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制定60项疾控标准!国家疾控局印发2025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标准项目计划→丨争上游有话要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0 13:37 3

摘要:9月8日,国家疾控局发布2025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标准项目计划,要求局机关各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各标准专业委员会以及各标准项目负责单位认真组织落实。


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5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

9月8日,国家疾控局发布2025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标准项目计划,要求局机关各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标准委员会各标准专业委员会以及各标准项目负责单位认真组织落实。

此次公布的项目计划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环境健康、学校卫生、消毒、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伤害预防控制及其他类等专业,包括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装备配置、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地震灾区环境卫生应急技术规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高温健康风险分级技术规定、学校卫生综合评价、中小学校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智能流行病学调查信息系统数据集成规范、卫生应急(疾控)作业信息平台功能规范、疾病预防控制高质量数据集治理技术规范、海滨浴场溺水事件监测技术指南、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非现场执法规范等标准,涵盖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的卫生健康方针和政策共60项,较上一年的项目计划类别和标准都更多,更有针对性。

争上游有话要说:

疾病预防控制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各级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及相关企业的规范运营,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重要工具。其中“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非现场执法规范”是公共卫生领域首次系统性地对非现场执法进行标准化规定,反映了国家对非现场执法重视程度的加深。争上游科技作为智慧卫监领域的佼佼者,创新研发的在线监测系统为非现场监督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争上游科技的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让监管部门对被监测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以医疗废物追溯管理系统为例,系统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处置的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兜住,实时追踪医疗废物的流向,精准定位每一个环节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比如医疗废物的重量超出了规定范围,或者某个环节超时未处理,系统会立刻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这种实时监测能力,就像是给监管部门装上千里眼,让问题无处遁形。在疾病防控方面,争上游科技的智慧疾控平台更是展现出了强大的智能预警功能。平台能够收集和分析来自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海量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预测传染病的传播趋势。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的运用,争上游实现了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多场景的在线监测监督功能,为监管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以信息化建设助力卫生健康及疾控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医疗废物去哪了?看东莞如何“公交式”收运与“零接触”处置

东莞市有近4700家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年产生量约1.2万吨,且年均增长率超3.4%。为全面提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东莞创新推行“公交式”收运、全过程电子化监管及末端处置升级等举措,构建起“科学收集—智慧转运—高效处置”的全链条治理体系,严格落实“应收尽收、应处尽处”,为医疗废物打造一条安全、高效的绿色处置通道,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为提升医疗废物转运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效能,东莞构建了坚实可靠的“数字防线”。依托医疗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实时采集并上传机构名称、地址、收运时间、车辆车牌、医疗废物类别与重量等关键信息至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在运输监管方面,收运车辆全部配备GPS定位,实现行驶路径与时间实时监管,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2024年,全市共执行医疗废物电子联单65.5万份,实现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电子联单100%全覆盖,医疗废物数字化动态追踪监管全面落地。

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既是守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防线,也是迈向“无废城市”的坚实一步。东莞严格落实医疗废物处置“两个100%”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百分之百全覆盖,医疗废水、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处置百分之百全落实),持续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全面提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水平,为建设“无废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新闻来源:东莞生态环境

争上游有话要说:

智慧医废作为公共卫生领域数字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策体系、技术应用和监管效能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需在区域均衡发展、技术标准统一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持续完善。为了帮助监管部门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管医疗废物管理全过程,提高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效率,争上游科技重点研发搭建了医疗废物追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针对医疗机构研发的医疗废物院内追溯系统,可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从产生、收集、暂存、出库的交接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针对医废处置机构研发的医废处置公司追溯系统,帮助处置公司实现医疗废物从医疗机构暂存点收取、运输、焚毁的信息化管理;以及针对监管部门研发的卫生、生态监管平台,可实现卫生、生态监管部门对区域内的医疗废物处置进行智慧化监督管理。

三、织密“智慧+共治”防护网 守护市民“放心游”

近日,有市民拨打台州市12345热线反映在玉环市坎门街道一游泳馆游泳后皮肤出现红疹,认为水质不达标,希望相关部门介入核查。

接到反映后,玉环市12345中心第一时间反馈至市卫生健康局。该局迅速响应,立即指派执法人员赶赴涉事游泳馆进行实地核查。经现场检测,该处池水余氯为0.96mg/L(符合正常标准的0.3-1.0mg/L),虽符合规范但已接近上限。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场馆管理人员当即整改,将游离余氯稳定控制在中间值,并要求加强水质自检频次与公共卫生管理。

为切实守护市民“放心游”,玉环市卫生健康局全面启动游泳场所水质专项监督行动。本次行动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监管模式向“智慧+共治”转型升级,全面构建让市民安心、放心、舒心的游泳卫生防护网。

智慧赋能,实现风险实时预警。创新构建“线上监测+现场核查”的泳池水质动态监管模式,实现对全市游泳场馆卫生安全的精准闭环管理。通过配备“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新水补充量智能监测水表”,对水温、余氯、浊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依托大数据分析,实时发出“红、黄、绿”三色预警,同步推送至监管部门和场馆管理方,实现水质异常的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

下阶段,玉环市卫生健康局将持续巩固监管成效,深化“智慧监管”平台应用,扩大“卫康码”覆盖面和公众参与度,推动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治理新格局。

新闻来源:台州12345

争上游有话要说:

近些年,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泳池水质监管正从传统人工抽检向智能化、实时化监管模式转变,在提升监管效能、保障公众健康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争上游泳池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泳池水质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一旦出现余氯或者二氧化氯超标,系统将自动预警,最大程度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游泳池的卫生等级、自我管理情况和泳池水余氯、浊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重要水质指标监测情况都会反映在监管平台上,方便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公示,让市民游得放心、游得安全。通过水质在线监测,游泳场所可实现从被动应付检查到主动健康保障的转变,真正践行“预防优于处罚”的公共卫生理念。

来源:卫生健康争上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