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深圳,这个被誉为“硬件硅谷”的热土上,从不缺乏明星企业的诞生,但大浪淘沙间,唯有将危机感刻入基因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这里走出了大疆、影石、韶音等知名品牌,任何一个都是细分赛道中的佼佼者。
在深圳,这个被誉为“硬件硅谷”的热土上,从不缺乏明星企业的诞生,但大浪淘沙间,唯有将危机感刻入基因的品牌才能穿越周期。这里走出了大疆、影石、韶音等知名品牌,任何一个都是细分赛道中的佼佼者。
绿联科技也诞生在此,它是跨境数码配件龙头企业,产品主要涵盖充电类、传输类、音视频类、存储类、移动周边类五大品类。
绿联科技身后,站着一位莆田“80后”——张清森。
2024年,靠着一根小小的数据线,张清森干掉华强北档口,带着企业冲进创业板。日前,绿联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38.57亿元,同比增长40.6%。
1983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大学就读于泉州仰恩大学,2007年他大学毕业来到深圳,进入一家港资企业从事外贸业务。2009年7月,26岁的张清森离职,踏上了创业之路。
靠25万元启动资金
干出一家上市公司
绿联科技的故事,开始于25万元的创业资金。26岁的张清森从公司离职,有着福建人天生的生意直觉的他,拿着手头积攒的25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此时,他瞄准了两个契机。
第一,智能手机风潮逐渐在中国市场兴起,带动了配件市场的繁荣;
第二,线上渠道红利,淘宝的用户规模、交易规模都有了爆发式增长,影响力扩大。
创立“绿联/Ugreen”品牌之前,张清森主要是做外贸OEM代工,做贴牌,以数据线起步。在当时,这样的代工厂在深圳有多少,谁也数不清楚。张清森就是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坚持了下来。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张清森应该会持续在OEM代工厂这条路上走下去,但就是一次突如其来的“降价事件”,让张清森下定决心进行转型。
2010年7月,张清森正常为国外客户备好货,却收到客户要求降价的通知,原因是竞争对手在用低成本的产品做恶意竞争,货已经做好,一旦订单取消,便意味着所有的货品都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无奈之下张清森只能接受降价。
事实上,张清森的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外贸环境下很常见,国外品牌主导,国内代工厂在定价方面基本没有话语权。另外,国内代工行业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产品都是“公模”,导致不同品牌商的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除了LOGO不一样,其它就找不出不同的地方了。
品牌化、差异化在张清森看来是更好的出路。
2011年7月,张清森建立了包括自己在内的3人品牌小分队,并启动了绿联数码天猫店,开始发力电商平台。
客服、运营、仓库……几乎电商全流程的岗位张清森都干过一遍。
当时,天猫电商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大部分天猫品牌店铺都不是正规公司在运作,带给用户的体验极差,发现了这一点,张清森将策略调整为“用五星级酒店的实力去开沙县小吃”,以高清线为切入后,迅速扩张到数据线的大部分品类,短短三年时间,绿联就在天猫上获得巨大成功。
2014年,张清森又把目光投向海外,陆续进军亚马逊、速卖通等海外电商平台,开始全球化扩张。
2015年,绿联科技的营收突破2亿,这一数字在6年后的2021年变成了34.38亿,翻了17倍有余。
经过10年的深耕,产品已经从最初的自研数据线拓展到涵盖了移动办公、居家生活、户外出行、车载空间等应用场景的设备配件。
回顾创业历程,张清森曾总结道:“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像人的生命最后注定死亡一样,注定了你的公司是走向倒闭的,所以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好在,绿联科技坚持了下来,迎来了一家公司的“成人礼”,
张清森,也在2024年,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一个IPO。
成为行业龙头的五个关键
绿联成为行业龙头的五个关键要素如下:
1、以商业洞察锚定趋势拐点,捕捉并实现机会转化。
基于行业判断,绿联屡次捕捉并把握住关键机会,实现领跑。例如把握电商红利,从淘宝起家,跟随平台转型品牌化,开设天猫旗舰店,在白牌市场脱颖而出;在移动电源产品上,绿联在国家出台3C认证要求之前就进行标准化设计投产,抢跑行业转型;在跨境电商机遇出现时,绿联开启全球化布局。
2、洞察用户需求,找到“窄门产品”,技术驱动产品迭代,构建品类矩阵。
张清森以差异化规格的高清电视数据线打开市场,随后投入技术研发拓展品类,形成充电、传输、音视频、存储、移动周边等共计五大品类,覆盖用户全场景需求。例如氮化镓充电器、NAS私有云等产品因解决用户痛点成为爆款。2024年,充电和传输两大类占营收比重为66.48%。
3、依托区位优势及供应链集群,形成成本优势。
绿联占据供应链区位优势,海量供应链和专业人才在深圳云集。除自投两家控股子工厂外,绿联与优质供应商形成高效稳定的合作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毛利率稳定在37%以上,高于行业均值。此外,品牌还在欧美、东南亚等市场建立海外仓,优化物流与售后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4、“国内+海外”“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布局全球销售网络。
在国内市场,绿联覆盖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及线下门店,其中天猫渠道营收占到国内市场的27%。品牌从2014年起拓展海外市场,通过速卖通、亚马逊、ebay、Shopee等平台,进入欧美、日本、中东、南非、东南亚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全球网络。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超过5成。
5、注重组织力建设,打造企业核心战斗力。
绿联用组织建设来提高核心战斗力,例如主张“用五星级酒店的能力去开沙县小吃”“不能用华强北的思路做华强北的产品”,即要用高规格切入小品类,提升产品品质和差异。他又主张用网格化管理来构建小组作战团队,培养经营者,倡导“恰到好处的品类,恰到好处的渠道”。
在绿联看来,不仅是想做出好用的产品,更想做被信任的品牌。
从产品到品牌,从中国到世界,从功能到文化,绿联科技用一整套技术+市场+内容的协同系统,完成了“数码品牌”的进阶蜕变。
未来,绿联将继续围绕AI NAS、智能存储、快充电源等核心赛道进行纵深创新,以“全球化品牌构建+文化型传播体系”为导向,坚定走出一条科技品牌的高端化、人格化、全球化之路。
来源:视界快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