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一名将军的一句话“中国20年难追美国”,被西方解读为“示弱”,这话一出网友直接坐不住了,一时间批评声铺天盖地而来,许多人觉得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心]2015年,一名将军的一句话“中国20年难追美国”,被西方解读为“示弱”,这话一出网友直接坐不住了,一时间批评声铺天盖地而来,许多人觉得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十年后的九三大阅兵,我们让世界人民震惊住了,歼-20S、巨浪-3以及众多国之重器集中亮相,中国军队的实力早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我们不仅弯道超车,更在某些领域实现换道领跑!
这位将军为何这样说?九三阅兵又传递了哪些信号?
当时美国的F-22和F-35等隐身战斗机早已部署成军,模拟对抗的结果残酷地显示,一架F-22甚至可以轻松应对多架中国战机,反观我们自己的歼-20,那时还处于紧张的测试阶段,许多关键零件尤其是发动机,还需要依赖外部采购,这种技术上的受制于人是当时最大的痛点。
美国拥有遍布全球的800多个军事基地,构建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全球作战网络,其完整的信息战和卫星支援体系,能够实时监控全球,为任何军事行动提供强大支撑,而当时我们的北斗系统还在逐步建设,卫星数量也相当有限。
说白了,那时我们的军队机械化建设才刚刚达到及格线,信息化和网络战更是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核潜艇因为降噪技术不过关,一度被外界讥讽,核弹头的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仅为对方的一个零头。
许多先进导弹,还停留在模型阶段,能投入实战的版本屈指可数,这才是为什么张绍忠将军说出了那句灭自己威风的话语,这样对比起来我们和别的国家之间的距离确实是比较大。
但是今年9月3日,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这场阅兵超过85%的武器装备都是首次公开亮相,这也直接把十年前那场争论彻底打翻。
当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以车载形式首次驶过广场时现场沸腾了,这款射程超过12000公里的利器能够搭载分导式多弹头,打击精度极高,有了它说明中国终于补齐了潜射核力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最后一块短板。
天安门广场上空,歼-20S双座型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与之同行的还有歼-35A战斗机编队,短短十年,歼-20的列装数量已经超过200架,追平了美国F-22的规模,更关键的是,涡扇-15发动机的突破,让我们的战机彻底摆脱了对外部“心脏”的依赖。
这场阅兵让我们明白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思路,不是简单的军备竞赛,不是你造一艘航母我也造一艘,而是通过换赛道来实现突破。
我们能看到陆军的新式99A坦克,防护系统和火力都进行了升级,更重要的是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首次作为独立方队出现,说明中国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已经形成,未来将是陆海空天信息一体的体系对抗。
这十年中国的军费虽然远低于美国,但通过精准投入,在高超音速导弹、无人作战等领域实现了局部领先,与此同时,美国却在军事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麻烦。
无论是NGAD六代机项目,还是F-35的成本超支,亦或是福特级航母的入列延迟,都能看出其内部面临的技术分歧和效率问题,陷入多线冲突使其全球军力投射能力被严重分散,中国的港口建设和不断扩展的导弹射程,也在逐步削弱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
回过头再看十年前那位将军的言论,是对我们非常清醒的警示,避免我们陷入自满的位置。这场阅兵自然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BBC、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外媒纷纷将焦点对准了中国,多家媒体也承认中国在自主国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观礼台上抗战老兵们胸前挂满勋章,身后的条幅上写着正义必胜,这些画面也都能感受到中国这一路走来有多么的不容易,面对外界的种种解读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发展国防力量不是为了争当世界霸主,更不是要搞军备竞赛,而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现在再用简单的“谁追上谁”来衡量中美军力的对比已经显得不合时宜,美国依然在航母数量、全球基地等传统领域保有优势,但在高超音速武器、无人作战体系、电磁对抗等新兴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局部领先。
从十年前“二十年也追不上”的现实,到十年后体系化、信息化的实力展示,这条路走得很艰辛但也走得坚定,它让我们明白发展并非只有一条直线追赶的道路,根据自身国情和战略需求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一样能够成功。
信息来源:
来源:墨染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