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归肺经、脾经、肾经,具有润肺、补脾、补肾的作用,还能够收敛生津。
白露已过,秋燥渐显,此时养生应注重养阴润燥。具体该怎么做呢?
饮食养生攻略
山药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归肺经、脾经、肾经,具有润肺、补脾、补肾的作用,还能够收敛生津。
此外,山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山药中的黏液蛋白,可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防止动脉硬化。所含的多巴胺,又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且其所含胆碱和卵磷脂等成分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健身强体、延缓衰老。
山药蔗梨汁
材料:山药60克、甘蔗汁50毫升、梨汁100毫升、鸡蛋1个。
做法:山药去皮、切片,加水煮沸,调入鸡蛋搅匀,再加入甘蔗汁、梨汁,煮沸即可。
功效:补肾健脾,滋阴生津,益肺止咳,清热泻火。
山药羊肚汤
材料:山药、羊肚各200克,生姜、葱、料酒各适量。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羊肚洗净,切成小块。以上二物共放入铁锅内,加生姜、葱、食盐、料酒和水适量,大火烧沸,用小火炖熬羊肚至熟即成。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木耳炒山药
材料:山药1根、木耳60克、胡萝卜50克、黄瓜1根、葱姜蒜适量、油盐适量。
做法:将黄瓜、胡萝卜洗净切片,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菱形片。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山药片焯水15秒,泡发的木耳及胡萝卜片焯水30秒。炒锅内加入适量食用油,下入葱姜蒜爆香,加入胡萝卜、黄瓜、木耳及山药片翻炒,出锅前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润肠通便。
南沙参
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补气化痰的作用,可以改善干咳、咽干、少痰或者痰黏难咳等肺阴不足的症状。
南沙参枸杞粥
材料:南沙参15克、枸杞子10克、大米60克。
做法:将南沙参放入水中煎煮,再把南沙参捞出,留下药汤备用,再将大米、枸杞倒入水中进行熬煮。一碗滋阴润燥、润肺生津的南沙参枸杞粥就做好了。
功效:养阴生津、补益肝肾。
南沙参茯苓饮
材料:南沙参10—20克,茯苓15克。
做法:将南沙参和茯苓一起煎煮30分钟,就可以代茶饮用了。
功效:南沙参加上茯苓能够养阴生津,化痰除湿,正适合白露时节容易口干、唇干、咳嗽的人群来饮用。
注意:如果您平时怕风怕冷、腰膝酸软就要谨慎饮用此茶了。
豆腐
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有补脾益气、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功。豆腐富含优质植物蛋白,搭配蔬菜、杂粮,既能增强免疫力,又不会让人发胖。
注意:
1. 别买“太白”的豆腐:可能是用了增白剂,正常豆腐是淡黄色,带点豆腥味才正宗。
2. 痛风患者适量吃:豆腐嘌呤含量中等,痛风发作期建议少吃,缓解期可搭配蔬菜少量吃。
芡实莲米鱼头汤
材料:芡实、莲米各10克,鲢鱼头1个,豆腐2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芡实、莲米、鲢鱼头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豆腐及葱、姜、椒、料酒、米醋、食盐等,煮熟服食。
功效:安神健脑、益气养血。适用于产后贫血、头昏耳鸣、视物昏花、心悸失眠等。
猪血猪肝豆腐汤
材料:猪血、猪肝各100克,豆腐250克,山药15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净、切片,加淀粉、酱油等勾芡;山药去皮、洗净、切片。锅中放清水适量煮沸后,下猪肝、猪血、山药、豆腐等,文火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料酒等,待熟时味精调服。
功效:可养肝补血。适用于各种贫血、肺结核、慢性胃炎等。
此外,夏末初秋还适合吃的食物有↓
宜吃食物
1. 龙眼
龙眼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滋补作用。其吃法多样,可以即剥即食,还可以泡水、炖汤、煮粥。
2. 白果(银杏果)
白果入肺经,有润肺止咳功效,可改善因肺经虚弱引起的咳嗽症状。
3. 白扁豆
白扁豆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助健脾、巧化湿。将白扁豆和山药一起熬成粥,有助补益脾胃、调中固肠;若要健脾化湿,宜炒白扁豆。
4. 梨
梨可清热火,润肺清热化痰,有“天然矿泉水”之称。
5. 银耳
银耳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功效,它能帮助缓解秋燥引起的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等症状,让身体从内到外都水润起来。
6. 黑芝麻
黑芝麻味甘性平,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的作用,能帮助补充身体的津液,缓解秋天常见的头发干枯、便秘等问题。
7. 莲藕
莲藕生吃可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熟吃则能健脾开胃、益血生肌,帮助增强脾胃功能。
8. 蜂蜜
蜂蜜是一种天然的营养品,味甘性平,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滋阴润燥的功效,非常适合立秋后用来缓解秋燥。它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温水冲饮,能滋润咽喉,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秋季容易出现的便秘问题。
养生小技巧
诀窍一:戴口罩
秋风阵阵,尘土干燥飞扬,容易造成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故此时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
既往有呼吸系统疾病或过敏性疾病病史的患者,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尽量避免口鼻与致病性、过敏性物品接触。
诀窍二:常熏鼻
秋季,可通过熏鼻的方式,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
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水蒸气,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诀窍三:不吃瓜
俗话说“秋瓜坏肚”,夏季习惯了吃大量的瓜果,白露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
此时,冷饮、冰淇淋等也要少吃。
诀窍四:泡泡脚
从白露起要补养肾气。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踝,时间在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
诀窍五:润肌肤
秋冬季是老年皮肤瘙痒症最容易发作的季节,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皮肤干燥。
发痒的部位多是四肢和背部,从外观上看,什么皮疹都没有,但就是感觉痒。
对于这类问题,做好保湿很重要。
建议在每日沐浴后尽快用毛巾擦干,再马上涂抹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润肤乳,重点涂抹容易瘙痒的部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哦~
综合自养生中国、CCTV生活圈
整理:竺嘉茹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