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采访团走进南充 中法农业科技园撬动川北农耕新经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22:35 1

摘要:春风又绿嘉陵岸,一江碧水沿着阆中古色古香的传奇故事、仪陇铿锵有力的红色信仰,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唤醒凤仪湾生机勃勃的多元产业。3月29日,“组团培育副中心 喜看南达新气象”联合采访团走进南充高坪区的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深入解密其打破传统农耕升级产业的“发展算

春风又绿嘉陵岸,一江碧水沿着阆中古色古香的传奇故事、仪陇铿锵有力的红色信仰,自西北向东南流淌,唤醒凤仪湾生机勃勃的多元产业。3月29日,“组团培育副中心 喜看南达新气象”联合采访团走进南充高坪区的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深入解密其打破传统农耕升级产业的“发展算法”。

在30亩全气候智能温室里,摘下圆润透亮的小番茄品尝,鲜甜的汁水迅速浸润唇齿;日暮时分,帐篷营地陆续升腾起袅袅炊烟,欢声笑语飘散着松弛的惬意;星光之下,凤仪湾大舞台热闹开场,唱响了乡村振兴的田园牧歌……漫步于科技园内,采访团明白了凤仪湾凭何重写川北农耕经济的DNA。

革故鼎新:打造现代农耕

置身于美丽宽阔的循环农业区、湿地农业区、特色水镇,谁能想到,此地几年前还只是一片荒滩。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和省政府的提倡下,为推进中法、川法合作,现代农业重点示范项目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应运而生。这一中法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大成果,不仅是第21届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扶持项目、川法合作现代农业重点示范项目,还成为省“十三五”规划建设项目,并连续4年被列为四川省重点项目。

热气球项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是终结荒滩面貌、打造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农耕经济的关键性突破路径。凤仪湾总规划面积3万亩,依托3000亩伏季水果园、3000亩柑橘博览园、30亩全气候智能温室、食用菌产业园以及蔬菜花园,产出樱桃番茄、凤仪麻梨、甜橙、羊肚菌等天然、健康、智慧的农产品,并凭借稳定供货、品质保障和全国一件代发服务,打开了市场,赢得了认可。凤仪湾的智能温室项目还被推介为2023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获“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等国家级荣誉。

番茄智慧谷

为切实助力乡村振兴,四川嘉陵江凤仪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同时,依托科技园,实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园区+村集体+农户”的联动发展格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构建增收渠道。据凤仪湾品管中心总监李春明介绍,凤仪湾累计提供3000余个就业岗位,年均培养1000余名农业专业人才,直接带动3000户农户户均增收5万元,年均增收超1亿元。

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立足本土,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农产品,打造支柱产业,用与时俱进的思路、精准发力的智慧、深耕细作的实践,带领附近村民真正过上了“靠滩吃滩”的生活。

八面玲珑:注入多元业态

在深挖凤仪航电枢纽对库区水位调节下蕴藏的土地价值基础上,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强化生态修复与农业产业平台搭建,发掘旅游资源价值,创新构筑乡村生活新场景。凤仪湾围绕新旅游、新农业、新生活、新交流四大主题,打造集温地生态观光旅游、养生养老、欧盟标准农产品生产、科教文化基地于一体的“中国港湾型田园度假区”“欧盟标准农业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综合保护开发样板区”,总体定位为“国家农业公园”。

中法农业科技园的番茄

7000余亩生态湿地区,以嘉陵江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原生态湿地为核心,坚持用“不设计”代替“精细设计”,重点建设封育区、培育区、休闲区,打造湿地、林盘、河流、山地、田园和人文景观。丰富的景观、优越的自然环境,常年吸引58种鸟类和62种鱼类栖息繁衍,坐实了此地“嘉陵江之肾、川北生态原乡”的美誉。

园内占地200亩的法式水镇,是西南首个“微气候”水镇。依靠中法合作的科技加持,融合自然生态、传统习俗,展现文化、营造氛围,打造形成了目前中国唯一利用天然水域、小气候调控技术,集“吃、住、娱、购”于一体的康养水镇。此处融合餐饮休闲、特色文创民宿、中高端商务精品酒店、零售购物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业态,营造出水上码头商业、角色演绎文娱中心、水镇夜游经济、原乡民俗文化造节等多元化生活场景。科技缝合下的中法文化深度交织,让这里既有嘉陵江畔的野趣,又有塞纳河岸的慵懒。

中法农业科技园的番茄

四川嘉陵江凤仪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明锋告诉记者:“凤仪湾建立之初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做成南充的都市后花园,目前已经基本实现,接下来会进一步丰富业态,引进更多产业。”如今的凤仪湾,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交通+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田园旅游综合体,嘉陵江流域“交农文旅”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为区域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和开放合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凤仪湾,用土地书写了川北农耕发展新的可能。

顺势而为:引擎产业升级

凤仪湾大舞台项目自启动以来,便致力于塑造特色文旅演艺品牌,打造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新模式,助力文旅产业繁荣与乡村文化传承协同发展。

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入嘉陵江面,凤仪湾大舞台骤然亮起璀璨灯光,密集的鼓点托着欢快的嗓音,点燃了线上线下满怀期待的观众的激情。

中法农业科技园的番茄

凤仪湾大舞台开播23天,景区曝光率破5000万次,线下游客导入人次超8万,景区营收去年同比增长4倍。“我们通过大舞台产生流量,让公众认识、了解、走进凤仪湾,再用流量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和南充特色美食。”谷明锋说,凤仪湾要吸引流量做“世界番茄水镇”“成渝度假天堂”IP,同时不断根据当下的时代需求,不断创新探索,丰富和升级产业。

依托欧盟标准化果园及法式半封闭智能温室,凤仪湾还提供学生研学、教培职培、会务节庆等项目;借助资源优势,发展低空经济和水上运动。

海棠大道

据了解,凤仪湾国际飞行营地集低空旅游、航空培训、无人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无人机800米跑道已建成,三号国际通用航空公司已进驻,游客可在此体验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热气球观光等项目。

金熊猫水上运动中心打造综合性水上运动休闲目的地,开展皮划艇、赛艇、帆船等水上运动项目,桨板运动已在春节开始运营,水上卡丁车将在本月投用。

凤仪湾紧抓时代脉搏,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持续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持续释放经济价值,为川北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作了有益探索。凤仪湾的农业鸿篇还在徐徐展开,嘉陵江畔的土地传奇未完待续。(凤仪湾供图)

记者:杨蕙菱

来源:达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