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齐心,其利断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7:44 1

摘要:9月9日,嘉兴南湖湖心岛上,最后一班游船缓缓离岸。56岁的民警张玉荣踏上小岛,开始他的又一次坚守。身旁,年轻的徒弟程晓渭紧随其后,两人的脚步踏过青石板路,仿佛踏过一段跨越时空的使命接力。

感恩·教师节

师泽若水 润物无声

师徒齐心 其利断金

今天

让我们看看警营里的师徒们

红船旁的守护传承

9月9日,嘉兴南湖湖心岛上,最后一班游船缓缓离岸。56岁的民警张玉荣踏上小岛,开始他的又一次坚守。身旁,年轻的徒弟程晓渭紧随其后,两人的脚步踏过青石板路,仿佛踏过一段跨越时空的使命接力。

“师傅,今天让我先巡查南岸吧。”程晓渭主动请缨。张玉荣点点头,眼中透着欣慰。3年前,这个刚从警的年轻人还带着稚气,如今已能独当一面。望着徒弟坚定的背影,张玉荣不禁想起36年前自己初到南湖派出所时的情景。

张玉荣是七一派出所党龄最长的民警,1991年春天,他在南湖红船上庄严宣誓,从一名预备党员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当时,我在南湖派出所工作,也是从那一刻起,我的心就与红船紧紧相连。”

2023年,七一派出所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拜师仪式。程晓渭将一束鲜花郑重递给张玉荣:“师傅,请多指教!”他眼中闪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一丝忐忑。

张玉荣接过花,笑容温和:“守护红船,守的是初心,也是民心。”那时程晓渭并不完全明白这句话的分量,直到他跟着师傅走上湖心岛,亲身体会到守护红船的真正意义。

湖心岛的夜,静谧而庄重。环岛500米的路,张玉荣每夜要走30圈。“蚊虫叮、汗水淌,但一个角落都不能漏。”他告诉程晓渭,“红船在这里停了百年,我们守的不仅是船,更是千万人心中的信仰。”

程晓渭最初觉得这样的巡逻枯燥乏味,直到那个傍晚的突发事件,让他彻底明白了师傅的教诲。

那是一个周末,从张家港专程赶来的刘阿姨一家登岛时已近傍晚,下船后,60岁的刘阿姨有些头晕,张玉荣快步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虽然刘阿姨摆手拒绝,但张玉荣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她。

几分钟后,刘阿姨的家属急匆匆地找到张玉荣,询问是否可以借把椅子让老人休息。“当时她的面色不太好看,我找到椅子让她坐下的同时,立刻联系了快艇,做好救援准备。”张玉荣的预判是准确的——刘阿姨突然晕倒了。张玉荣立即将刘阿姨连人带椅抱起上了船,正是因为这及时处置,刘阿姨得以化险为夷。

“守护红船不仅是站岗巡逻,更要时刻关注游客的需求,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程晓渭事后在工作笔记中这样写道。从此,他学会了师傅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能够从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读出游客的需要。

张玉荣对徒弟的传授远不止执勤技巧。程晓渭工作压力大时,师傅常拉他去跑步、爬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心态是坚守的根基。”在山路上,在跑道上,张玉荣将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人生感悟娓娓道来。

更让程晓渭受益匪浅的是,师傅带着他走遍南湖革命纪念馆、会景园,讲述红船故事。“师傅说,守护红船的人,首先要懂红船。”为了当好讲解员,程晓渭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学习讲解技巧,现在已经能够独立为游客讲述红船的历史和精神。

教师节这天,程晓渭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手绘“红船守护岗执勤要点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注意事项和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置流程。“这是师傅教我的,现在我想告诉他:我都记住了。”

这张图纸凝聚了程晓渭3个月的心血。他利用休息时间,走遍湖心岛的每个角落,记录下各个点位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张玉荣接过图纸,眼眶微热。还有3年就要退休的他,看着眼前年轻的徒弟,仿佛看到36年前那个在红船上宣誓的自己。“守护红船,代代有人。”他说,“这才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

他们是“细节控”组合

今年28岁的王任栋和24岁的高洋,撇开师徒的身份,只有4岁的年龄差让他们多了几分同龄人之间的默契,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一个手势就能配合无间。

在高洋眼中,师傅是行走的执法“教科书”,他把规范写在每一个案卷里,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精确到每个流程、每个时间点。初入警营之时,高洋也有过不适应,工作节奏快、多个案件、警情攥在手里,除了迷茫就是紧迫。每当侦查办案遇到瓶颈,执法流程不够熟悉的时候,师傅总能为他拨开迷雾,指明正确的道路。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王任栋成为秀洲公安“情景式执法练兵”研发团队中的一员,他将处置的每一起警情、侦办的每一起案件拆解,列出基层执法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薄弱点,提炼总结成学习训练的重点。全省首个“情景式执法练兵系统”由此诞生,成为众多民警的执法学习样板。“堪比身边的活教材,行走的百科全书。”提起师傅,高洋的语气里总是满是自豪和钦佩。

如果让王任栋用一个字形容徒弟,那一定是“细”。高洋有着敏锐的“嗅觉”和不辞辛苦的钻劲,即便是小案、小事,他也会反反复复琢磨,遇到大案、难事,他更会穷尽一切手段,找准每一个细节。今年3月,辖区工地发生电缆线被盗窃案件,初步判定涉案价值不足千元。案件交到师徒俩手里,高洋率先从这起小案入手侦查研判,逐步深挖,发现了两名嫌疑人的背后还涉及4个市的9起电缆线盗窃案。从锁定嫌疑人到确定作案手段、路线、时间,高洋巨细无遗地寻找并完善每个细节,组成侦查破案的关键证据链。

“虽然说我们俩是师徒,但更多的时候是互相学习、一起成长的战友。”在王任栋看来,作为引路人,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徒弟产生深刻的影响,“先学会做徒弟,才能做好师傅。”不久前,辖区发生一起金额达千万元的合同诈骗案件,由于涉案价值大、涉及受害人多、资金流水复杂,作为主办民警的王任栋带着徒弟恶补各类法律知识,请教资深的法制民警、经侦民警。通过和13名受害人的一一核实,线上线下多线并行查找资金去向,固定证据线索,最终成功将嫌疑人绳之于法。

当细节控遇上细节控,破案追赃的路上,他们是最强师徒组合,也是互相成就的默契搭档。

“走新走心”的红船接力

在海宁公安,青年民警陈嘉俊和师傅徐耀之间,有着一个“新”与“心”的故事。

3年前,陈嘉俊进入海宁公安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作为社招民警的她什么都要重新学。下社区做安防宣讲是社区民警的“必修课”,可刚开始她就遇到了难题:宣讲课上,来的居民不是刷手机就是来打个卡就匆匆离场,自己精心准备的反诈防骗案例没人听也没人记,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那时候我就听说海洲派出所有位红船卫士先锋——徐耀。他做社区安防宣防特别厉害,不按老套路来,非常轻松地就能让大家把安防知识听进去、记得住,那时候我就特别想学到这份本领。”

当时的徐耀还是社区民警,两人所处的派出所一个在市区,一个在西片,距离很远。陈嘉俊担心徐耀工作繁忙,并没有时间理会这个自己“找上门”的徒弟,可当她鼓起勇气向徐耀请教指点时,徐耀不仅传授了她很多宣讲技巧,还分享了不少优质的宣讲资料。“接触之后,我才发现,他会抽业余时间给新民警开课,专门教大家怎么把安防宣防做得让大家愿意听、记得住,也一直在琢磨新方式让内容不枯燥。”

“内容要接烟火气,形式要带少年气,互动要有人气。”在徐耀的指导下,陈嘉俊快速成长起来,下社区、拍短视频,做直播……首次尝试安防直播就收获了满屏“懂了”,轻松应对弹幕上的网友提问,积极互动的陈嘉俊回想起直播前团队成员们反复磨合对稿,想起师傅徐耀精心准备的那一沓厚厚的资料,她深刻体会到:走新是形式,走心才是本质。

今年6月,陈嘉俊与搭档周溢凡冲击浙里青年说反诈主题开放麦决赛。已调任交警的徐耀在值班间隙仍挤出时间用心指导,“他对我们的要求很高,连一个挑眉的表情都反复打磨!”面对师傅的高要求,陈嘉俊用心记,仔细揣摩,自己“加练”。最终,他们表演的《三骗芭蕉扇》斩获冠军。在大剧场演出前,师傅给她打气,看到台下观众自发记录防骗要点,陈嘉俊再次领悟了徐耀常说的那句话:“宣传只有走新,才能走心。”

“耀哥,你明明是警察,为什么这么搞笑?”“反诈知识有趣点,多一个人听进去,就少一个人被骗。颜值路线没成功,才艺路线也是为人民服务嘛!”如今,陈嘉俊已成为“耀”你知道团队的核心队员,她正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师傅徐耀开创的安防脱口秀带到更多社区带给更多人。这对警营师徒用创新与真诚,让安全宣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奔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青春表达。

师者若水 润物无声

祝所有老师们

节日快乐!

来源:嘉兴网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