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在打‘浙BA’!”他们用拼搏与汗水讲述“生动一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0 17:20 1

摘要: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在“浙BA”的球员阵容中,有不少本职工作是教师的球员。当“球员”与“老师”两个身份在“浙BA”的赛场上重叠时,这份独特的组合不仅让赛场多了份温情,更藏着对热爱与责任最生动的诠释。

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在“浙BA”的球员阵容中,有不少本职工作是教师的球员。当“球员”与“老师”两个身份在“浙BA”的赛场上重叠时,这份独特的组合不仅让赛场多了份温情,更藏着对热爱与责任最生动的诠释。

杭州队陈洋:

“每一滴汗水,都叫进步。”

这个夏天,杭州队的陈洋5次捧起“浙BA”单场MVP奖杯,一次次用惊人的表现征服全场——他曾单场狂砍69分,从小组赛一路横扫,到淘汰赛力克强敌,几乎以一己之力重新定义了比赛走向。开学后的体育课上,陈洋目光望着一群正在奔跑的少年。“我从不切换身份,球场和教室,都是我的主场。”

图自上城教育微信公众号

2019年,陈洋牵头组建杭州采荷中学首个女子篮球社。

他坚信:“篮球不该被定义成男生的运动,女孩们也值得拥有一个挥洒汗水、证明自己的战场。”但女生打篮球的少,更别说凑一支队伍。报名当天,只有五个女孩参与,她们紧攥篮球,连最基本的运球都不会。一个叫小楠的姑娘不小心把球砸在脚上,整张脸顿时通红。陈洋没说什么“加油”,只是弯腰捡起球,轻轻递回去:“不急,我们第一步,先学会不让球砸脚。”他知道,她们需要的不是口号,是方法,更是信心。

运球不砸脚、传球到位、防守步伐……陈洋的课余时间全泡在了学校操场,他把专业球员的训练方法拆解成队员们能消化的内容,并一次次地示范。“每一滴汗水,都叫进步。”这是陈洋最喜欢对队员说的一句话,也渐渐成为整个女篮团队的口号。之后,他开始注入战术思维,用粉笔画路线,讲解“传切时机”“掩护角度”,让她们理解“为什么这样打”。

图自上城教育微信公众号

陈洋始终相信,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冠军,而是塑造。

“篮球会带你读懂团队的意义,教你如何体面地赢,也教你如何体面地输,更让你学会在压力中稳住心态,在低谷时守住信念。这些才是比赢球更珍贵的收获。”陈阳说道。

篮球不再是女孩们的负担,而是她们热爱与自信的源泉。她们开始主动加练,甚至自己研究比赛录像。她们享受团队之间的默契,享受用头脑赢球的感觉。曾经连运球都慌乱的姑娘,后来能在比赛中流畅发起快攻、坚决执行绝杀战术。这支从无到有的女篮队一路赢下杭州市冠军等荣誉。

金华队李泽轩:

“用拼搏诠释‘超能力’。”

“死守,坚持!”——这是金华市金师附小凤山校区体育老师李泽轩在整个“浙BA”城市争霸赛阶段最强烈的愿望。因为骨裂受伤不能上场,他只能坐在场边,目光始终追随队友奔跑的身影。

图自金彩云客户端

时间回到金华赛区小组赛阶段。身披婺城队战袍的李泽轩在对战金东队的首场比赛中狂揽39分,成为当之无愧的得分王。第四场对战东阳队,他们面临的是“必须赢11分以上才能晋级”的背水一战。最终,他们做到了。虽然决赛憾获亚军,但这场比赛让所有球迷看到了什么是拼搏精神。

令李泽轩感动的是,观众席上总有一群小球迷——他的学生们举着自己绘制的加油牌,用稚嫩的声音响亮地喊着“李老师加油”。这份支持成了他的“超能力”。

“有家长告诉我,孩子把我和他的合照设成手机壁纸,还有学生因为看我比赛开始学篮球。”李泽轩的语气中满是惊喜与感动,“当学生骄傲地说‘这是我们老师’时,那种荣誉感无可替代。”

新学期的校园里,李泽轩除了日常体育教学外,还多了一份重任——担任校田径队教练。

每天清晨,他都会到操场上指导训练。“虽然我一直主攻篮球,但校领导信任年轻教师,我愿意迎接挑战。”放学后的他依然忙碌,金华队的晚间集训他从不缺席,即便受伤也要到场。训练前,他还会独自到健身房加练一小时的体能。

“我想用行动告诉学生,面对热爱的事情,要学会坚持、懂得付出、勇于拼搏。”李泽轩说:“教师的身份让我更加明白言传身教的意义。”

柯城队叶佳龙:

“踏上球场那一刻,

杂念就被抛开了。”

不久前,在“浙BA”城市争霸赛柯城和嘉兴经开区的比赛中,柯城队的首发后卫8号球员叶佳龙状态火热,单场贡献多次关键抢断,成为了这场硬仗中最亮眼的防守尖兵。身高1.83米的叶佳龙的身高优势并不突出。“嘉兴经开区队在前期比赛中一直是连胜状态,我们的赛前压力确实很大。”叶佳龙赛后坦言,“但踏上球场那一刻,杂念就被抛开了。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拼!得分并非唯一,可以抢篮板、助攻、抢断,从防守做起,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

图自柯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赛场之外,叶佳龙还有另一个身份——衢州二中教育集团博文中学体育老师。学校篮球场的塑胶地面,是他最熟悉的“战场”。课余时间,这里总能看到他和学生们“厮杀”的身影。三四分组,运球、突破、三分……在学生们“严防死守”下,叶佳龙同样打得热血沸腾,汗流浃背。

作为校园里的“篮球明星”,叶佳龙参加“浙BA”的消息早已在学生中传开。

每次柯城队出战,叶佳龙都能感受到来自后方的强大声援。学生们密切关注着赛程,有的在屏幕前守候直播,更有热情的粉丝亲临现场,在看台上为他们的叶老师摇旗呐喊。“叶老师打得特别好,希望他在‘浙BA’赛场上拿下更多好成绩。”刚毕业的陈舰宇现场观看了多场柯城队的比赛,叶佳龙的每次抢断、进球,他都会送上自己最热烈的欢呼与掌声,他直言,叶老师敢打敢拼、永不放弃的精神让他感触很深,获益匪浅。

陈舰宇在观众席上远远地和叶佳龙(箭头处红衣)拍了一张合影(图自柯城发布微信公众号)

“站在赛场上拼搏的样子,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叶佳龙说,这正是他坚持的动力之一。

从课堂上的言传身教到赛场中的铁血防守,他把体育精神的传承延伸到了更广阔的舞台,也点燃着下一代对篮球的热爱。

这群活跃在草根篮球赛场上的教师们,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业余玩家”,而是在用自己对篮球的热爱,为学生们讲述那“生动一课”。他们用球衣下的热血告诉我们:热爱从不分赛场与讲台,责任也从不会被身份定义。他们既是点亮课堂的引路人,也是点燃赛场的追光者。

记者:陈素琴

来源:体坛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