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战火撕裂天空,当哭声淹没歌声,当墓碑成排矗立于曾繁花似锦的田野,人类又一次站在了自己创造的废墟之上……你是否会和我一样,担心战争——这个古老的幽灵,始终游荡在文明的进程里,以国家、信仰或自由之名,吞噬着最最珍贵的生命!而今,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你是否也会
愿和平之光,照亮每一寸土地!
——致联合国的公开信
汪少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战火撕裂天空,当哭声淹没歌声,当墓碑成排矗立于曾繁花似锦的田野,人类又一次站在了自己创造的废墟之上……你是否会和我一样,担心战争——这个古老的幽灵,始终游荡在文明的进程里,以国家、信仰或自由之名,吞噬着最最珍贵的生命!而今,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你是否也会和我一起,重申那跨越千年,却依然闪耀的真理:和平非一念之善,实乃人类存续之基石!
古人云:“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早在两千多年前,《孙子兵法》中的箴言,便道尽了战争的本质——它从来都不是荣耀的勋章,而是生命的浩劫!当炮弹撕裂天空,废墟掩埋家园,我们看到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孩子眼中熄灭的星光,是母亲怀中失去温度的亲人,是无数人用一生都无法愈合的创伤……
事实上,东方智慧早已为和平绘下不朽的蓝图。孔子曰:“和为贵”,并非消极避世之辞,而是洞察到和谐乃万物生长之本。《道德经》警世:“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老子看透了武力终将反噬其主的历史循环。墨家奔走列国,提倡“非攻”学说,不惜以身赴险、止战息争,其所护卫者,正是平凡庶民免于烽火之基本尊严。这些思想汇成一道明澈的星河,照耀着我们对于和平的古老祈愿。
同样,西方文明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也提炼出了和平的沉思。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在特洛伊妇女的哭声中,早已揭露:战争对于胜者与败者,皆是毁灭!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刀光剑影的征战间隙,于《沉思录》中写下了对“一个共同理性”的渴望,期盼人类能超越部落之见。及至启蒙时代,康德在《永久和平论》中,构想了国家间基于理性与法律的共同体,其思想之光,至今仍照耀着国际秩序的求索之路。
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才有未来!翻开人类发展史,血的教训实在太深太重: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尚未完全愈合,南京大屠杀30余万亡灵血流成河,广岛长崎的核阴影依旧笼罩人间……这些惨剧催生了《联合国宪章》的开宗明义:“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战祸。”这一誓言,是人类对自身悲剧最深刻的觉醒,也是跨越民族与地域的共同契约。
回望历史,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战乱愁绪,到二战硝烟中数千万生命的消逝,每一次战争留下的,都是文明被不断摧毁的断壁残垣,以及镂刻在人类心底难以修复的破洞与疤痕,还有被惊吓、凌辱、恐惧、愤怒、悲痛交织的满腔仇恨。如果没有和平,就会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战争的死胡同!
令人可悲的是:今日世界,枪炮声仍未停歇,新型冷战思维再度弥漫,地区冲突不断,无数人流离失所,儿童在废墟中寻找不再存在的家。因战争导致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悲剧,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南海冲突愈演愈烈;中东危机、半岛危机、海峡危机此起彼伏!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和平绝非历史的必然产物,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用心守护的脆弱之花!
古人追求“天下大同”,期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安宁图景,和平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可现如今,我们拥有了更发达的科技、更紧密的联结,却仍然要面对枪炮打破的宁静——那些防空洞里的哭泣、难民营里的绝望、还有被战火阻断的求学之路……怎么可以成为人类文明的注脚?
当然,和平从不是凭空而来的馈赠,它需要每一个人的守护。它是边境线上士兵坚守的责任,是谈判桌上理性沟通的智慧,更是寻常百姓对“柴米油盐”的安稳期盼,对“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温情守护。没有任何争端,值得用生命去交换;没有任何利益,能比一个孩子的笑脸更珍贵……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和平不是无差别的妥协,也不是对不义的沉默。真正的和平,必须建立在正义、尊严与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它需要勇气去对话,哪怕对话艰难;需要智慧去理解,哪怕理解不易;需要胸怀去包容,哪怕存在分歧!
当我们仰望星空,就会发现,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颗孤独的星球,而所有人类,实为命运共同体。各种文明与民族,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者,而是人类大家庭中多样而平等的成员。我们共享着对安全、繁荣与尊严的渴望,也共同面临着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粮食危机、食品安全、疾病流行、金融风暴、网络诈骗及黄赌毒等全球性挑战。这些挑战都需要全人类携手应对,绝非彼此为敌!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让“铸剑为犁”不再是雕塑,让“化干戈为玉帛”成为现实。愿和平的种子能在每一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发芽,愿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呼吸——这,是人类共同的祈愿,也是我们必须共同守护的未来!
我知道:祈愿世界和平,不是天真烂漫的幻想,而是对人类文明最深切的负责。让我们继承先贤的智慧,吸取历史的教训,超越短视与零和博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共同守护这个星球的和平。唯有如此,我们的子孙才能在没有恐惧的世界中,绽放他们应有的笑容;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谱写人类文明的崭新篇章。
愿干戈永息!
愿和平常驻!
愿人类终能学会,我们最大的荣耀,不在于征服他人,而在于超越自我!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们最强大的力量不在于毁灭,而在于创造;我们最终的胜利,将是一个无需胜利者的世界——因为和平,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誓言!
和平万岁!
2025年9月9日于北京
来源:千古一人王森