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太懂职场父母的无奈了。每天被工作追着跑,时间根本不够用。早上出门孩子还在睡梦中,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孩子又已经进入了梦乡。看着孩子那渴望陪伴的小眼神,心里满是愧疚和焦虑。这是很多职场父母都面临的困境,大家都在为没时间陪孩子而发愁。
我太懂职场父母的无奈了。每天被工作追着跑,时间根本不够用。早上出门孩子还在睡梦中,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孩子又已经进入了梦乡。看着孩子那渴望陪伴的小眼神,心里满是愧疚和焦虑。这是很多职场父母都面临的困境,大家都在为没时间陪孩子而发愁。
不过呢,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展特点和陪伴需求是不一样的。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去陪伴孩子。0 - 3岁的孩子,主要靠感官来认识世界,他们最需要的是安全感,父母温暖的怀抱和温柔的声音,能让他们觉得安心。3 - 6岁的孩子想象力特别丰富,喜欢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里他们能尽情地探索世界。到了学龄期,孩子的社交需求增加了,他们希望和父母一起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从中获得成就感。
针对这些情况,我总结了一套“三维陪伴法”。先来说说时间折叠术。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这是个大难题。但其实碎片时间利用好了,也能有很好的陪伴效果。早上出门前,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他们带着满满的爱开启新的一天;晚上睡觉前,讲一个温馨的故事,孩子在故事中能感受到我们的爱。这些小小的仪式感,能弥补我们陪伴时间的不足。
有了时间折叠术,接下来就是阶段适配术了。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对于0 - 3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感官训练的游戏,像用不同材质的东西让他们摸摸,感受一下不同的触感。3 - 6岁的孩子,角色扮演游戏最合适,比如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孩子能在里面学会关心别人。学龄期的孩子,可以一起做一些项目协作,比如种一盆植物,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是情感储蓄术。我用了“情感账户”这个概念,就是用一些低成本却高回报的方式来增进亲子感情。肢体接触很重要,一个拥抱、一次抚摸,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积极倾听也必不可少,当孩子跟我们分享他们的生活时,我们要认真听,让他们知道我们在乎他们。还可以写成长日记,记录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等孩子长大了,这会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除了“三维陪伴法”,我还结合职场作息,设计了一些碎片化陪伴方案。在通勤路上,可以给孩子打个电话,问问他们今天过得怎么样。做家务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打下手,一起洗菜、扫地,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睡前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聊聊天,分享彼此的梦想。
高质量的陪伴需要兼顾效率与温度。虽然工作很忙,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利用好碎片时间,我们一样能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在爱中健康成长。
来源:耿耿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