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识别 靶向施策 让就业帮扶更精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17:26 1

摘要: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创新实施就业困难人员“五色分类法”,通过对五大重点群体进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和个性化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就业帮扶工作既有“温度”更有“精度”。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0日讯 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创新实施就业困难人员“五色分类法”,通过对五大重点群体进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和个性化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就业帮扶工作既有“温度”更有“精度”。

色标精准分类。该机制将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五类群体,依据其身份属性、就业需求和技能特点,分别对应“粉、红、黄、绿、蓝”五色标签,实行“一人一档”台账管理。截至目前,全区已为超过2900名重点群体建立五色动态管理档案,实现分类清晰、跟踪到位。同时,岱岳区依托“大数据+网格化+专项走访”机制,每半月组织“红马甲”服务队深入社区(村),开展信息采集与需求摸排,建立“收集—分类—跟踪—回访—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一户一册、一人一档”精准开展“送政策进家门、送技能进家门、送岗位进家门”的“三送三进”专项行动。同步借助“泰聘人才网”平台进行大数据智能匹配,精准匹配岗位,实现“需求早掌握、情况早跟踪、服务早落实”。

数据动态管理构建就业困难群体动态管理机制,依托“五色分类”台账,实行“月更新、季核查、年清零”数据维护制度。每月通过社区网格员走访、企业用工反馈、线上平台监测等渠道,实时更新人员就业状态、岗位需求、技能培训等关键信息;每季度联合各镇街开展数据比对,重点核查身份属性变更、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每年对已实现稳定就业人员开展“回头看”,对因企业裁员、技能滞后等原因返困的群体重新纳入分类管理,形成“识别—帮扶—退出—再识别”的动态循环体系。

帮扶量身定制。对不同群体,岱岳区推出“一人一策”帮扶组合拳: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强化“技能+岗位”双向匹配,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针对登记失业人员,开展“12333”式服务(即1年内至少开展2次政策对接、提供3次职业指导、推荐3次岗位信息、提供3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指导与心理疏导,帮助重拾就业信心;针对返乡入乡农民工,落实返乡入乡创业政策扶持,构建“创业帮手+项目孵化+金融支持”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返乡创业带动就业;针对复转退军人,提供专属岗位推荐、职业技能提升、企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畅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通道;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1311”服务(1次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指导和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大力开展“高校行”“直播带岗”“专项招聘会”等特色招聘活动,促进人岗精准对接,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对接需求,实现“群体分类全覆盖、服务供给无死角”。

闪电新闻记者 贾庆奥 泰安报道

来源:山东台看泰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