量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正以更加自信、包容的步伐,深度融入全球航天产业链与创新网络,共同应对“如何更高效、更经济、更可持续地进入太空”这一时代课题。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