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一个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身影,正带着知识和热忱,走在医疗资源曾经贫瘠的乡间小路上。他们的存在,悄然改变着这片红色热土的医疗环境。
陈佳恩 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在大别山深处的安徽省金寨县,一个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身影,正带着知识和热忱,走在医疗资源曾经贫瘠的乡间小路上。他们的存在,悄然改变着这片红色热土的医疗环境。
曾几何时,金寨县基层医疗人才断层现象痛触目惊心。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专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乡镇卫生院骨干力量捉襟见肘,群众看病难问题如鲠在喉。面对困境,金寨县没有选择“头痛医头”的权宜之计,而是将目光投向源头——定向培养本土医学生。
这项计划精准对接乡村医疗需求,与省内医学院校深度合作。寒门学子张明便是其中一员,他心怀感恩:“县里资助我完成学业,就是期盼我回到家乡服务。”如今他已成长为斑竹园镇卫生院的骨干力量。
近年来,一批批和张明一样的金寨儿女,带着契约与责任学成归来,扎根故土,成为乡镇卫生院的中坚力量,为基层医疗注入源头活水。老村医们盼着接班人,乡亲们看着这些“自家娃”穿上白大褂,心中那份踏实感不言而喻。
金寨县人民医院
人才回来了,如何让他们在基层安心扎根?金寨县便推行“县招乡用”编制改革,打破编制资源僵局。新招聘的医学人才编制落在县级医院,工作直接派往更需人才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这不仅解决了乡镇编制不足的瓶颈,更打通了人才在县域内的合理流动。
对于年轻医生而言,这项政策如同定心丸,编制在县医院,心里面踏实;人在乡镇锻炼,能接触更多病例,成长更快。这种机制,让编制资源从“死水”变为“活水”,让乡镇岗位从“洼地”成为充满希望的成长平台。
金寨县中医医院
不仅如此,金寨县投入建设智慧村医工作站,如今已覆盖全县203个行政村。这些站点配备了远程诊疗设备、智能健康随访包、信息化管理系统,这让村医如虎添翼。
古碑镇宋河村的一位老村医感触颇深:过去量血压、记档案全凭手写,现在设备一扫,数据精准自动上传,还能直接请县里专家视频会诊。智慧终端便这样成为村医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同时也让健康管理更精准、应急响应更快捷,村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了更高质量的服务。
据了解,金寨县医疗人才运用之计并非孤立的几招几式,而是一项“招、培、用、留、赋能”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金寨县采用了定向培养保障源头供给,“县招乡用”管理机制,智慧村医提升服务能力,一系列的组合拳精准发力。
不难看出,金寨县已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医疗人才振兴之路。
来源:许晓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